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6/43

三乘菩提概說第43
正益老師開示:從初轉法輪到二轉法輪的「如」


 

 
 

 …………

心呢 眾生所以為就是意識,或是前面五識,乃至阿含有談到意,這樣合起來就有七識,在《阿含經》裡面如是說,你必須要防意如城,就是想辦法不要讓外五塵,最後讓外六塵,最後讓內六塵來染著,因此只要固守自己的所持的正法,就是聲聞的教理,這樣就可以成就,而如來在《般若經》有說,心非心,就是有一個心,可是衪不是你理解的心,這個心是怎樣才叫作「心非心」呢?不是心,可是衪又是心,怎麼會有這個法呢?所以真如,衪是心識。所以你這樣的話和《阿含經》是可以合在一起讀的,所以就是緣起所要講的「識」,這兩者並沒有違背,所以到第三轉法輪所要說的識,也是在說這一個真如,也是在說貪瞋癡裡面的真如,一切眾生不能了知的真如,所以「心非心」的體性是什麼?衪無有分別。衪為什麼無有分別呢?就是說衪無有覺知,無所覺知裡面又不壞滅,也就是說衪是常住法,所以《般若經》確實有說,心非心這個法就是常住法,這個在自性裡面是完全成立,那因此衪無有覺知,對於修學《般若經》的人來說,就必須要找到親證這個真如,這是菩薩所應該作的,那因此就要去查,自己的五蘊中到底有沒有真正的實相,所以這就是《般若經》所說的一實相,所以這個法又稱為叫作法身,離開這個法沒有其他的身可說,其他的身都只是變化無常,強名而為身,然而諸法的法身,諸法就是一切法,以及乃至於說,所有出世間法,所施設的法,不施設的法,所有的法都不離開這個真如,都不離開這個非心的心,不是心的心,而不是相似佛法,相似佛法裡面,就會不論怎麼轉,就會轉回到六識的境界,這個心是屬於佛的境界,乃至於證悟菩薩的境界,所以說衪不是二乘人了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itent 的頭像
    penitent

    華嚴聖境故人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