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6/6282-a26_055
由 正光老師開示
接下來談第二點,不能悟入佛菩提的人,他一定是福德欠缺的人。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有兩個很重要的資糧,那就是福德及智慧。福德的部分,需要長久的時間培植才能成就的;智慧的部分,只要福德圓滿具足,就可以遇到真善知識教導而成就;所以,就福德與智慧這兩者相對而言,福德不僅是智慧的基礎,而且也是較難培植的,這可用人天乘、二乘及菩薩乘來說明。在人天乘的部分,如果想要保住來世的人身,則要持五戒;如果想要生天,則須修十善業乃至於修禪定;但是不論是持五戒、修十善業,或者是修禪定,都與福德有關。
對於人天善法,仍然不離生死,而有意願想離開生死的眾生,才開始修二乘法。請問:「在人天乘尚且需要修集福德,更何況是上於人天乘的二乘,難道不是更需要福德來莊嚴嗎?」所以 佛於說明【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不淨、上漏為患、出要為上】(《長阿含經》卷20)之後,觀察此眾生能不能接受這樣的觀念?以及有沒有出離三界生死的意願?如果沒有,佛就讓這位眾生繼續去培植福德;如果有,佛知道這位眾生堪能受教,於是開示聲聞乘的四聖諦等法,讓這位眾生得法眼淨——也就是證得聲聞初果,乃至於證得四果的阿羅漢。這告訴大眾:要證得聲聞初果乃至於四果,都需要有福德來莊嚴。所以 佛才會在《優婆塞戒經》卷5曾開示「布施給須陀洹,乃至於布施給佛,得無量報」,顯然初果人已有無量福德來莊嚴。聲聞乘既如是,緣覺乘亦復如是,也需要有福德來莊嚴。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