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乘法來講,一定要遠離汙垢行,一定要行於清淨行,因為六識心和意根永遠都在這兩邊,離不開兩邊。有人也許不信,說:「那我人定去了,總該離這兩邊了。」可是請問你:「定境是善法?或是惡法?或是非善非惡法?」(眾答:善法)它是善法,也是有記業。定法是有記業,這個有記業的果報是來世可以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它有天界的異熟果報,顯然是善業,所以定法仍然是落在善法之中。

 

永遠非善非惡離開淨垢二邊的境界,不是意識心所能安住,只有如來藏才能常住不離。修行禪定、貪著禪味,是菩薩縛,因為被善法所繫縛了,落到世間清淨行裡面去了;這是離開汙垢行,落到清淨行中。在世間法中,如果不在清淨行裡面,就會落到污垢行裡面去。如果是講高標準的,譬如你今晚要來這裡聽經前,正在吃晚餐:「這個味道很好吃!」很好吃,就表示你已經領受那個味道了,當時起了喜樂心而愛樂那個味道,這就是貪染,這就是垢;所以凡是有見聞覺知的心,一定會與淨、垢兩法相應;離淨就落入垢一邊,離垢就落入淨一邊。只要有六塵中的見聞覺知,就免不了像二乘聖者的取淨捨垢,或如世俗人的取垢捨淨。

「非垢行,非淨行」,當然是只有如來藏才能永遠做到,因為衪離見聞覺知,所以無垢無淨可說,這就是二乘法所不及之處。

 

二乘法是以意識為中心而修的,一定會落在淨行裡面,不能說非淨行。所以只有大乘菩薩行於非垢行、非淨行中,遠離垢與淨兩邊;並且不是現在才如此,而是無始劫以來就已經如此;親證這樣的境界,才可叫作菩薩行。二乘聖人是無法理解這個境界的,因為他們沒有證得如來藏;憑想像,是怎麼也想像不通的。

 

 

 

平實 導師著作《維摩詰經講記四》第一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