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5/98
宗通與說通第98集
由 正緯老師開示:天台宗(二)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繼續來跟大家介紹天台宗。上次跟大家談到天台宗智顗大師的天台宗的思想,首先就是關於判教的部分。上次我們介紹過他的「五時八教」,那八教的部分又以其中的化法四教比較特別,也就是所謂的藏、通、別、圓。
那上一次我們在講最後的時候,也講到圓教,圓教在智顗大師的看法裏面,圓教就是化度最上利根的人。他同樣以中道佛性為真理,他的體會的方式是所謂的「圓頓入中」。所以我們如果把圓教跟別教兩者放在一起比較的話,我們可以發現,智顗大師認為:別教是要經過一次又一次的體會、一次又一次的體悟,才能夠領會到中道佛性;而圓教就是直接剎那時就已經可以領會到中道佛性了。這個是智顗大師在別教跟圓教中間,他所界定的差別。當然就是說,我們在還沒有看裏面的這個道理之前,我們直接看所謂的別教跟圓教差別的時候,那圓教呢,圓教看起來按照智顗大師的文字上的意思,應該就頓時頓悟就可以入到中道佛性,並且智顗大師又是以中道佛性作為修行的最高的目標;所以這樣看起來,就會變成是凡是圓教所化者,從圓教修習者,似乎就可以當下就成就了究竟的果位。
這個當然就是後來有衍生了許許多多的這些說法,或者是說一些過患。比方說有人就會說,圓教,修習圓教的人一生就有機會可以頓超十地。各位菩薩聽到這樣的說法的時候,應該會覺得似曾相識,因為在近代的藏傳佛教裏面也常常在說:只要按照密教的道理去修行,有些是說按照那樣修行七日便能成佛;有些說到一生就能夠頓超十地而成佛。那這些都是他的思想的緣起處,可以說都跟我們講智顗大師的這個圓教的思想,多少有一些的關聯。
(中略)
再來「圓教」的部分。圓教其實裏面最重要的道理,就是要瞭解到所謂的「六即佛」的道理。因為在智顗大師原先的說法裏面的話,會覺得說圓教部分是圓頓入中,也就是說直截了當的就悟到了;反而,如果我們按照我們剛才一路說的道理來看,反而在別教菩薩的每一關的證悟,其實都比較符合智顗大師所謂的「圓頓入中」的模式。所以在這裏我們應該要跟大家強調的是,所謂的圓教的這個修行,其實應該用六即佛來看。這個六即佛的內容就是理即、名字、觀行、相似、分證跟究竟即佛。
「理即佛」指的就是一般的凡夫眾生,它的意思就是說,眾生的身中都有跟佛如來一樣的如來藏存在,所以說按照道理來講,眾生就是佛,這就是理即佛。「名字即佛」指的是,眾生初初接觸佛法,而了知自己原來自己的身上就有如來藏,所以這個叫名字即佛。「觀行即佛」指的就是,我們佛弟子接觸佛法之後,知道自己本身有佛的體性,然後再按照善知識的指導一路作觀行;這個觀行的期間,越作觀行越深信有自性法身,這個其實就是大乘別教的六住位之前,叫作觀行即佛。那「相似即佛」呢,從「相似」這個字眼就意思約略我們就可以了知,這個指的就是七住菩薩明心開始;那七住菩薩明心因為就是證悟了真心如來藏,而這個真心如來藏,不管我們從總相智、別相智,乃至於入地之後所修的層層的種智,其實都不會離開真心如來藏;所以按照這個道理來講,我們從七住位開始所證到的真心如來藏的總相,其實就已經是跟佛有相似之處了,所以叫作相似即佛。我們說,真正的對於真如佛性有真正的證悟瞭解,那還是要到初地入地之後;所以把初地到最後身菩薩的位階,把它叫作「分證即佛」,也就是分分去證,分分去證真如——真心如來藏的種種的智慧。最後當然就是「究竟即佛」,也就是最後已經成佛了。有「六即佛」。
那我們回頭來看呢,我們說之前在看到智顗大師在講圓教的時候曾經講到說,圓教的話是「圓頓入中」,這個後來產生了一些的後患,也就是往往有一些的修行人都覺得說圓教是可以走捷徑的;更是有後世的藏傳佛敎、西藏密宗的學人往往覺得說,密宗的這些密法是無上的大法,只要修習了之後,就可以一生頓超十地、一生成佛;乃至於說修行了什麼特別法門之後,七日就可以成佛了。為了要確實能夠挽救這樣的過患,所以我們提出說,在圓教的部分的觀行,應該請大家要注意到有六即佛的方式。按照六即佛的方式,可以說最後只有究竟成佛才是真正的成佛,其他的五項即佛的方式都還落在菩薩的這個位階的修行裏面。這是關於圓教的部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