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法語賞析 (658)
- Jun 22 Wed 2011 06:00
法語賞析~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佛略說世間諸業差別法門
- Jun 21 Tue 2011 08:00
法語賞析~《禪師法語》「意識者,境界分段計著生。」
對那些求證般若的人,你得告訴他們:覺知心的入定與出定境界,都是有境界分段差別的法,都是境界分段入出的法,所以覺知心虛妄;因為 佛在《楞伽經》中早就說過:「意識者,境界分段計著生。」所以能證入定境中一念不生的覺知心,正是意識心,因為永遠不離入定出定的境界分段法。… 那些禪定都是世間定,斷不了生死的。
- Jun 20 Mon 2011 17:00
法語賞析~ 《佛說無上依經》佛說生空見者不可治
《佛說無上依經》卷1〈3 菩提品〉:
「復有增上慢人。在正法中觀空。生於有無二見。是真空者。直向無上菩提一道淨解脫門。如來顯了開示正說。於中生空見我說不可治。阿難。若有人執我見如須彌山大我不驚怪亦不毀呰。增上慢人執著空見。如一毛髮作十六分我不許可。」
- Jun 16 Thu 2011 17:00
法語賞析~《維摩詰所說經》菩薩道行者
『維摩詰所說經佛道品第八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云何通達佛道?」
維摩詰言:「若菩薩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
- Jun 14 Tue 2011 08:00
法語賞析~《佛說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滅四顛倒
- Jun 07 Tue 2011 17:30
法語賞析~禪師法語 「我與無我」
「我與無我」
「我與無我」是佛法裡面一個很重要的題目,因為佛法處處在講無我,可是無我是不是究竟法?
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也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課題,但是大部份人─包括那些大師在內-很難把它弄清楚;不是只有末法的今天才這樣,而是自古以來就已經這樣。
- May 31 Tue 2011 08:50
◆法語賞析~《禪師法語》轉依
轉依就是轉變覺知心與意根自己的執我性、不淨性,依止於常住如來藏的無我性、清淨性、涅槃性。悟前都是依止於處處作主的我,依止於見聞覺知的我,現在開始轉變自己而依止常住不壞的如來藏為真實法,認定自己虛妄不實,我見與我執漸次消滅了,煩惱漸次減少了,轉而依止從來都無所得的常住心如來藏,這就是轉依,這就是「守於真常」。因為如來藏恆常不滅,轉依如來藏時就叫作「守於真常」。
- May 24 Tue 2011 08:50
法語賞析~《中阿含經》無餘涅槃
http://www.wretch.cc/blog/studydiaries/34654851
- May 17 Tue 2011 08:50
法語賞析~《禪師法語》不承認三昧耶戒、金剛戒,因為那是依外道邪淫的雙身法精神而施設的邪戒
我們學佛的人,特別是修學佛菩提道的人,於三寶所在,更應當要起愛敬之心。但是千萬不要去頂禮那些喇嘛們,因為他們雖然身披僧衣,卻是以外道邪淫法來破壞佛教正法的外道,不該承認他們是佛教中的法師。他們還得改依聲聞戒、菩薩戒為主,捨棄了藏密外道的「金剛戒」,重新再於顯教中出家受戒,才算是佛門中真正的法師、僧寶;我絕不承認他們的三昧耶戒、金剛戒,因為那是依外道邪淫的雙身法精神而施設的邪戒,所以他們的本質不是佛法中的僧寶。
- May 16 Mon 2011 20:28
法語賞析~《法句譬喻經》 「汝見溝中污泥不淨糞壤之中生蓮華不?」
- May 10 Tue 2011 08:51
◆法語賞析~《慈悲道場懺法》為欲利益一切眾生,發菩提心,是為第一供養如來。
《慈悲道場懺法》卷2:「菩提心者即是佛心。功德智慧不可格量。蓋論一念況復多念。假使歷劫修無量福。乃至今生備行餘善。不及發心萬分之一。算數譬喻亦不能盡。又有一人。但作福德。不發菩提無上道心。譬如耕田不下種子。既無其芽何處求實。以是義故。須發菩提心因緣為證。上報佛恩下拔一切。所以佛讚諸天子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說。為欲利益一切眾生。發菩提心。是為第一供養如來。又發菩提心非止一過。唯應數發。令菩提心相續不斷。」(CBETA, T45, no. 1909, p. 928, a21-b2)
- May 03 Tue 2011 08:50
法語賞析~《廣欽老和尚法語》感謝、忍、「不用生氣、難過」、懺悔。
廣欽老和尚法語:
1. 打擊我們的,你以為他是壞人,但在修道來講是有幫助的,內心感謝他,那是西方錢,你不會賺,反而跑去哭。
2. 什麼事都能忍得下來,才會進步,就是自己對,也要向他懺悔,那就是你的功德了。
3. 別人講我們不好,不用生氣、難過,說我們好也不用高興,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壞。
4. 有善根的人,師父講他,他知道師父在教他,會說懺悔。沒善根的人反說師父怎麼還說他,生起煩惱……。
- Apr 26 Tue 2011 08:50
法語賞析~《大莊嚴論經》今值善知識,去我家中鬼,使我家安隱。
《大莊嚴論經》卷5:
「善哉上德者, 善說真實法, 佛教從耳聞, 入我心屋宅,
使我家安隱, 為我作擁護。 唯願於今者, 少聽我所說,
破我心意舍, 折我愚癡樑。 善為我驅遣, 吸功德夜叉,
除諸見羅剎, 惑盜以為瓮, 身見水盈滿, 今者已破壞。
- Apr 20 Wed 2011 20:40
禪師法語~《禪師法語》戒
- Apr 19 Tue 2011 08:50
法語賞析~《增壹阿含經》「善知識」
《增壹阿含經》卷40〈44 九眾生居品〉:「若我昔日不與善知識從事。終不為燈光佛所見授決也。以與善知識從事故。得為與提和竭羅佛所見授決。以此方便。知其善知識者。即是全梵行之人也。
若當。阿難。世間無善知識者。則無有尊卑之敘。父母.師長.兄弟.宗親。則與彼犬之屬與共一類。造諸惡緣。種地獄罪緣。有善知識故。便別有父母.師長.兄弟.宗親。」
是時。世尊便說此偈:「善知識非惡,親法非為食,將導於善路,此親最尊說。」(CBETA, T02, no. 125, p. 768, c20-p. 769, a1)。
- Apr 15 Fri 2011 19:15
法語賞析~《筠州洞山悟本禪師語錄》
「如今學者只知有十方諸佛。且不知有十方諸佛出身處。空知有佛不得成佛。」
(CBETA, T47, no. 1986A, p. 517, b11-12)
- Apr 12 Tue 2011 08:50
法語賞析~《增壹阿含經》「善知識」
《增壹阿含經》卷40〈44 九眾生居品〉:
「復次。阿難。若善男子.善女人與善知識共從事者。信根增益。聞.施.慧德皆悉備具。猶如月欲盛滿。光明漸增。倍於常時。此亦如是。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親近善知識。信.聞.念.施.慧皆悉增益。以此方便。知其善知識者即是全梵行之人也。」(CBETA, T02, no. 125, p. 768, c15-20)
- Apr 05 Tue 2011 08:50
法語賞析~《增壹阿含經》「善知識」
- Mar 29 Tue 2011 23:15
法語賞析~《禪師法語》單修解脫道,並不能使人成佛。
禪師法語:
二乘人所證的菩提是要斷除我見、我執煩惱,斷我見的首要之務即是斷除覺知心常而不壞之我見,方入聲聞初果;我執斷除了以後,才是證得解脫道的極果,就是「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解脫、解脫知見知如真。」可以出三界。 雖已斷盡分段生死,但仍不明實相,實相之不明,如何能圓成佛道?故單修解脫道,並不能使人成佛。
- Mar 22 Tue 2011 23:12
法語賞析~《大方廣佛華嚴經》無信眾生不見佛,非是善逝心棄捨。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50〈37 如來出現品〉:
「譬如海中有寶王,普出無量諸光明,
眾生觸者同其色,若有見者眼清淨。
最勝寶王亦如是,觸其光者悉同色,
若有得見五眼開,破諸塵闇住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