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佛法,普遍讓人想到的就是「攝心為戒、因戒生定、由定發慧」而得解脫;顯然修學佛法必然是與「解脫」有關;而一般人的認知,以為「解脫」就是離開世俗雜務的種種「煩惱」,不被惱人的「煩惱」繫縛纏心,讓自己活得自在快樂。

以佛法的角度來說,我們先要了解,為什麼人類會有「煩惱」而無法「解脫」?

「煩惱」的根源就是佛法中所說的「無明」,「明」就是明白、知道之「知」,所以「無明」就是「無知」。那我們究竟是「無知」於什麼,而有如此多的煩惱?所以我們必須了解「煩惱」是從何而來?

我們暫且不談世間法上的「我所」--「財、色、名、食 睡」,「色、聲、香、味、觸」的種種煩惱,因為這些「我所」(我所擁有) 的煩惱能斷除,也只是讓人們無所欲求,身心淡泊而已,是世間人所認同的「人到無求品自高」的上等清高之士;然而能修得此種境界,確是令人敬佩有修養的仁人君子,但是在佛法中的界定,這只是「解脫」於世間「我所的煩惱」而已,仍然無法令人「解脫」於「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有』」的繫縛;換句話說,還是沒有斷除「三界諸有的煩惱」,也仍然無法出離三界生死,持續生生世世於三界中輪迴不已,生死疲勞;而這個障礙我們解脫生死的「三界諸有」的根本由來,在大乘佛法中名為「一念無明」。而什麼是「一念無明」呢?

 關於「一念無明」的詳細解說,敬請參閱善知識在《甘露法雨》頁48-49中的教示:

一念無明從哪裡來?從「我見」為根本而生。一念無明為什麼名為一念無明呢?這是因為它有一個現象──在無妄想之中,突然會有一念煩惱産生;由於這一念煩惱出現,就導致眾生的受生而輪迴生死,所以稱為一念無明。

在大乘法中,一念無明分為四種住地煩惱,第一種是「見一處住地」,也就是我見;因為不如理作意的邪思維而誤認覺知心為常不壞之我,執著這個惡見,住於這種錯誤的見解之中,在這個境界中安住,名為見一處住之地。

第二個煩惱名為「欲界愛住地」,就是貪著欲界的五塵──財色名食睡、色聲香味觸,而以貪著男女欲為主要。

第三個煩惱名為「色界愛住地」,就是貪著色界的境界──禪定及色界的神通等有為法,貪著色界天的種種境界。

第四就是「無色界愛住地」,經中名為「有愛住地」;有愛住地的「有」是什麼意思呢?自古以來,眾生修得四禪八定的人很多,卻仍然不能出離生死,就是因為這個有。什麼有呢?就是在四空定中已經除去了種種粗細念之後,所下的一念不生的極微細覺知心,這個極微細的定中覺知心就是無色界有;由於執著這個覺知心我,不肯自我捨棄,不肯自我滅除掉,所以不能進入涅槃,不能出離三界生死;如果是真正有智慧的人,聽善知識開示這個道理而能信受奉行,便可以斷除「有愛」,成為慧解脫者,捨壽時便可以不再貪著自己,便可以進入無餘涅槃。這四種住地煩惱斷除了,就是大乘的解脫道,成為無學菩薩。

由以上內容得知,世俗人所談的解脫,完全沒有觸及佛法中的真實「解脫」──「涅槃」;而要達到「涅槃」的「解脫」,有一個最樞紐的重要知見──「斷我見」。「斷我見」的內涵就是必須清楚了解──眾生所以為的自己──「覺知心及作主心」的「這個自己」是「無法常住不壞」,要能說服自己「否定掉這個不能永恆常住」的「覺知心及作主心」的「我」;因為「覺知心及作主心」在某些情況下是會滅失不見的,而每個人還有一個「永恆不滅」的「真實的自己──第八識如來藏」,能具備這樣的如理見解,叫做「斷我見」。能夠「斷我見」之後,對生命見解上即具備佛法的基本智慧,不再貪戀著虛妄短暫的「覺知心及作主心」自己,這樣才能往實際修習「認識真實自己本心如來藏」──「無始以來從不起煩惱的真實心」、「本來就無生無死,本來就不受生死境界」,「本來就不繫縛於三界生生死死的本然解脫」的路途邁進。

以上所談的解脫,如果能將「覺知心及作主心」自我的執著滅盡,而尚有「人身」在世間存活,是屬於「有餘涅槃」, 因為對於自我的五蘊身心雖已不再執著,但是活的時候還有身體存在的冷、熱、痛、癢、肌、渴等微苦存在;待時入涅槃,將身心都滅掉了,就入「無餘涅槃」了。由於二乘人的「無餘涅槃」是將自己的身心滅除掉,當然已經沒有二乘人存在了,所以哪來的二乘人入住涅槃?所以 佛陀才說二乘的入涅槃是化城、是方便說,只是 佛陀權宜接引「害怕輪迴生死苦的二乘人」「先證得二乘解脫道」以利未來再迴小乘入大乘;因為學佛的唯一不歸路就是發菩提心,利樂自、他,學佛、成佛,而不是名為學佛,卻成為「灰身泯智」的小乘阿羅漢。

其實佛法中所談到的涅槃解脫果,共分為四種。以上所述是一般大眾所熟悉的兩種解脫果,屬於「二乘人的解脫道」;菩薩當然也要能證得這兩種涅槃,所以「有餘涅槃」、「無餘涅槃」是三乘所共同修證的。

談起涅槃解脫道的修法,絕不能「外於本然解脫的根本心如來藏」而求解脫;然而時下的佛法教導,多是錯誤的以為勤修戒、定、慧,除滅貪、瞋、痴就能夠將苦止息,即可以達到解脫;其實,這還是沒有將「覺知心、作主心自己」的自我貪愛、執著滅除掉,只是將雜染、污穢的「覺知心、作主心自己」修習清淨,以為這樣是苦的止息,已經解脫了;然後想依「一個清淨的我住在涅槃的境界」裏面,而全然不知「無餘涅槃」,是「本心如來藏獨存於三界外」的一種無境界的境界。由此可知,縱使修除貪、瞋、痴三毒之後,還是守著「無常、虛妄」的「覺知心、作主心」為我啊,還是沒有「斷我見」啊!違背了「無餘涅槃」的「解脫」是經由「斷我見、我執(我見的深化)」──「讓前七識妄心消失掉」,最後獨存「如來藏本心(即真心)獨自存在的境界」──「如來藏獨存於三界外的境界,稱為無餘涅槃」。

 

二乘人解脫道的修證,其實仍以「本心如來藏」為基礎才有可能成就,也就是說當阿羅漢、辟支佛二乘人滅了無明、滅了行、滅了識,滅了過去世能引生六識的業種現行,滅了眾生所認為真的虛妄名色(名-是指五陰中的受、想、行、識四陰,色是指五陰中的色陰)之後,還有「本心如來藏」獨存。「本心如來藏」在《阿含經》裡又稱作「本際」,「本際」不再藉緣出生三界的五陰、十二處、十八界而獨存於三界外的這種現象,就叫作「無餘涅槃」;當二乘人滅掉「色、受、想、行、識」的「五陰名色」,入於「無餘涅槃」的時候,如果一切法都滅除、斷盡,而沒有「本來即不屬於三界法的本心如來藏」自在獨存的話,那麼二乘人的「無餘涅槃(不免)變成斷滅空,那麼二乘涅槃就成為「一切空無」的「斷滅法」,而不是 佛陀所說「無餘涅槃」是清涼、寂靜、真實──此即是「本心如來藏」的「本然解脫」境界。又,一般人的觀念被錯誤教導成「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的二乘解脫道就是佛法的全部了,而不知還有另外兩種更殊勝的「涅槃解脫果」,就是屬於 諸佛與菩薩們所證的解脫果,這兩種解脫果才是 諸佛究竟的教導:

 1. 菩薩所證的涅槃: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就是菩薩發了利樂眾生的大願心,不畏生死,願意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自利利他行菩薩道,於定力、慧力、時節因緣成熟時,得 佛菩薩及善知識的加持下,「斷我見」後,一念相應而找到了自己的「本心如來藏」;親證如來藏本來常住、自性清淨、無生也無滅,隨緣任運,不貪不厭、不來不去、不垢不淨、不生不滅。菩薩所證的此一涅槃境界,非可外於自心如來藏而有。

菩薩在初地時就能證入無餘涅槃,但是為了上求下化而「留惑潤生」,取得色身世世行菩薩道,與眾生同事,以佛法度化有緣眾生。而菩薩所證的此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解脫果是二乘人無法實證的,因為二乘聖者唯證蘊處界等世間法之「空相」,不能親證常住不滅之極寂靜「空性實我」的「本心如來藏」,即不知不證此「空性實我」是宇宙諸法的根源;唯有證得「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空性心(即每一個人的本心),才是學法之入門,找到成佛的體性,才能依此「根本心、空性心」修證而得成佛;換句話說,每個人都不能外於此「本心如來藏」而成就佛道,所以才說「如來藏中藏如來」。

2. 諸佛所證的涅槃:無住處涅槃(即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

諸佛是圓滿證得四種涅槃,包含二乘人所證的「有餘涅槃、無餘涅槃」,也證得菩薩所證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以及唯 佛能證的「無住處涅槃」;此「無住處涅槃」,就是諸佛在因地入初地菩薩位時,發了十無盡願──「即使虛空有盡,我願無窮的、永無止盡的利樂眾生、度化眾生」,所以諸佛雖已斷盡分段生死及變易生死,永不住生死,但是依於十無盡願度化有情永無休止,所以諸佛永不入無餘涅槃境界,故名為無住處涅槃,唯 佛證得。

 在《放光般若經》卷十八中說:

「是謂空性,(就是)諸佛世尊之道。」

意謂諸佛所證得的也是不離「本心如來藏」「空性」的修證;「空性」意味著「本心如來藏」無形無相猶如虛「空」,而確實有祂種種非三界內的自「性」,故名空性。也是告訴我們祂恆時自在獨存,是永恆的、常住的、有真實之體性,並不是虛妄的、無常的、不真實、在緣盡時會斷滅的法。既然空性是如來藏、第八識真實之性;而依如來藏藉緣出生的前七識都是在緣盡時會滅失的法,唯有第八識如來藏是永恒常住的法,也唯有依此永恆之性,眾生方得以修證成佛之道。

綜上觀之,涅槃解脫果可分為四種:有餘涅槃、無餘涅槃、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無住處涅槃,都是不可外於「自心如來藏」而修而證;也就是說佛法的修行絕不可離開「自心如來藏」而有解脫可說。所以才說眾生不知「解脫本在眾生心中」,由於眾生無明,不知正理而「心外求法」遍求不著「解脫」何在,都是緣於沒有「解脫」的正確知見,無論如何修學,當然無法成就佛法中的任何「解脫果」!

對於有心修學之士,敬請參閱以下相關經文,提示如何將我們「濁亂的意識心」「轉依」於亙古以來「離見聞覺知、不為相縛」的「本心第八識如來藏」之「空性」自性,才能得到真正解脫的功德受用。

《大乘入楞伽經》卷6〈10 偈頌品〉:

「涅槃無諸蘊,無我亦無相;以入於唯心,轉依得解脫。」(CBETA, T16, no. 672, p.630, a1-3) 

《大乘入楞伽經》卷6〈10 偈頌品〉:

「藏識亦如是,有無皆遠離。意識若轉依,心則離濁亂」(CBETA, T16, no. 672, p.629, a9-11) 

 《大乘入楞伽經》卷7〈10 偈頌品〉:

「十地與自在,皆由轉依得。愚夫為相縛,隨見聞覺知」(CBETA, T16, no. 672, p.631, b27-2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