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的同仁大都會招募年輕朋友,幫忙做一些細瑣的事情。有時候會聽到同事們對年輕夥伴「品頭論足」一番:這個不細心,那個粗枝大葉…等等。



當然在這邊寫出來的評語是最普通化、最沒有殺傷力的。有些品頭論足的話,我聽了都會覺得難過,有時候也忍不住要跟同事們「溝通 :


「如果看到年輕夥伴做事心態不恰當,應該當場跟他指正,讓他知道需要改進。或者告訴他的老闆,讓他去處理。不要在背後品頭論足、說三道四,但就是不讓他本人、他的老闆知道他哪裡不恰當。」


有時候,我還會跟同事再多說一點:


「每個人都有無限可塑性。今天某個年輕夥伴做出某種不恰當的舉動、反應,是因為他的成長背景的關係。作為他的管理人,我們應該告訴他,讓他可以改進,而不是用自己心中的天平,對他秤高秤低。」


同事們剛開始並不全都聽得懂我在說什麼,也有的明顯仍然照自己的觀念在走。但是慢慢的,當我再跟他們提起類似的事時,我發現他們慢慢可以接受了,也稍微認同我這樣的觀念了。


眾生是需要教育的。常常我招募來的年輕夥伴,會犯很多錯,那些錯,是我們多長幾歲、多幾年工作經驗會一眼看出來的。但正因為我們有一些歲數、有一些經驗,所以願意包容他們,有時甚至付出耐心看他們犯錯,等待他們回頭。


我很少「利用」這些年輕朋友來完成我的工作。更多時候,我把他們看待為工作上的「夥伴」,是我延伸出去的手、腳,「我們」一起完成每一天的工作。這種心情,讓我願意與他們一起成長,願意在他們人生中的這一小段路上,陪伴他們一起走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