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崇拜 淨空法師的學人所貼在 臉書上的一篇文章:
 

淨空法師談 : 修學不得力的原因 
佛智慧跟世間人智慧不一樣,佛的智慧從哪來的?從禪定裡頭來的,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我們現在學佛,怎麼學,學了幾十年功夫都不得力。這是一個關鍵問題,我們在世界上走了­很多東西,看到在家、出家,功夫都不得力。
所以就冷靜思惟去探討,到最後我們明白了,­我們把基礎的修學疏忽,從前人為什麼都有成就?出家的高僧,在家的高士,為什麼會成就­?他們從小受過很好的教育,家教。家教教什麼?
教倫理,教道德,教因果。所以諸位要曉­得,儒家《弟子規》,道教的《太上感應篇》,佛教的《十善業道》,不是念的,那不是背­的,不是講的,那是日常生活,必須要修學。我們這一代的人就把這個疏忽,就像樹沒有根­,你把它栽在那裡,怎麼栽都活不了,它沒根。
淨空老法師: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__/\__』

辨正:

淨空法師說「學佛的基礎的修學、修學的根本」是「教倫理,教道德,教因果。」,又說「佛的智慧從哪來的?從禪定裡頭來的」,我們暫不論淨空無知於佛法的「根本入門」,就其所說如果 『佛的智慧從哪來的?從禪定裡頭來的』這句話來做個淺說~~~

如淨空所說,那麼佛法就不是六度般若波羅蜜了!

 因為 禪定是 第五度,般若(禪)是 第六度。

只是要善用第五度的 禪定功夫,於緣熟時 頓悟 「禪」,這樣才會有 入門的佛法基礎智慧。
如果說,靠禪定就有智慧,那麼 佛陀示現在人間時,曾經示現六年的苦行,然後告訴世人說:
禪定不究竟,還是不能出離三界,還是不能解脫生死輪迴苦,必須要有智慧,才能解脫與成辦佛道。
而文中又說「我們現在學佛,怎麼學,學了幾十年功夫都不得力。這是一個關鍵問題。」

其實主要的關鍵問題,在於沒有跟對真實有實證的善知識,沒有學到 正確的佛法正知見,所學多是大名師所錯教的「相似佛法」,「相似佛法」是對俢身養性有幫助,但是學佛多年,若只是一直在修身養性上著墨,也只是藉由修學佛法的名義,只是在學善法而已,從來沒有學到 佛陀所說的眾生共同的煩惱──「我見」,我見是什麼?要知道「我見」的正知見,學佛才能得力,這是 佛陀在初轉法輪時所教導的基礎佛法,可是當今除了「正覺」之外,就是沒有人在教導學佛人。關於「我見」的正知見,本部落格已經貼出很多次了,謹希望真想學佛的人,宜重視此知見,如此學佛才能得力。


二乘解脫道要斷的「我見」與「我執」是什麼?如果沒有正知見為所依,請問如何解脫呢?
那更不用說,大乘佛菩提道──學佛要成佛的入門「明心」開悟的知見是什麼了?同理,沒有「明心」的正知見,當然是無法「明心」開悟的。而「明心」只是進入佛法內門修學的開始,並不是一般人誤解的,錯以為「明心」見到成佛之性,就說「見性成佛」了,這樣錯將「明心」說成成佛了,那麼「明心」就成為學佛的結束了,這完全是錯誤的知見。

沒有學到解脫道 與 佛菩提道的正知見,那佛法的修學當然是沒有正確的方向了,沒有正確的學佛方向,請問如何次第達到修學佛法的目標,佛道的圓滿完成,必須經歷總共有52位階的菩薩道過程;但是真實有實證的善知識難以值遇,就算要從「十信位」邁入「十住位」的初住位,如果沒有善知識開導,都非常的難以往上昇進,因為沒有真實善知識的傳授如理如法的正知見,老是一直在外門行菩薩道,這正是佛弟子們沒有學到「信位」的慧學,以及 只相信身著僧衣的表相名師 與 大道場,這才是修學不得力的真正原因所在。

 

敬請參閱
 
一. http://www.wretch.cc/blog/studydiaries/34857405
✪聞熏佛法正知見~十信位 具足對佛教三寶及佛法的信心─菩薩正行第06集
『在十信位當中的初信位所要具有的信心,必須相信因為有「如來藏」,所以有三世輪迴,有善惡因果,除此之外還要相信有佛地究竟圓滿勝妙的功德。
在十信位中培植第一個信心的部分,我們要透過聽聞正法,以及思惟簡擇,直到能夠深信有三世輪迴、有善惡因果 以及 大乘三寶的真實義理。

。一切世間法中,只有三寶才能幫助自己去除三障煩惱,得到涅槃真實解脫。
《優婆塞戒經》卷5〈20 淨三歸品〉:
「善男子!為破諸苦、斷除煩惱、受於無上寂滅之樂,以是因緣受三歸依。」(CBETA, T24, no. 1488, p. 1061, b4-6)
無論是佛寶、法寶、還是僧寶的根本,所指的就是一切眾生都有的自心如來藏;所以除了歸依佛法僧三寶之外,我們還應該了解所謂的三自歸,即歸依於自身的如來藏。 


 二. http://penitent321.pixnet.net/blog/post/220016858

✪般若信箱~請問禪與禪定的意思是一樣的嗎?

「禪定通外道,而禪只有在佛法中才有,般若禪、如來禪更是唯大乘才有。但佛門中因對修習二乘解脫道及大乘佛菩提道般若智慧的知見皆產生了嚴重的誤解,因此甚多人「以定為禪」,將禪定之制心一處之修行法門,作為聲聞禪求解脫或般若禪求實相智慧之正修,很不幸地這卻是目前佛教界常見的通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