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 – 2012年12月25日 上午9:00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念42年恩情 豬哥亮聞楊登魁死訊淚崩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經》卷2


 佛言:「其人恩愛之著,別離則憂,啼泣悲哀,憂惱之患,合會有離,適有所愛,必致惱患。」(CBETA, T03, no. 154, p. 80, c22-23)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朋友寄來了一篇「至愛……都是過客,只能陪你一程」的文章,文中大意說到:不管身為父母的多麼疼愛子孫,竭盡所能無微不至地為孩子遮風檔雨;身為子女的多麼孝順父母希望父母長命百歲,晨昏定省虛寒問暖奉侍父母;夫妻之間彼此心心相印恩愛無比,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般的難割難捨;朋友之間彼此情義相挺擁有兩肋插刀情誼;縱然我們擁有這麼多的至愛,但是不可諱言的,我們都是穿插在別人生活中的片段,只是別人生命中的過客,永遠注定只能陪人走一程。」
看了這篇遠方友人捎來的信箋,不禁感到世人「求不得苦」與「愛別離苦」的感傷與淒涼悲情,這也是我們長久以來對人生的無常苦感到無限的感慨處,在生命中因於所曾擁有的愛無法持久,備嘗其苦;但是因對於愛的執著,若無法達到想追求的愛就産生了恨,因為「愛與恨」是一體兩面的,因恨相看兩厭或終究分手的「厭憎會苦」更是難以言喻的苦到心坎裡,我們在世俗上生活無時無刻不被錯縱複雜的愛恨交織腐蝕著,不知何時才能夠不被繫縛而獲得解脫?

為了回報這位不停在慈濟做善事的朋友,就回了一封信給她: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平實導師在書中開示說:在〈念佛圓通章〉的全文之中,並沒有一個地方曾提到這個法門是持名唸佛,全部都說明是「憶佛、念佛」;這個無相念佛的法門是先從意識的理解,然後由意識覺知心來憶念、想念某一尊佛菩薩;等到意識以無相之淨念想念佛菩薩習慣以後,後來就會直接由意根練成習慣,無相念佛的清淨念就會相繼不斷,稱為「淨念相繼」。這是直接由心念入手來修練,不是由舌根口唸再由耳根心聽以後,才辛苦再轉入意根來念佛,而是直接從意根裡的想念來入手憶念某一尊佛。如同直接想念遠在祖國故鄉的母親一般用憶的方式,而不是藉著口唸母親名字的方法來憶念母親;依照這個方法,以「憶」的方式來想著佛、念著佛時,就不會有名字,也不會有佛的身形法相,就成為無念的念佛了。這樣的清淨「念」之中是沒有所念的佛的名號、聲音、色像的。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