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30貼 0404貼  13(破密)正咒驅趕邪魔、邪神2-2.jpg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9/4153-a19_005

第005集

佛國品(二)

 正雯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門——空性中道真實義」,我們繼續來談〈佛國品〉的內容。

「悉已清淨永離蓋纏」(《維摩詰所說經》卷1)是說:這些菩薩都已經清淨了,永遠離開五蓋的纏縛。一般人處在人間境界中,總是沒有辦法離開五欲——財色名食睡;但是菩薩不然,他們在十方世界或在人間,雖然和眾生一樣處於五欲當中,但是卻不會被五欲所纏縛、所障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是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所以說不可思議。

「心常安住無礙解脫」(《維摩詰所說經》卷1),這些菩薩們常常安住於沒有障礙的解脫境界中。阿羅漢的解脫是一定要斷思惑的,不斷思惑就沒有解脫;菩薩不然,菩薩不斷思惑就有解脫,這是阿羅漢無法想像的。譬如初地開始到七地的菩薩都可以斷盡思惑,但都是留惑潤生,故意保留最後一分思惑,來滋潤未來世重新再受生的種子,這叫作留惑潤生;但是八地以上的菩薩是連最後一分思惑也斷盡,卻可以不必像阿羅漢一樣入無餘涅槃,這也叫作無障礙的解脫。

「念定總持辯才不斷」(《維摩詰所說經》卷1),念力和定力以及總持,再加上辯才,菩薩有這四個法永不斷絕。這部《維摩詰經》,未證悟的人最好是少說、少註解。這裡所講的「念」,不是正念、清淨念,那都不對,這裡講的念是指念力的修證。念就是對於所曾經歷的事、所曾聞熏或實證的法,能記持不忘,這叫作念力。是屬於五根、五力中的念根與念力,這是在講念心所法有沒有具足的意思。這三萬兩千位菩薩們的念力不會斷絕,也就是說,凡是耳聞過的法,他們都不會忘記,念力成就了。定力也不會斷絕,也就是說,他們在佛菩提道上的決定性,也都不曾中斷過;對於所聞甚深微妙之法的決定心,也都不曾中斷過。

「總持」又稱為咒。咒不是指密宗喇嘛一天到晚在唸的那些咒;咒本來是總持的意思,也就是說,把種種三乘菩提法加以貫串而持住它。咒其實就像是端午節綁粽子的繩子;繩子一頭綁在一起,另一頭綁粽子;把這一頭的繩團拉起來時,整串粽子就跟著拉起來了;所以一串粽子的總持,就是那些繩子會合綁起來的地方,就是粽子的總持。佛法也是一樣,用許多的名相把各部經編成一首偈,或者編成一串比較順口的文字,容易記憶,這樣編起來的偈或者頌就是總持。如果有人唱唸這個總持,那諸天、諸護法神,譬如已經歸依三寶的四王天的夜叉、羅剎,種種歸依三寶的鬼神都會擁護你,使你能把佛法繼續流傳不絕,所以唸咒可以得平安的原因就在這裡。若是想要驅趕邪魔、邪神,也可以唸咒,正法的咒唸出來以後,諸護法神、天龍八部就來了,那些邪神、邪魔就只好遠離了。密宗祖師呢,他們就編出一些他們自己的咒,那些咒也可以請得一些鬼神來護持他們,不過都是一些不曾歸依三寶的山精鬼魅等低層次的鬼神,那就是藏密所編出來的咒。

我們佛法中的咒就是總持的意思,像《阿含經》中也有許多的總持,在每幾部經之前就會把它寫出來;所以總持就是把佛法編成偈頌,容易記憶的意思。這三萬兩千位的菩薩們總持不斷,也就是說,他們能記住一切佛法的總持,記住全部佛法的綱要。並且「辯才不斷」,所以凡是外道或天魔波旬來了,也都無法向這三萬兩千位菩薩們挑戰。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及方便力無不具足」(《維摩詰所說經》卷1),這些菩薩們精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波羅蜜,並且還精通於種種善巧方便,已經具足六度與方便力了,所以外道與天魔都無法前來挑戰。為什麼呢?因為布施波羅蜜經過無量劫修行以後,福德變得很廣大;持戒和忍辱透過精進修行無量劫以後,福德也變得很廣大,因此而有大威德。在天法界,不論哪一層天的法界,福德廣大時就沒有天人、天主敢來挑戰,因為天界的定律,就是福德小的天人要服從福德大的天人,所以十方諸天法界的威德力,都是靠福德來顯現的。如果是到了色界天,跟欲界天又有不同,那就看你所修的福德加上禪定證量的高低,來決定福德的大小。而菩薩禪定也有具足的時候,加上布施、持戒、忍辱的精進修行以後,諸天天主都不敢正眼相看,見了菩薩時都只能低下頭來看菩薩,因為福德遠遠不如菩薩們。又加上菩薩有智慧的證量,連阿羅漢都無法對談,何況諸天天主呢?而且菩薩又有方便善巧的威德力,所以眾生們都必須要恭敬來對待;在天法界如是,在人間也如是,只有愚癡的眾生才會對菩薩輕視。

有一些人喜歡投機取巧去打聽密意,這樣反而吃虧。凡是打聽來的,不是自己參究出來的,念力起不來,般若智慧就無法通達,去參加禪三時進了小參室,明明知道是什麼,可是絕大部分都考不過去。因為,平實導師有各種方便力加以勘驗,凡是探聽來的,一定會被淘汰掉;淘汰掉以後,回去只好自己努力參禪,好好親證觀行,體驗過了,下次才可能考得過去,先問出密意來仍然沒有用。反而是有的人參加禪三之前並不知道密意,只是照我們所講的知見與行門努力去學、努力去參,是參加禪三才參出來的,經過 平實導師用佛法洗衣機,把他左搓右揉、上沖下洗,始終是搓不了他、沖不了他,他還是硬闖出來,這樣智慧就不一樣了,他的受用就會很大,這就是一把好手。因為對這些破參的人,要攝受他們永不退轉,要用種種方法、施設種種方便。因為任何一個破參的人退失了,都是眾生的大損失,所以我們必須這樣作,這個就是菩薩的方便力。這三萬兩千位菩薩的方便力,那更是不得了,因為他們連七地菩薩的方便波羅蜜也具足了,這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逮無所得不起法忍,已能隨順轉不退輪」(《維摩詰所說經》卷1)。「逮」就是抓住,或是到達;到達無所得的境界了,於無所得的境界中具有不生起諸法的忍力。諸法不起就是無生,不會再生起了,所以不起法忍就是無生法忍。無生法忍至少要到初地オ能證得,就是親證法無我,已經分證了。而且這些菩薩們能夠「隨順眾生心而轉不退法輪」,換句話說,能夠善於為眾生講解不退轉法輪。不退轉法輪是包括三乘菩提在內的,大乘法不僅能攝受二乘根性於解脫道永不退失;對於菩薩種性者,也能攝受他們不退轉於大乘佛菩提,使他們不會退回二乘法。

「善解法相,知眾生根,蓋諸大眾得無所畏。」(《維摩詰所說經》卷1)。「法相」不是指佛法的名相,而是指諸法的相貌。法相唯識宗,自古以來就一直常常被誤會,但是於今更為嚴重。法相唯識宗的意思,是說諸法的相貌其實都唯八識心王之所現起。專講「諸法相貌全都唯有八識心王所生起」的宗派,就叫作法相唯識宗。所以法相唯識宗的法,一定是函蓋二乘法以及大乘般若、一切種智的法,才能稱為法相唯識宗。但是演變到今天,有些所謂的唯識學專家,卻說一切佛法的名相都是虛妄的,意謂都是意識想像、施設出來的,說這樣叫作法相唯識,於是就把唯識宗定位為虛妄唯識,或者是定位為法相宗,這真是誤會得太離譜了!

法相唯識宗如果要簡稱,其實應該簡稱為唯識宗,而不應該簡稱為法相宗,因為所顯示的諸法是唯識所生,而且是唯由八識心王來顯示一切世、出世間法,出生及顯示一切有漏、無漏法:一切有為、無為法,都是唯如來藏所生、所顯現。所以,法相唯識宗說的唯識學是有兩門的:虛妄唯識門以及真實唯識門。「虛妄唯識門」講的是七轉識輾轉出生三界一切法,「真實唯識門」是說如來藏識真實存在,並且出生七轉識,也出生三界一切法,但都是虛妄法;所以,法相與唯識的真實意思,大家都應該善於了知。所以,諸法的生起與壞滅都不離如來藏識,這些大菩薩們都是善於瞭解,並且深入地解知一切諸法的法相,由於這樣證解的緣故,所以「知眾生根」,能了知眾生的根性,所以能因材施教,而且有教無類。

所以,如果有人要來學解脫道,我們就給他解脫道,這就是譬如他想要黃銅。如果有人要學佛菩提道,我們就給他佛菩提道——黃金;所以他若只想要明心就好,我們就幫他明心,那就是給他金塊。如果他還想要眼見佛性,我們就給他眼見佛性,那就好像打造一條精緻的金龍給他,不只是粗糙的金塊而已。如果有人想要證得初地的無生法忍,就譬如想要一個黃金打造的別墅,我們也給他。如果有人想要更妙的法,這就譬如是想要一個黃金打造的金碧輝煌的宮殿,我們也給他,就看他有沒有能力得。如果有人說:「我不必要這一些,我只要來聽一聽就好了,我只要熏習就好。」那就好像是一些鐵器,我們也給他。如果有人來這裡只是要種福田,不想實證妙義,那就是說要一些石頭回家玩賞一下,我們也給他。那有人說:「來這裡聽一聽,我回去就毀謗你。」我們也接受,他來聽也沒有關係,那就是說他想要的只是老鼠屎,我們也給他。事實上,我們給的都是黃金,但是業力與福德的緣故,使得各人得到的都不相同,福薄業障重的人,黃金到了他手裡就變成老鼠屎;所以,我們這裡什麼都有,我們什麼都給。

而且《維摩詰經》這一部經,不是隨隨便便能亂講的,沒有證得如來藏也敢講,諸天、菩薩們聽了都會笑壞了。人家是講得好,用來護持正法而名聞十方,他卻是講得讓諸天以及菩薩們,聽了笑掉大牙而名聞十方;一旦講完了,在天界流傳是很快的,不必十分鐘,十方天界都知道了,並不是只有娑婆世界的百億諸天知道;這些大菩薩們可以十方世界來來去去,原因就是因為有大神通,所以消息流通無礙。

「功德智慧以修其心,相好嚴身色像第一,捨諸世間所有飾好,名稱高遠踰於須彌。」(《維摩詰所說經》卷1)這些菩薩以功德和智慧來修正自己的心,功德是在世間和出世間法的證量中產生的,他們不但有福德,還有功德;福德則是屬於世間的有為法,但功德是自己的受用境界,並且有智慧,來修正自己的心行,越來越清淨、越來越有智慧。這些大菩薩們的身相,不是一般人所能知道的,以這種相好來莊嚴他們的色身,這樣的色像是諸天天主所不能及。世間人都喜歡把自己的身像作許多的莊嚴,所以天人都有許多的莊嚴,從寶髻、瓔珞、臂釧、佩玉以及腳下的輪寶莊嚴,這是天人的異熟果報。

菩薩如果示現在天界,一樣會有這些,但都會比天人更莊嚴,不然天人就不恭敬了,心裡說:「你比我差。」就不來聽法了,所以菩薩的示現因人而異。實際上菩薩需要那些瓔珞嗎?並不需要!菩薩以什麼為瓔珞?以布施、持戒……乃至般若等種種淨行作為瓔珞,不是以表相莊嚴當作瓔珞。但若示現到天界去,還是得要具足這些天界中的世間法,並且要比他們漂亮、殊勝、高貴,他們才會信受;眾生都是這樣,都要看表相。但菩薩們自身對於世間的所有裝飾的好樂,其實都已經斷除了,而他示現給眾生看的莊嚴,是為了攝受眾生,不是自己喜歡而貪著的。

菩薩從來不以這些世俗法來莊嚴自己,而以戒、定、慧、解脫、解脱知見等五分法身來莊嚴,不然就是二乘菩提戒定慧上的證量,那才是能夠真正莊嚴我們的;我們應該以這些來作為瓔珞配戴,而不是在表相法上面去作。不是花大筆的錢去蒐羅最高等的琥珀、蜜蠟,做成幾百萬台幣的念珠,掛在身上莊嚴自己;或是去西藏,向一些西藏老婆婆或出家人求購所謂的祖傳西藏天珠,一串要價幾十萬到幾百萬,其實那個都是台灣的產品賣到那裡去,再轉買回來,這都是台灣的工藝品啊!卻有很多人花大錢去買,這是沒有智慧的作法。所以真正的菩薩,捨諸世間所有裝飾的愛好,他根本不想在這上面用心,這些大菩薩們都是這樣子。因為這些菩薩們有這樣的證德,所以名稱是在十方世界中流傳著的,須彌山比起這些菩薩們的名聲,就算不了什麼了。

「深信堅固猶若金剛」(《維摩詰所說經》卷1),是說對於三寶的信心是非常深刻的,在菩薩心中是牢不可拔的。對於三寶的信心是指什麼呢?十方諸佛是佛寶,為什麼佛稱之為寶?因為具足世、出世間法,而且圓滿了,所以稱之為佛寶。法寶是什麼呢?法寶不是單指解脫道。傳到現在末法時,一般都說:解脫道的法就是法寶,學佛就是要修證解脫。其實不然,解脫只是佛法中的副產品而已,真正的佛法是法界實相的法,這個才是真佛法、真解脫;二乘涅槃只是法界實相中很小的局部而已,所以佛菩提才是真正的法寶。所以歸依法寶,我們大乘法中不歸依二乘解脫道的法,而是歸依佛菩提的法。

歸依僧寶也是一樣,當作如是觀。因為大乘法中的僧寶,不管你出家、不出家,也不管男身或女身,只看你證量的高低。所以崇隆表相三寶的事只有在人間有,這就是有位法師所要強調的地方,所以他提倡人間佛教,以男身出家為貴,比丘尼次之,在家二眾則只有言聽計從的分,這就是目前的台灣佛教界。太虛法師主張人生佛教,因為我們在人間就是以人身一生為本。可是不能像這位法師,把佛教侷限在人間,因為佛教不只在人間存在,鬼道有,天道也有;不只在娑婆,十方世界都有。而且諸位要有正確的認知:如果你歸依的是二乘的聖僧,你所學的法就以二乘的解脫道為主,不牽涉大乘的佛菩提道,那你永遠無法成佛了。所以我們歸依的是大乘法中的賢聖,不歸依二乘聖僧。二乘聖僧來了,我們照樣供養,但不歸依他,因為他不是大乘法中的勝義僧寶,不懂實相般若;因此,無論出家、在家、男身、女身、人身、天身,大乘法中證道的全體賢聖,就是我們所要歸依的僧寶。

要對於大乘三寶生起深信,這個信心要很堅固,猶如金剛一樣,否則不免有一天被某人一講,就退回二乘菩提去了,這就與佛菩提道這個成佛之道永遠絕緣,那不是很可惜嗎?那也是未來無量世的眾生損失,但這些三萬兩千位菩薩們,卻都是深信堅固猶若金剛的。

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就為大家演述到這裡。

敬祝大家:身心康泰、學法無礙、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itent 的頭像
    penitent

    華嚴聖境故人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