為何為人福禍不同?.jpg  

現見世間人們所受用的福、禍有著明顯的差別,但這不是沒有原因的,佛法中稱之為「異熟果報」,有著三種呈現:

1.異時而熟:受報與造業非同時;即由前時造下善惡業因,後來或後世業果成熟,才受苦樂的果報。

2.異類而熟:於不同類色身而受果報;如此世是人身,下世得天身、或地獄、餓鬼、畜生之三惡道身;反之亦然。

3.異地而熟:於不同地方而受果報;如此世生在台灣台北,下世緣熟受報時,生到台灣台北不同的家庭、或生在台灣台南,甚而生到美國、歐洲等等不同的地方。

現在來了解 佛陀對於一切因緣果報的開示: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卷1:「佛告首迦:

「有十種業能令眾生得短命報:

一者,自行殺生;二者,勸他令殺;三者,讚歎殺法;四者,見殺隨喜;五者,於惡憎所(=所怨憎之人),欲令喪滅;六者,見怨滅已,心生歡喜;七者,壞他胎藏;八者,教人毀壞;九者,建立天寺,屠殺眾生;十者,教人戰鬪,互相殘害。以是十業得短命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長命報:

一者,自不殺生;二者,勸他不殺;三者,讚歎不殺;四者,見他不殺,心生歡喜;五者,見被殺者,方便救免;六者,見死怖者,安慰其心;七者,見恐怖者,施與無畏;八者,見諸患苦之人,起慈愍心;九者,見諸急難之人,起大悲心;十者,以諸飲食,惠施眾生。以是十業得長命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多病報:

一者,好喜打拍一切眾生;二者,勸他令打;三者,讚歎打法;四者,見打歡喜;五者,惱亂父母,令心憂惱;六者,惱亂賢聖;七者,見怨病苦,心大歡喜;八者,見怨病愈,心生不樂;九者,於怨病所,與非治藥;十者,宿食不消,而復更食。以是十業得多病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少病報:

一者,不喜打拍一切眾生;二者,勸他不打;三者,讚不打法;四者,見不打者,心生歡喜;五者,供養父母及諸病人;六者,見賢聖[11]病,瞻視供養;七者,見怨病愈,心生歡喜;八者,見病苦者,施與良藥,亦勸他施;九者,於病苦眾生,起慈愍心;十者,於諸飲食,能自節量。以是十業得少病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醜陋報:

一者,好行忿怒;二者,好懷嫌恨;三者,誑惑於他;四者,惱亂眾生;五者,於父母所無愛敬心;六者,於賢聖所不生恭敬;七者,侵奪賢聖資生田業;八者,於佛塔廟斷滅燈明;九者,見醜陋者,毀呰輕賤;十者,習諸惡行。以是十業得醜陋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端正報:

一者,不瞋;二者,施衣;三者,愛敬父母;四者,尊重賢聖;五者,塗飾佛塔;六者,掃灑堂宇;七者,掃灑僧地;八者,掃灑佛塔;九者,見醜陋者,不生輕賤,起恭敬心;十者,見端正者,曉悟宿因。以是十業得端正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小威勢報:

一者,於諸眾生起嫉妬心;二者,見他得利,心生惱熱;三者,見他失利,其心歡喜;四者,於他名譽起嫉惡心;五者,見失名譽,心大忻悅;六者,退菩提心,毀佛形像;七者,於己父母及賢聖所無心奉侍;八者,勸人修習少威德業;九者,障他修行大威德業;十者,見少威德者,心生輕賤。以是十業得少威勢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大威勢報:

一者,於諸眾生心無嫉妬;二者,見他得利,心生歡喜;三者,見他失利,起憐愍心;四者,於他名譽,心生忻悅;五者,見失名譽,助懷憂惱;六者,發菩提心,造佛形像,奉施寶蓋;七者,於己父母及賢聖所,恭敬奉迎;八者,勸人棄捨少威德業;九者,勸人修行大威德業;十者,見無威德,不生輕賤。以是十業得大威勢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下族姓報:

一者,不知敬父;二者,不知敬母;三者,不知敬沙門;四者,不知敬婆羅門;五者,於諸尊長而不敬仰;六者,於諸師長不奉迎供養;七者,見諸尊長不迎逆請坐;八者,於父母所不遵教誨;九者,於賢聖所亦不受教;十者,輕蔑下族。以是十業得下族姓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上族姓報:

一者,善知敬父;二者,善知敬母;三者,善知敬沙門;四者,善知敬婆羅門;五者,敬護尊長;六者,奉迎師長;七者,見諸尊長迎逆請坐;八者,於父母所敬受教誨;九者,於賢聖所尊敬受教;十者,不輕下族。以是十業得上族姓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少資生報;

一者,自行偷盜;二者,勸他偷盜;三者,讚歎偷盜;四者,見盜歡喜;五者,於父母所減撤生業;六者,於賢聖所侵奪資財;七者,見他得利,心不歡喜;八者,障他得利,為作留難;九者,見他行施,無隨喜心;十者,見世飢饉,心不憐愍而生歡喜。以是十業得少資生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多資生報:

一者,自離偷盜;二者,勸他不盜;三者,讚歎不盜;四者,見他不盜,心生歡喜;五者,於父母所供奉生業;六者,於諸賢聖給施所須;七者,見他得利,心生歡喜;八者,見求利者,方便佐助;九者,見樂施者,心生忻悅;十者,見世飢]饉,心生憐愍。以是十業得多資生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邪智報:

一者,不能諮問智慧沙門、婆羅門;二者,顯說惡法;三者,不能受持修習正法;四者,讚非定法,以為定法;五者,恡法不說;六者,親近邪智;七者,遠離正智;八者,讚歎邪見;九者,棄捨正見;十者,見癡惡人,輕賤毀呰。以是十業得邪智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正智報:

一者,善能諮問智慧沙門、婆羅門;二者,顯說善法;三者,聞持正法;四者,見說定法,歎言善哉;五者,樂說正法;六者,親近正智人;七者,攝護正法;八者,勤修多聞;九者,遠離邪見;十者,見癡惡人,不生輕賤。以是十業得正智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地獄報:

一者,身行重惡業;二者,口行重惡業;三者,意行重惡業;四者,起於斷見;五者,起於常見;六者,起無因見;七者,起無作見;八者,起於無見;九者,起於邊見;十者,不知恩報。以是十業得地獄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畜生報:

一者,身行中惡業;二者,口行中惡業;三者,意行中惡業;四者,從貪煩惱,起諸惡業;五者,從瞋煩惱,起諸惡業;六者,從癡煩惱,起諸惡業;七者,毀罵眾生;八者,惱害眾生;九者,施不淨物;十者,行於邪婬。以是十業得畜生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餓鬼報:

一者,身行輕惡業;二者,口行輕惡業;三者,意行輕惡業;四者,起於多貪;五者,起於惡貪;六者,嫉妬;七者,邪見;八者,愛著資生,即便命終;九者,因飢而亡;十者,枯渴而死。以是十業得餓鬼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阿修羅報:

一者,身行微惡業;二者,口行微惡業;三者,意行微惡業;四者,憍慢;五者,我慢;六者,增上慢;七者,大慢;八者,邪慢;九者,慢慢;十者,迴諸善根,向修羅趣。以是十業得阿修羅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人趣報:

一者,不殺;二者,不盜;三者,不邪婬;四者,不妄語;五者,不綺語;六者,不兩舌;七者,不惡口;八者,不貪;九者,不瞋;十者,不邪見。於十善業,缺漏不全,以是十業得人趣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欲天報,所謂具足修行增上十善。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色天報,所謂修行有漏十善,與定相應。

「復有四業能令眾生得無色天報:一者,過一切色想,滅有對想等,入於空處定;二者,過一切空處定,入識處定;三者,過一切識處定,入無所有處定;四者,過無所有處定,入非想非非想定。以是四業得無色天報。

 

「復有業能令眾生得決定報者:若人於佛、法、僧及持戒人所,以增上心施,以此善業發願迴向,即得往生。是名決定報業。

「復有業能令眾生得不定報者:若業非增上心作,更不修習,又不發願、迴向受生,是名不定報業。

 

「復有業能令眾生得邊地報者:若業於佛、法、僧、淨持戒人及大眾所,不增上心施,以此善根願生邊地。以是願故,即生邊地,受淨、不淨報。

「復有業能令眾生得中國報者:若作業時,於佛、法、僧、清淨持戒梵行人邊及大眾所,起於增上,殷重布施。以是善根決定發願求生中國,還得值佛及聞正法,受於上妙清淨果報。

 

「復有業能令眾生盡地獄壽者:若有眾生造地獄業已,無慙無愧而不厭離,心無怖畏,反生歡喜,又不懺悔,而復更造重增惡業,如提婆達多等。以是業故,盡地獄壽。

「復有業能令眾生墮於地獄,至半而夭,不盡其壽:若有眾生造地獄業,積集成已,後生怖畏,慙愧厭離,懺悔棄捨,非增上心。以是業故,墮於地獄;後追悔故,地獄半夭,不盡其壽。

「復有業能令眾生墮於地獄,暫入即出:若有眾生造地獄業,作已怖畏,起增上信,生慙愧心,厭惡棄捨,慇重懺悔,更不重造如阿闍世王殺父等罪,暫入地獄,即得解脫。」

 

於是世尊即說偈言:

「若人造重罪,  作已深自責, 懺悔更不造,  能拔根本業。」(CBETA, T01, no. 80, p. 891, c29-p. 893, c13)

 

又,在《十善業道經》中,佛陀更是明白的開示道:

《十善業道經》卷1『「龍王!當知此十善業,乃至能令十力、無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圓滿。是故汝等應勤修學!龍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藥草、卉木、叢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長。此十善道亦復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聲聞、獨覺菩提、諸菩薩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佛說此經已,娑竭羅龍王及諸大眾,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CBETA, T15, no. 600, p. 159, a23-b2)

諸佛菩薩莫不依「十善業」──「不殺、不偷、不盜、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來修福,「十善業」簡而言之,是根據「諸惡莫作(消極)、眾善奉行(積極)」而來利樂一切有情,且聖訓中提到,修持「十善」的人,都有護法鬼神守護:

    《長阿含經》卷208 忉利天品〉:「佛告比丘:「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無有空者。一切街巷四衢道中,屠兒市肆及丘塚間,皆有鬼神,無有空者。凡諸鬼神皆隨所依,即以為名,依人名人,依村名村,依城名城,依國名國,依土名土,依山名山,依河名河。」佛告比丘:「一切樹木極小如車軸者,皆有鬼神依止,無有空者。一切男子、女人初始生時,皆有鬼神隨逐擁護;若其死時,彼守護鬼攝其精氣,其人則死。」佛告比丘:「設有外道梵志問言:『諸賢!若一切男女初始生時,皆有鬼神隨逐守護;其欲死時,彼守護鬼神攝其精氣,其人則死者。今人何故有為鬼神所觸嬈者?有不為鬼神所觸嬈者?』設有此問,汝等應答彼言:『世人為非法行,邪見顛倒,作十惡業,如是人輩,若百若千,乃至有一神護耳。譬如群牛、群羊,若百若千,一人守牧,彼亦如是,為非法行,邪見顛倒,作十惡業,如是人輩,若百若千,乃有一神護耳。若有人修行善法,見正信行,具十善業,如是一人有百千神護。譬如國王、國王大臣、有百千人衛護一人。彼亦如是,修行善法,具十善業,如是一人有百千神護。以是緣故,世人有為鬼神所觸嬈者,有不為鬼神所觸嬈者。』」」(CBETA, T01, no. 1, p. 135, a27-b22)

      有句名言:「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每個人總希望在生活中,能遠禍趣福,且福報不嫌多;既然如此,就要知道構成福事與禍事之成因~以上謹提供與有緣人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