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貼文:

「剛剛看了公視的『爸媽囧很大』 第299囧,我的心得:男女要結婚,要有共同目標。

若是女方,只想找個有錢男人,讓他來養才來結婚,這樣的婚姻,容易離婚。

就像想要有個學佛家庭,男女在交往時,就要時常分享佛法心得、一起在道場做義工、互相關心,而不是只是單方面在付出。

若祇是單方面付出,而另一方認為對方的付出是理所當然,不放在心裡,甚至認為『我又沒有叫他對我付出』這樣想法。

未來即使是因為長輩說:那位付出的人很好,而結婚,恐怕婚姻也無法持久。

這是目前我看這個節目的想法。

若有所偏,未來再聽聽其他人看法,再來修正自己的觀念。」

 

甲:學佛、義工或做其他東西一直都是孤獨的,我很少有什麼集體參與的感覺或期望,所以也不會有太大的失落感。至於分享想法或付出關心,都是在對方有後續意願的話才繼續。時間總是有限的嘛!

 

貼文者:學佛、義工或做其他東西一直都是孤獨的==>這是講堂的風格:不攀緣。
若是其他道場,可能就不太一樣了。

所以要成立學佛家庭,可能去別的道場去找會比較快,若在講堂找,似乎不太容易。

 

甲:我可以聊的東西還算廣,所以就算朋友或伴侶不談佛法也無所謂。只要不強迫我吃肉就行了~ 哈哈


貼文者:這不錯,師兄很健談,可以廣結善緣。

我則是從小話就很少,所以想不出什麼話來跟人聊天,時常聊到最後,就沒話說了。
大概我往昔前幾世,都是修聲聞法吧?

 

:反正我不是那麼介意分享或付出這類層面的問題,對我來說,朋友或伴侶能否互補或對等相伴,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能否引發與加強彼此好的一面,才是真正的同修道友。內心光明善良是很重要的。 :)

我不是健談,而是好奇心強,自然就多聞。然而真正的健談其實不是多聞,而是願意傾聽別人說話。 :)


貼文者:能否引發與加強彼此好的一面==>這應該是要看師兄的修為。

例如:能將怨憎會苦、愛別離苦,轉成逆增上緣。

而不是在朋友或伴侶,來引發與加強彼此好的一面。

只是由於我們往昔的習氣,不太容易將怨憎會苦、愛別離苦轉成逆增上緣,我是說我,我還在學習中,目前我的方式幾乎都是用逃避。

 

:直心真誠就是光明,調柔慈悲就是善良。所有人都具備其中一、二,只是程度深淺不同。

這樣想就太累了,別人會不會改變、要不要改變,不是我們自己能掌控的,也不一定是這一輩子就能轉易的。做我們範圍內可以做的就好。 :)

 

貼文者:師兄可能誤會我說的『將怨憎會苦、愛別離苦轉成逆增上緣』是要改變他人的言行舉止。
我的意思是改變自己對於我們對人事物衡量標準的執著性。

 

:歐那是我誤會了~ sorry ^^a
菩薩說的很對。但關於「怨憎會」,懺悔是一定要的,但除此之外,我是能逃就逃~ XD
不能留在那裡讓對方引發更多的種子造下更大的惡業。
 :)

愛別離苦的話,不要有太多的愛就好了,這比較單純一點。

:以 在下目前來講 男女之間的情慾執著 並不重要 自然就無情執

 

: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太一樣,對我來說,男女之間的情慾執著對我的影響還是很大的,確認這個事實、接受自己的弱點或不完美,才能跨出改善的第一步。 :)


:在下會這樣想 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 在下目前一事無成 連讓自己溫飽都有問題了 怎敢去想, 第二 現在的女人 大都是超級現實的不參與過程 只想享受現成的 因此也不敢指望

:哈哈~ 如果遇到能引發師兄習氣種子的人,就會了解其中的可怕了~ XD

:ㄏㄏ

:在下七年前 21歲時 曾有機會與一位女子發展 但後來在下發覺 此女心機頗重讓在下感到不爽 發了脾氣 就沒了


:人在習氣身不由己(不由如理做意的自己)

所以平常要多拜佛、觀行與閱讀大善知識 平實導師的法寶。 :)


:不過 在下一點也不後悔 要是真的交往下去 能像現在如此自由嗎

.....更正一下 7年前 在下是19歲 幹 我是怎麼算的.....


 

:人有錯蹄馬有失手,吃芝麻燒餅沒有不掉芝麻的 :)

 

:突然 把自己算老了 在下是74年次 未滿生日

再過四年 就要忘記自己幾歲了

話說回來 您是否有發覺不管是男女交往還是朋友相處 有時是一種 奇毛子的感覺 有時我们並不特意要求有等價關係 但覺得對方不錯會很願意幫忙或分享好康的

再說難聽一點 現今許多男女交往是抱持一種等價的 交易性的心態 講白一點 女方提供肉體 男方付出金錢物質 各取所需


:那也是過去世的因緣。在人群中總會有幾個特別引起自己的注意 :)

別這麼說,現在女生也很會賺錢。這個世界對女性的壓迫很大。


26歲的菩薩,很年輕就接觸正法了哦,讚哦,話說末學一過三字頭大關後,也已經懶的理年紀了,人壽頂多百歲,四天王天過一天而已,人間再年輕的也變老人了,所以,護持正法要緊

 

:在下國三時就接觸導師的書籍 只是一直混 混到現在...= =

:菩薩們這樣的對談,引發出不少好的觀念,很生活化的佛法,所以擬轉貼於部落格與人分享一些正確的觀念,請問各位不介意吧?阿彌陀佛

:佛法不離生活


:很喜歡這句話:

「然而真正的健談其實不是多聞,而是願意傾聽別人說話。」

 

:聽別人說話,給別人安慰,菩薩應當如此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itent 的頭像
    penitent

    華嚴聖境故人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