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傾聽談起   

 一位朋友告訴過我:「她老師的教導:抿著嘴唇,用眼睛聽別人說話。」

 

由於工作需要,這陣子常跟人們直接接觸,面對面語言溝通,在頻繁人際互動中,無意間發現一種有趣的現象:

 

一. 一般人不想聼別人說話,只要別人聽自己說話。

往往有人淊淊不絕地傾訴著一己的想法,輪到別人說話,卻沒耐心「聽聞其詳」;經常打斷他人的敘述,讓人無法將事情講完,或者挿話表示意見,搶回發言機會,敘述自己的想法,不知不覺引到別的主題,讓主述者根本無法再說話,故而在莫名的情況下,被別的話題取代而作罷了!

 

探討這種情形發生的一些因素約略有:

1. 缺乏人際互動最基本的EQ修養功夫:自己講完了,對其他人的觀點、感覺沒有興趣,也不認為須要耐心、有禮貌地尊重別人,聽別人說話。

2. 控制慾及主觀強烈的人,講完自己的意見之後,輪到別人講話時,他失去主導的機會與角色,就沒有興趣聽別人說話。

3. 主講者語意、重點不明,讓人聽不懂所要傳達的主題,所以旁人自然沒有興趣聽下去;也可能有第三者岔開了原主題,無法再繼續談論原主題了,就由第三者另闢新話題,由第三者主導當時的場面了!而原先的話題也不了了之!

 

二. 一般人只聽到說話的表相,卻聼不到說話者的真實心聲。

有許多人講話只是想發洩心中積存鬱悶之氣而已,把肚子裡的垃圾傾倒出來,不需要別人建議。往往傾聽者沒有扮好聽眾的角色,搶著發表自己的建議;其實說話者只要一個聼眾來滿足他發洩的需求;或許他不需要改變已成的定局;如果他需要建議,應會主動提出要求。所以在這種場合,我們只須扮演好傾聽者的角色以滿足別人的需求。暫時不用表現自己吧,扮演一位無言的觀/聽眾,隨緣任運的配合他人所需;就好像一位朋友告訴過我:「她老師的教導:抿著嘴唇,用眼睛聽別人說話。」

 

以佛法的角度而言,生活中屢屢會有以上這些情況發生,是因為彼此之間不夠用心,再加上心思不夠細膩,不能有觀察的智慧能力。若談到細心、觀察、智慧等等,在佛法上有專門名稱,謂為「止、觀」。舉例來說,健康的小朋友們活潑蹦跳,能要求他們乖乖坐著不吭聲嗎?當然不行,所以小孩子是不可能有「止、觀」的能力與智慧。極簡略的解釋,一般生活上的「止、觀」需經由訓練,將時時攀緣六塵萬法的心情沉澱下來,經過一段時間下功夫,能將猿猴似的心念拴住後,有了掌握心念的能力,才能產生定力,可以稱為「止」,即是將心念安住在專一的境界中,也可稱「心一境性」;同樣可引用在與人互動的「靜態的傾聼情境」中。

 

有關定力的培養,有人是過去生的熏習而帶來這一世的好定力;或許經由打坐,放下外務的攀緣,重複練習得來的。然而在打坐中獲得有定力,但是一旦離開打坐,開始日常作息,面對種種心煩意亂的事物,定力也就消失了。其原理很簡單,靜態打坐中培養的是暫時斷絕外緣而安於定境的定力;但是下坐後恢復動態的作息,由於沒有動中定力而靜態的定力失去效用;然而我們能夠每天坐於定中不需要生活作息嗎?也因為如此,培養動中定力,讓自己的潛意識沒有外緣可以攀緣仍可自我安住,是現代有心學佛者非常必要的修行功夫。

 

如果能有動中定力,自然不想多攀緣說話,經常安住於自心內境,長時間心不外緣、散亂,自然能夠觀察力敏銳,隨順因緣、視情況需要說出有利於他人的言語,非但可遠離言多必失的毛病,同時履踐沉默是金,一定也是較受人歡迎的人物。

 

相信我們都喜歡做個受人歡迎的可愛人士,顯然動中定力的培養是切身攸關,非常重要的功夫!至於如何培養動中定力,建議有心人可以學習一位善知識所施設的法門──「無相念佛」來培養現代人的動中定力。

 

http://www.enlighten.org.tw/book/2

本書所述之方法,能幫助行者從有相的散亂心念佛,到達事一心念佛的階段--無相念佛。使行者能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亦能淨念相繼的無相念佛,這是一種動中的工夫;在日常生活中能夠一心不亂地無相念佛,則靜坐之中便容易一心不亂。

 

 

若還想再進一步了解什麼是修行人更深入的「一心不亂」,請再參閱

http://www.wretch.cc/blog/studydiaries/34848476

✪三乘菩提學佛釋疑~何謂一心不亂?

「一心不亂是心志專一、不散亂、不動搖的意思,又稱為一行三昧或者是一相三昧。但是,還是有『事一心』與『理一心』的差異,『事一心』是事修上的一心不亂;『理一心』則是理持上的一心,就是指親證自性彌陀——真如心如來藏,而心得決定,不猶疑、不動搖才有的功德受用。」

 

僅由人際關係的互動溝通、傾聽、發言等等小事,即可以觀察到一個人是否有定力,顯然正確的佛法修行,確實是值得人類以畢生生命追求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