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菩提」名之為覺,講的是第八識如來藏的本覺,不是講有生有滅夜夜中斷而且可以永滅的識陰六識覺知心的覺;六識覺知心的覺是生滅性的覺知,當然是妄覺,也是出生了五色根以後才有的覺,不是五陰未生以前就已存在的本覺,當然是生滅性的妄覺。若是覺知心修定而成為離念靈知時,所顯現的清楚明白的覺,仍然是有生有滅而且夜夜間斷旳妄覺,不是佛法中所說真正的覺,不是未被父母所生以前本來就已存在的真覺,當然不是本來面目,不是真正的菩提;所以離念靈知與究竟果位中的真覺不同,就與果位名目中的「菩提」真覺不相應。必須是在五陰未出生之前就已存在的第八識的本覺,才能是真正的菩提─覺─真覺,才能與將來果地的菩提─覺─完全相符,不違背果德「菩提」的名目。所以,如今諸方所有顯密大師們都將畢竟會斷滅,而且是夜夜都斷滅的覺知心,作為修覺佛道的因地覺心(就像剛才有人提問時所說想要以六、七識作為所證的正因,作為修行成佛的因地真心),而想要獲得如來果地的「菩提」,是與將來如來果地的本覺──菩提──名目不相應的。既然他們這樣繼續修行三大阿僧衹以後,將來一定會與如來果地的「菩提」名目不符,當然會成為空修一場了。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4

「阿難白佛言:

「世尊!如佛說言:因地覺心欲求常住,要與果位名目相應;

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是七種名,稱謂雖別,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CBETA, T19, no. 945, p. 123, c13-17)

 《平實導師著作 楞嚴經講記七 192頁》 



二、轉載自 http://www.enlighten.org.tw/?q=node%2F938 
 
 八識如來藏滅諸相,祂從來不在六塵諸相中,是這樣離諸相的;沒有 六塵相應而又自在運作的,那當然是寂滅境界,所以說寂滅才是菩提。 只有排除覺知心及六塵諸相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寂滅。

(節錄自平實導師著,《維摩詰經講記》第二輯,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 北),2008年4月初版二刷)


三、此菩提、真覺,除了瞭解正知見的道理外, 佛陀說衪是要「勤求證悟,如是應學。」

《大寶積經》卷57

「常當一心,勿為懈怠;未證得者,勤求證悟,如是應學。」(CBETA, T11, no. 310, p. 333, c13-1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