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聞熏佛法正知見 (1885)
- Apr 20 Wed 2016 08:00
✪聞熏佛法正知見~二禪
- Apr 14 Thu 2016 08:00
✪聞熏佛法正知見~凡夫貪著「一合相」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上一集我們介紹到所謂的淨智相,這個淨智相,就是要依法熏習,如實修行,功行滿足,破和合識,滅轉識相。所謂依法熏習,就是要能夠跟隨善知識來修學佛法,因為這樣子才能夠說是依法修學。因為如果沒有善知識的幫助,我們有時候連正見是如何都不能了知,所以要能夠依法熏習;其實也是要依靠善知識,因為依靠善知識才有可能依法熏習、如實修行,然後在依靠善知識修行的過程裡面,努力護持正法、接引眾生,然後累積自己的廣大福德,這樣功行圓滿的時候,有一天就可以在善知識的幫忙之下能夠破和合識。
- Apr 13 Wed 2016 08:00
✪聞熏佛法正知見~初禪天
- Apr 08 Fri 2016 08:00
✪聞熏佛法正知見~眾生的妄念之相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上一集我們介紹到,所謂的把虛妄滅了,把它滅除之後,對我們眾生心相的生住異滅,就知道它是無相;它沒有真實的相貌,為什麼會是這樣子呢?是因為「以於一心前後同時皆不相應」,沒有自性的關係。
- Apr 07 Thu 2016 08:00
✪聞熏佛法正知見~到底道場是什麼呢?
- Apr 06 Wed 2016 08:00
✪聞熏佛法正知見~一點一滴攏是自己做得來
- Apr 04 Mon 2016 08:00
✪聞熏佛法正知見~阿賴耶識
- Apr 01 Fri 2016 08:00
✪聞熏佛法正知見~如來藏,是最嚴格的監督者
- Mar 31 Thu 2016 08:00
✪聞熏佛法正知見~佛有十力
- Mar 28 Mon 2016 08:00
●聞熏佛法正知見~生起大眾對於大乘法的信根
- Mar 23 Wed 2016 08:00
✪聞熏佛法正知見~「南無阿彌陀佛」這幾個字,到底有什麼理念和意義呢?
- Mar 21 Mon 2016 08:00
✪聞熏佛法正知見~隨緣
書摘
佛菩提道之修學,應求大乘般若之實証——見道﹔見道已,便得次第進修而正式進入初地通達位,然後可入修道位中,次第邁向佛地。大乘般若之見道,即是禪宗之破初參明心——親証本來離念、本性清淨之自心如來藏。欲求親証如來藏者,應依真正之善知識修學。真善知識之助人見道,所言所授之法,必須有明確之次第與確實可行之法,學人方有得悟之可能。若親近假名善知識,雖有大道場、大名聲、廣大徒眾、身穿僧衣,然所說所授者皆屬似是而非之法——同於常見外道意識境界﹔縱使學人以畢生之身口意供養之,所得唯是常見與斷見本質之相似佛法而已,必將浪擲一世於相似佛法上,殊堪扼腕!
- Mar 21 Mon 2016 08:00
✪聞熏佛法正知見~無漏有為法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單元。入門起信系列是以 平實導師(蕭平實導師)所宣講的《起信論講記》為藍本,內容主要是在宣說心生滅門與心真如門之詳細內涵,宣示成佛之道精神所在之一切種智妙義;一切佛子皆須於證悟之後,漸次進修心生滅門中所說之一切種智,伏除性障、斷除習氣種子隨眠,並且歷經百劫勤修極廣大福德之後,才能成就佛地無垢識之廣大功德。
- Mar 18 Fri 2016 06:00
✪聞熏佛法正知見~總持咒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這一集的《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我們要來探討「正覺陀羅尼的根本手印」。
在 平實導師講述的《起信論講記》第一輯第122頁的第二段中間,平實導師開示:「六地以上的俱解脫菩薩境界,在三地就可以取證,而菩薩們都是不取證的;在初地滿心時捨壽就可以取證無餘涅槃,但是也都沒有一位初地滿心菩薩願意取證;到了六地滿心位,不得不取證滅盡定,已經可以取證俱解脫的有餘涅槃與無餘涅槃,但是他也不取證無餘涅槃。為什麼不取證無餘涅槃?因為他不想學決定性的聲聞人,不想效法不迴心大乘的二乘人,他所要追求的是度更多的眾生入佛道,所要追求的是讓自己可以成佛。這度眾生和成佛兩大目標,也正是我們正覺陀羅尼的根本手印。」(《起信論講記》第一輯,正智出版社,頁122)
- Mar 17 Thu 2016 08:00
✪聞熏佛法正知見~上煩惱
- Mar 13 Sun 2016 08:00
✪聞熏佛法正知見~破和合識
- Mar 11 Fri 2016 08:00
✪聞熏佛法正知見~大乘法的智慧門是「無門為法門」,無門可入。
書摘
本«講義»演繹«法華經»隱說金剛心如來藏之意涵,兼及十方三世諸佛世界的廣袤、深遠,廣涉般若密意及十方諸佛世界之法相,圓滿收攝如來一代時教,故為圓教經典。而此中隱說之般若無上妙法密意,唯證乃知,是故如來說為經王,甚深難解以致誤會者,古今所在多有。今於此套«講義»中詳述之,發瞶震聾而冀妙法久住世間。
- Feb 12 Fri 2016 08:00
✪聞熏佛法正知見~無餘涅槃絕非斷滅空
涅槃(連載十二)
本期內容:由上期 平實導師舉示諸多《阿含經》中的例子,證明無餘涅槃雖是滅盡五蘊、十八界,然而決非斷滅空,而是真常恆住、不生不死的寂靜「境界」。如今,末法時代所謂的解脫道修行者以及那些佛門外道,對第八識皆不能如實知,並且受惡知識的誤導而陷入因內有恐怖和因外有恐怖的情境之中。因此,不敢真的斷除我見,結果必定落在識陰之中,乃至建立意識為常住心,是故不能斷我見證初果;也不能證得大乘般若,甚至成就大妄語的惡業。這些都是肇因於對外法五陰不能如實理解,對內法本識—諸法本母—第八識如來藏的常住不滅不能信受,以致對十方三界一切法界中最大的祕密—法住智的祕密—不知不證。平實導師接著演述苦滅道聖諦,將滅除三界中生死輪轉諸苦的方法,度過生死彼岸的工具、船筏,也就是八正道中所應修的次法一一演述出來,讓學人能夠時時檢驗,修正自己錯誤的知見,這樣修習八正道才能與四聖諦相應,才能真正的親證解脫生死。佛陀在2500多年前降生示現成佛時,於鹿野苑以三轉四行十二法輪度五比丘:宣演初轉四聖諦法輪時,開釋解脫道的義理;二轉四聖諦的法輪時,勸請如實修行;三轉四聖諦法輪時,令彼能得滅聖諦的證轉;如是教導憍陳如等次第證得阿羅漢果,得以出離三界生死。因此,五比丘成為 佛陀座下最早的出家弟子,也是佛教僧團首次成立的因緣。最後 平實導師再將此聲聞解脫道之三轉法輪,與諸佛應眾生不同因緣與根性而示現之三轉法輪的內涵、目的差異處,加以詳細的解說,欲知此中勝妙法義,請看本期連載。
- Feb 05 Fri 2016 08:00
✪聞熏佛法正知見~隨緣
一.序言
佛教界一直存在著消極怠墮及迴避問題的心態,往往只以表相來決斷善惡,不問事實本質的善惡性;而且常常沒有是非正義,也常常以不理性的心態來看待問題,都只因為迷信上師教導而無智慧簡擇所致。然而佛教的本質卻一向都是智信而非迷信盲從的,在各部經典與論典中,佛與諸大菩薩也都是如此教導的;假使學佛人不曾注意到這個問題,將會學佛一世而唐捐其功。如是迷信而不探究法義是非的錯誤心態,常被人冠以隨緣之說而合理化了,由是而使種種違背世尊教旨真義的錯誤法義,得以繼續誤導眾生,所以隨緣二字常被作為誤導眾生的合法藉口,也常被學法者作為逃避面對真相的藉口。
- Jan 14 Thu 2016 08:00
✪聞熏佛法正知見~《法華經》隱說金剛心如來藏的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