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真如與佛性之辨

 
我們講護法集,是因為已故某法師及信受其知見諸師,有許多的知見不但誤導學佛眾生,甚至用他們所說的「佛法」把世尊的正法否定。有鑒於此,我們不得不再一次入草和泥,不怕渾身沾滿了腥羶臭味,專門指說他們的不是。
 
因為如果他們講的法對,那麼經律論三藏十二部就講錯了;如果他們說的法對,則歷代祖師真悟之人就變成未悟了,乃至西天二十八祖、護法菩薩、世親菩薩、彌勒菩薩以及世尊都被否定了。

為護正法,以免被錯誤知見之師以「佛法」破壞佛法,所以不得不提起極大的勇氣講這本護法集。他們的嚴重錯誤很多,而以已故某法師為代表。此師之錯誤極多,一時間無法全部整理出來,只好一面講,一面整理資料。現在先講第一章--真如與佛性之辨:
 
第一則 某師云︰《佛性究竟是什麼樣子?佛性叫做本來面目,又叫做法身,又叫真如。》(月溪法師語錄第8頁)

又云:《佛性與靈性的分別,佛性就是本來面目。》( 月溪法師語錄第11頁)

又云:《法界體性智便是佛性,禪宗所謂本來面目。》(月溪法師語錄第92頁)

又云:《絕對的佛性究竟是什麼樣子?佛性又叫做本來面目,又叫法身,又叫真如。》(月溪法師講無始無明83頁)

 又云:《本體即最究極之實在,又叫實相,又名真如,又名佛性。》
 
辨正︰真如是本體,佛性是作用。譬如燈與光—真如是燈,佛性是光。光從燈而生,但光不是燈;如果說「光就是燈」,那就錯了。燈能產生光,但燈不是光,如果講「燈是光」,那也錯了。

同理,真如具備佛性作用,但真如不是佛性;佛性雖從真如來,但佛性不是真如,佛性與真如非一非異。真如是本體,佛性是本體的作用,學禪的人和學佛的人必須弄清楚這一點。
 
此師將真如與佛性混為一談,他說真如就是佛性,佛性就是法界體性智,就是真如。他不明白真如與佛性的體用關係,所以就講︰「佛性本自清淨,如華嚴經所舉九十九種譬如,已將佛性講得清清楚楚,無可再為解說了。接著便引述《華嚴經》十迴向品云「譬如真如……」這是引喻失當。
 
因為《華嚴經》十迴向品裡面講的「譬如真如恒守本性」等九十九種譬喻,是講真如,不是講佛性。佛性本自清淨沒錯,但佛性不是真如,不可將經典中講真如的經文拿來比喻佛性。而且,法界體性智不是佛性,此點留到後面再解
 
《平實導師著作 正法眼藏-護法集 第163、164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