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修聲聞跟緣覺,還不足以成佛,也還不是佛陀建立佛教的目的,所以佛陀還要教導「六度詮旨」,也就是教導眾生如何來修六度萬行。六度指的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跟「智慧」。那什麽是「布施」呢?布施所要指向的道理是什麽?——「六度詮旨」的意思就是說,菩薩在修這個六度,祂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什麽?事實上它有兩個面向(簡單來說兩個):第一個,這個六度可以讓我們眾生因為修學六度最後邁向成佛,這是第一個意旨。為什麽可以成佛呢?為什麽要透過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呢?因為要修學這些法,而可以讓我們成佛,它的根本所依就是因為有這個第八識如來藏——所以讓我們行布施的時候,布施的功德、福德功不唐捐,因為功德、福德都記錄在如來藏裏面,祂都幫我們收藏得好好的,所以成為我們未來世,菩薩的廣大的這種福報跟功德。
「持戒」(持戒的道理也是一樣)為什麼我們需要持戒?因為如來藏的法性可以讓眾生,當他作善業的時候獲得善的果報,作惡業的時候,就獲得三惡道的果報,所以我們就要持戒。那我們持戒,為什麽我們能夠一直持戒呢?因為也是有這個如來藏幫我們執持了我們持戒的習慣。所以有些人出生之後安分守己,他不會去貪別人的東西,他也不會去侵犯人家,也不會想要過度的縱欲,不會想要修雙身法,為什麽他可以這樣子呢?因為他過去世有修持戒到彼岸的功德,所以他就可以養成這個習慣,而且能夠來到現在世,乃至去到未來世,都可以顯現出他持戒的功德。所以說布施、持戒,也是有它的道理,而這個道理的建立,也都是因為要有如來藏的存在,才能夠建立。這樣的話,我們持戒、布施,才符合道理,才是理性。
那「忍辱」呢,忍辱就是說我們在持戒的時候,或是在行布施的時候,事實上是應該要忍辱,要有耐性的。如果沒有耐性,我們沒有辦法成就布施的。譬如說要布施愛語,可是人家對我們講嘮嘮叨叨——從家裏面的小事講到大事、大事又講到小事、亂七八糟講一堆,如果沒有耐心,沒有忍辱,沒有辦法成就這樣的功德,不能成就傾聽眾生抱怨的這個福德跟功德。那一樣啊,如果說有些人,我們碰到之後,他對我們不好,乃至恩將仇報,我們也要忍辱,因為忍辱是對自己最有利的。很多人不能瞭解這一點,譬如說有些人,常常因為別人對自己的不好就生氣,結果氣壞了自己。可是有智慧的人,他就會這樣想:「如果說我是對的,他是錯的,那他是比較不利,不利的人他應該要緊張才對。那我們是對的人,我們為什麽要生氣?為什麽要緊張呢?為什麽要氣憤呢?」我們會氣憤一定是因為怎樣?還是有貪著。因為他可能對我們不利,損害我們的利益。既然利益是可以被損害,表示利益即使獲得,它終究也是壞滅嘛!既然是可壞之法,由別人來壞有什麽關係?所以修學解脫法,就是能夠看淡於世間的一切法,最後就可以修證忍辱,來邁向解脫。
那「精進」度呢,就是要對這些法瞭解之後,然後精進不懈,然後就可以邁向解脫。因為三大無量數劫,是需要勤苦修行的,是要持續不斷的,所以需要精進度,才可以讓我們的成佛之道能夠延續。
那「禪定」呢,就是對於我們三界裏面的各種境界要能夠瞭解,不是只有人間的這個境界,對於諸天的境界,譬如欲界天、色界天,乃至無色界天的存在,都要透過禪定的方法來實證,來證明說確實是有欲界天存在、確實是有色界天存在、確實是有無色界天存在。當我們能夠實證禪定,那我們就可以了知,三界裏面確實是有這些不同的境界,那我們對於世界的了知,眼界就更寬廣。
最後就是「智慧」了,就是解脫的智慧,還有大乘的實相智慧。這個智慧所要實證的根本,還是一樣指向這個如來藏。
所以說在佛法的修行裏面,我們要說出世間的法寶,指的就是「四諦緣生」跟「六度詮旨」,特別是六度裏面的,菩薩所修的「六度波羅蜜」,它是含攝「四諦緣生」的。有人會不瞭解這個道理,以為聲聞人才會有解脫,菩薩沒有解脫,這是錯誤的觀念。菩薩的解脫就在於說,譬如說菩薩對於錢財的解脫,就是因為他願意布施。聲聞人他是三衣一缽,他是把他所有財產,布施之後他出家,他是沒有任何財物可以布施其他人,他只能法布施。菩薩呢,菩薩他能夠解脫於三界的繫縛,就是因他願意布施一切的所謂世間的財富,乃至種種的愛語,乃至種種的法寶,他都願意布施出去。所以說菩薩就因為他對於這些世間的財富、名聲等等眷屬他都不貪著,所以他願意行布施。所以從菩薩行布施,就可以看出來,菩薩他是有解脫的,只是他的解脫的方式,跟聲聞不一樣。聲聞他是把他拋棄之後,入無餘涅槃。可是菩薩呢,他是繼續去獲得人天的種種資財之後,去布施給眾生,因為他不貪著,因為他解脫於這些財富的繫縛;他也把他所獲得的財寶,他的這個法寶,也都布施給眾生,因為他對於法寶也不吝惜,因為他也對於法的執著,把它去除掉,不被法的貪著所繫縛,所以菩薩也願意布施種種的解脫法、種種的實相法給眾生。所以這是菩薩的解脫,所以菩薩一樣有聲聞緣覺的解脫法。這就是所謂的出世間的法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