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8/19
 
菩薩正行第19集
由 正源老師開示:生因與了因


部分重點摘錄:

 

。善惡業種既然都由每一個眾生各自的如來藏一體收藏,然後帶到來生受報償,而且沒有報盡之前,業種永不消失;那與主張眾生現世所受的苦報,完全是依著過去世造作的善惡業來決定的宿作因論外道,或世間人所稱的宿命論,又有什麼不同呢?


其實佛法中講因果,都是說因緣果報,而不是單純的說「如是因、如是果」,「如是因、如是果」是對沒有修行的一切眾生而說,對於在佛道中修行的學佛人,則應該說因果不離因緣,因為一切世間的各種法、相、事、物,都是因緣生滅,眾生業力所感的因,加上眾緣和合的緣,而成就了今日的世界,當緣散壞時,一切的現象也就隨之變化,因此每一個眾生,因果報償的過程中,也都不離一切的緣,所謂緣起緣滅,說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凡事都是不離緣起之法,所以稱為緣生,而因果報償中只有因不能生果,只有緣也不能生果,必須因緣和合才能生果;因是指如來藏中所執藏過去造作的善惡業種及無明種,種就是種子,又稱為界,它就是能生果等等其他法的功能差別,緣就是今生所遇到的善惡緣,例如稻子,它是以種子為因,泥土、雨水、空氣、陽光、肥料以及農夫的耕作等為緣,必須經過這種種的因緣的和合,才能生長出稻穀果實來,可以說因是産生結果的內在直接原因,緣則是資助因的外在間接條件,所以又有內因外緣,親因疏緣的關係;因緣果報之中有善因惡因,有善緣惡緣及善果與惡果六種狀況,每一種又因為因和緣,善和惡的大小程度,千差萬別不同;譬如說善因惡因,善緣惡緣有所不同,善因大惡因小,善因小惡因大,善因先惡因後,善因後惡因先,或者純善無惡,或者純惡無善,或者說善因而遇善緣,善因而遇惡緣,惡因而遇善緣,惡因又遇到惡緣,或者說善因大惡緣小,善因大惡緣大,惡因大善緣小,惡因大善緣大,看看有這麼多的不同;或者所造善因惡因,已經經過多劫,那當然與所造的善因惡因,近在十百千生之內,也會有所不同,或者所造的惡因已經多世懺悔迴向而漸漸消亡,或者不生懺悔,反而世世增益習氣,或者所造的善因,不執著要受福報,世世增益迴向菩提;或者每造了善因就執著福報,不能迴向菩提,貪受外緣五欲的享樂,而把善因享盡了,這其中的關係錯綜複雜,就會引發各種無法逆料的不同的果報,所以說因緣果報不可思不可議,唯佛與佛乃能究竟了知。因此一般人所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佛門內卻不這樣說,因為過去生的因與緣有所不同,果報就不可思議,因緣有差別,就會産生不同的果報。
 
《大寶積經》卷57:
「假使經百劫  所作業不亡
 因緣會遇時  果報還自受」(CBETA, T11, no. 310, p. 335, b14-15)
所造的業尚未消失的情況下,因緣際會時必定會受報;但是假使某人的業,原本是惡因,例如開車不慎撞死人,然而他並不逃避,除了賠償亡者眷屬外,並與亡者結法緣,為亡者助念與超渡,使亡者因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亡者到了西方滿心歡喜,而到達不退位之後,必定心存感恩而想要報恩,結果是惡業淨緣,而成就了淨果,都是因為緣的不同,而造成了果報的變化;所以經典中說:「一切法因緣生」。
中國古時儒家有主張人性本善、人性本惡的爭執,可是佛法以為人性的善惡,是因為多生以來,千差萬別的熏習,加上後來所遇到善惡染淨諸緣的差異,而産生了無數種不同的根器,不同表現的人,既然各人過去,熏習造作的種子不同,今生善惡緣又千差萬別,大的善因加上小的惡緣,不致變壞,大的善因加上大的惡緣,可能稍為會變壞,小的善因加上小的惡緣,可能善惡兼半,如果小的善因遇上大的惡緣必定變壞,如果是大的惡因加上大的惡緣,那可說壞到底沒得救了,並不是純然以過去的因,就是造作熏習的種子,來判定人性的善惡,而是要考量後來遭遇的緣,是善、是惡、是染、是淨,所以在這部《優婆塞戒經》後面卷7中
 
《優婆塞戒經》卷7〈24 業品〉:
「業有四種:
一者時定、果報不定。
二者報定、時不必定。
三者時定、果報亦定。
四者時果二俱不定。
時定者,所謂現在、次生後世。
若時不定、果報不定,是業可轉。
若果報定,應後受者,是業可轉現在受之。何以故?善心智慧因緣力故,惡果定者亦可轉輕。
何因緣故名果報定?常作無悔故,專心作故,樂喜作故,立誓願故,作已歡喜故,是故是業得果報定;除是之外悉名不定。
眾生行業,有輕有重、有遠有近,隨其因緣先後受之。如有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定知善惡當有果報,是人能轉重業為輕,輕者不受。
若遭福田,遇善知識,修道修善,是人能轉後世重罪,現世輕受。」(CBETA, T24, no. 1488, p. 1070, c3-16)
 
《優婆塞戒經》卷7〈24 業品〉:
「善男子!智者若能修身、修戒、修心、修慧,是人能壞極重之業。」(CBETA, T24, no. 1488, p. 1070, c17-19)
都是在說明過去造作的業因,並不是不能改變的。……並不是宿命論。


原則上有果就一定有因,可是因又有二個大類,分為 生因與了因。


什麼是生因? 什麼是了因?
《大般涅槃經》卷28〈11 師子吼菩薩品〉:
「善男子!因有二種:一者生因、二者了因。
能生法者,是名生因;燈能了物,故名了因。」(CBETA, T12, no. 374, p. 530, a16-18)
 
《因明入正理論疏》卷1:
「因有二種:一生、二了。如種生芽,能起用故,名為生因。…非如生因,由能起用;如燈照物,能顯果故,名為了因。」(CBETA, T44, no. 1840, p. 101, b29-c3)
意思就是說,能生起結果作用的就是生因,譬如種子有能生芽的作用,說種子是芽的生因;不像生因有能生起結果的作用,只能像燈照物一般,讓結果更加顯著明了的,就是了因。
 
《大般涅槃經》卷28〈11 師子吼菩薩品〉:
「煩惱諸結,是名生因;
眾生父母,是名了因。
如穀子等,是名生因;
地水糞等,是名了因。」(CBETA, T12, no. 374, p. 530, a18-20)
這是說由於對欲界境界貪愛執著的我執煩惱繫縛,而使眾生不得出離欲界,這是眾生捨報後再來欲界受生,再欲界果報的生因,然而如果沒有藉父母為緣,眾生縱使繫縛於欲界,還是無法出生,來了結這個欲界生因,反之,有了父母為緣,就是遇到有緣父母和合,然後入母胎,藉父精母血,……父母這個緣,就是眾生了結欲界果報的了因。
 
《因明入正理論疏》卷1:
「了因唯是生因果,而非生因因。」(CBETA, T44, no. 1840, p. 102, a17-18)
就是從先後次序來說,了因可以是生因的結果,而不是生因的原因;生因則是了因的原因,而不是了因的結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itent 的頭像
    penitent

    華嚴聖境故人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