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貼文:

「剛剛看了公視的『爸媽囧很大』 第299囧,我的心得:男女要結婚,要有共同目標。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年輕人,別低估一個人的力量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foundation.enlighten.org.tw/trueheart/229 
 
更新日期:2012/06/20     16:00

(真心新聞網採訪組台北報導)根據網路上普通的解釋,所謂「六字大明咒」中文的「譯音」是「唵嘛呢叭咪吽」六字;梵文原音則是oṃmaṇi pad me hūṃ。可以拆解分析如下:

oṃ字梵文只是個低沉音,用於咒語之前表示尊敬、祝願等等;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猶記受菩薩戒的那一天,從善知識手中接過縵衣時,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珠子般滑落滿地,當菩薩們一一搭上縵衣,同時口中唱誦:「善哉解脫服,缽吒禮懺衣,我今頂戴受,禮佛求懺悔。」的當下,我雖不能完全理解偈中深義,卻深刻體認到人生路途多艱險,只有歸依三寶往前邁進,才是唯一的一條歸路,絕沒有後悔和退卻的餘地;而在這條生命學習的道路上行走,受持「以關懷眾生思想為出發點」的菩薩戒,它是引導我們可以穩當乘坐上「大乘法船」的指南針,可以載著我們駛向避風港──讓我們安全地回到溫暖可靠的家,進而行著自他雙利的菩薩道、發揚光大「自家摩尼寶珠」無限的曠世奇珍而邁向成佛之道。如今受戒的時日愈久,益發覺得過往的我多所荒癈時日、當迷途羔羊難以計數了,如今更是堅信自己明智的抉擇──學佛要依止「菩薩戒的戒體」才能進而打開佛法的甘露門,乘大法船遊生死海。

一般人所以不敢受五戒乃至菩薩戒,除了福德因緣不夠之外,其實並未真正了解菩薩戒的戒相及精神所在;因為在五欲紅塵中打滾久了,隨心所欲養成了許多不良的習性無法警覺,一旦意識覺知心隨著習氣性障而走,難免妄念紛飛心神散亂,認為自由自在無所拘束才是享受人生,害怕受戒以後身心被繫縛不得自在,或者害怕受戒之後不小心違犯而恐懼;殊不知真能持守戒律,心地自然清淨,雖然沒有刻意持守戒律也自然不違越,又因持戒莊嚴故,護法善神吉祥擁護,修行容易上路。

當我們歸依三寶並且同時受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能受持五戒而嚴持不犯,捨報之後可以保住人身,來世繼續受生人間,不會失去人身,這是多麼可貴啊!因為人身難得,就如同一隻盲龜在茫茫大海中,欲鑽出一塊浮木的小孔而探出頭來呼吸一般,是如此的艱難,受持五戒是保住人身的護身符。如果想要往生天界,除了受持五戒不犯以外,還要加修十善業道,也就是身三業:不殺、不盜、不邪淫。口四業:不妄語、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意三業:不貪、不瞋、不癡。若能在受持五戒之外又加修十善業,將來捨報便可往生天界享天福;不過,天福若享盡了仍會受惡業之報而下墮三途,所以菩薩是當有天人之福,但當知升天對於生命的修學並不究竟,尤其若升到長壽天無佛法處,不得修梵行,所以才說對於升天之想還是謹慎為妙。菩薩戒的十重戒則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沽酒、不故瞋、不故慳、不口說四眾過、不謗三寶、不自讚毀他,還有許多輕戒也都必須嚴格持守;菩薩戒總攝為三個心地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總而言之在攝心為戒,端看一切行中是否有利於眾生,再從戒律的精神來持守就不至於滯礙難行。

在成佛之道的極漫長極遙遠的路途中,每個人都必須受持菩薩戒,因為菩薩戒乃是千佛大戒,沒有不受持菩薩戒而能成佛的;學佛的道路上歧路紛擾異常艱險,每個人都必需「攝心為戒」顫顫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來依止菩薩戒,每位佛弟子都須將菩薩戒的受持當作一帖護身符──『「菩薩戒有受法而無捨法;有犯不失,盡未來際。……其受戒者,入諸佛界菩薩數中,超過三劫生死之苦,是故應受。有而犯者勝無不犯:「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阿含經》卷2

『爾時,世尊告諸清信士曰: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