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聽得藏傳佛教中有所謂「明妃」,一時間還以為,那一段被掩埋在大漠裡的歷史傷痕,居然一路星搖斗顫地撕裂到了高原雪域。「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詩人眼底筆下的淡淡愁緒,和稗官野史裡的不盡哀婉,總在向晚傷逝時分,一再掏洗著世間那些聽得見,或是聽不見的喟嘆。
眾所周知的「明妃」,是西漢元帝時期的王昭君,據《漢書·元帝紀》和《西京雜記》所載:王昭君,西漢南昭秭歸(今屬湖北)人,名嬙。晉時為避司馬昭諱,所以被稱為明君或「明妃」。
17歲的王嬙被選入宮中,漢元帝是按畫工的畫像選宮女的,為了能被皇上召幸,深居後宮的宮女們,都不惜花費重金賄賂畫工。王昭君初入宮廷,一來不懂這些規矩,二來自恃天生美貌,非但不買畫工的賬,反而出語譏諷。畫工毛延壽便把那丹青點到了她的臉上。昭君居然因此而苦守了不知多少時光。
這時,恰好匈奴呼韓邪單于來朝,要與漢人和親。王昭君久居深宮,覺得面見聖上無望,積怨甚深,便主動要求離漢宮去匈奴。漢元帝原想她毫無姿色,因此同意了她的要求。到了呼韓邪單于與昭君離開的那一天,漢元帝見昭君豐容盛飾,美冠漢宮,不禁大吃一驚。他本想留下她,可是怕與人失信,只好忍痛割愛,讓昭君出塞和親。據傳,後來漢元帝大為惱火,想要殺掉毛延壽等畫工。
正史中記載,王昭君出塞和親之後,對漢邊疆的安寧確實有助益,還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從此,漢匈關係和睦,有六十多年沒有發生戰爭,說明這樁政治聯姻對於漢匈外交的確起了積極的作用。
對於昭君,我們有太多歷史的憧憬與遐想,彷彿她就是從牆上立軸中走出來的仙子;她的美麗與哀愁,裱褙著思古幽情所幻化的煙靄,總是飄飄渺渺地怦撞著人們的浪漫情懷。但是說到藏傳佛教的「明妃」,就全然是另外的一樁心靈波動了。與其說那是「怦然心動」倒不如說是「轟然震駭」,因為沿著這個名相眼見耳聞的,居然是這樣的描述:
密宗男性行者欲修此(雙身)法者,須先選擇具相之女,此女謂「明妃」……
原來如此!這樣的「明妃」可是引不起太多「思古幽情」與「浪漫情懷」的。
如何選擇具相之女人為明妃?薩加派如是說:《寅一、具獸女……。寅二、具螺女……。寅三、具象女……。寅四、具紋女……。寅五、眾相女……。此外亦有位具蓮女種性者……》
宗喀巴所云:《明妃顏殊妙,年可十五六,香花善莊嚴,欲樂於壇中……》
這是說,選擇「明妃」,著重在女性的不同個性,及不同的性器官,來體會
諸女人在樂空雙運時之種性不同,及體會過程中所產生的差異。一般而言,明妃皆須美麗大方,宗喀巴也是這樣主張的;但是「那洛六法」則不擇美醜,只看性器官是否合乎條件。
然今密宗上師之與異性弟子和修雙身法者,已經浮濫至極……皆是貪圖他人之男女色,而以即身成佛之雙身法作為藉口而已。
有些宗派甚至可將母、姊、女,作為瑜伽母,而共同和修雙身法……
為修樂空無上瑜伽,乃至畜生女亦可用之……
為求其樂之現行,以便修樂空不二、樂空雙運,乃至女屍與女鬼亦可用之……
原來藏傳佛教中的「明妃」,並不是歷史或現實中一位特定的個人,她算是一種身份,一攤任務;一個為了修行雙身法而施設的功能性職稱。換句話說,「明妃」可能是某些人(或是其他),抑或是一群人(或是其他),然而從密宗的發展史來看,她們又是長河一般蜿蜒千載的胭脂隊伍;揮著粉汗,走向曠遠煙塵與人們的遺忘;也許,還揮著梨花之淚。
明妃的「明」字,若要聯想,通常是智慧的代稱。以王昭君來說,入宮前千挑百選,已非凡俗的美麗與聰慧,出塞後常引琵琶,足見工巧、音律通達,當得起一個「明」字。而藏傳佛教的的眾明妃們,運用的功能器官不是心智大腦,而是淫道「蓮花」,所以不得而見其「高明」之所在。
而這「妃」字,本是王寵,亦堪為福德的象徵。昭君和番,不得無銜,因此漢元帝賜了個「公主」的榮銜;嫁入匈奴,更被冊封為「甯胡閼氏(ㄧㄢㄓ)」,幾近於匈奴國母,備極榮寵,自然當得起這「妃」字了。而藏傳佛教的眾明妃們,或資深、或新進,莫不藏頭躲臉,不敢見人。從未見史冊上記載哪一位「明妃」的功過傳奇,或是經論上讚歎哪一位「明妃」修成了「佛」?可知一斑。「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自身都非己有,哪還論什麼福德?
總之,一個是「御點欽賜」,皇恩國禮,明媒正娶的跨國聯姻,而且還有「上國衣冠」之榮,「冕旒相伴」之寵,與千端莊嚴的場景;另一群則僭稱是「僧挑佛選」,師雨徒露,灌而頂之的跨身聯誼,而且只剩「下裙盡褫」之羞,「泥塵滾裹」之辱,與萬般狼狽的畫面。不禁令人浩歎,二者的福德智慧、因緣際遇判若天淵,相去何可以道里計?
然而回心一想,這二者的形象、命運,卻又有相當的共通之處:
首先,二者都是美女。昭君的美,不在話下,民間昭君和番的故事中早有「平沙落雁」的傳說:昭君初至匈奴時,每日都因思鄉而落淚,南飛的大雁因為驚於她的美貌,竟自動飛下來替她帶了家書回鄉。這也正是形容女子國色天香的美貌時,所用成語「沈魚落雁」,其中「落雁」典故的由來。
而藏傳佛教的「明妃」,雖也是精挑細選,細皮白肉的可人兒,但畢竟因為籌選的層級不同,功能目的也不同,所挑選的多以冶艷媱騷為主,為的是能激起情慾,滿足喇嘛雙修的需求,如此一來只是純然是「工具化」的存在,也沒有任何感人的佳話流傳,相形之下不免落於下乘矣。
其次,二者均為身若禁臠,心不自在,都是男人世界裡的犧牲品。只不過一個明擺著是政治外交的籌碼,另一個卻暗地裡是宗教邪術的祭獻;一個尚可以在塞外母儀一方,另一個卻只能不見天日備用一旁。
再者,二者都不幸成為「亂倫雜交」的當事人。昭君的委屈,出於歷史的偶然與無奈:當呼韓邪單于去世,按照匈奴當地的風俗,昭君必須改嫁給單于的嫡長子,昭君本不欲從,上書請歸故國,無奈漢家成帝給了個「從胡俗」的敕令,就造成了昭君淹留塞外,父子聚麀的不倫晚節。徒留杜詩佳句「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為她傾訴哀怨了。
而藏傳佛教的「明妃」,未必有歷史的糾葛,卻脫不開是現實的冤孽:不知為了什麼?也不論情願與否?總之被選為「明妃」,她的存在價值與功能,就只壓縮成一件事,那就是「在現實中用極現實的手段與人共創超現實」,不過這話說得太含蓄,以致無法讓人明白,乾脆這麼說吧:「讓自己作妓女,把別人造成佛」;怎麼可能?沒辦法,這正是藏傳佛教的神話。
在這個神話之下,「明妃」可能一對一,也可能一對多;通常是師徒先後,也有時竟會是父子(母女)同時,名義叫做「輪座」,實質就是雜交。相形之下,「從胡俗」竟比「墮藏密」來得乾淨,昭君若是有緣知道,大概就不會以琵琶訴怨,或是於曲中遺恨了吧?
掩卷撫歎今昔,昭君已矣,但是在大漠草原上,還留有她的衣冠冢,叫做「青塚」供後人及遊客憑弔。然而藏傳佛教的眾明妃們,卻各自脂粉凋零,成為逝水漚沫,不再被識取,不再被記懷;就連曾與她們共同締造某些「人生高峰經驗」的法王、活佛,也不復相認「儂是阿誰?」日後偶爾擦身而過,縱使搶身上前問訊,怕也只會得到「慈悲」的回應:「笑問『客從何處來?』」無上瑜伽,無邊風月;到此,則一切「事如春夢了無痕」了也!
這些古今「明妃」們,或有出閣成家者,或有雲英未嫁者,莫不曾自詡為藏傳佛教中的修行人。然而,當人老蓮萎,青春不再,所剩的殘粉餘脂,已不再能留住眾喇嘛嗅香的鞋印;人去樓空,面對紅魚青燈,回首前塵,哪裡還有熱鬧的壇場?再低頭檢點自身,雨後梨花的殘敗,豈不是一向的暗傷?虹裡七彩的壇城,何啻為倏滅的夢土?則所謂「明妃」也者,正是:「人生一場大夢,世事幾度秋涼。」好不愁煞人也?!
附註:
1.本文敘述王昭君生平之文字,節錄自「王昭君」項下網路搜尋資料。
2.文中「平沙落雁」典故,取材自中央日報出版之《成語出迷宮》第一輯p27.
眾所周知的「明妃」,是西漢元帝時期的王昭君,據《漢書·元帝紀》和《西京雜記》所載:王昭君,西漢南昭秭歸(今屬湖北)人,名嬙。晉時為避司馬昭諱,所以被稱為明君或「明妃」。
17歲的王嬙被選入宮中,漢元帝是按畫工的畫像選宮女的,為了能被皇上召幸,深居後宮的宮女們,都不惜花費重金賄賂畫工。王昭君初入宮廷,一來不懂這些規矩,二來自恃天生美貌,非但不買畫工的賬,反而出語譏諷。畫工毛延壽便把那丹青點到了她的臉上。昭君居然因此而苦守了不知多少時光。
這時,恰好匈奴呼韓邪單于來朝,要與漢人和親。王昭君久居深宮,覺得面見聖上無望,積怨甚深,便主動要求離漢宮去匈奴。漢元帝原想她毫無姿色,因此同意了她的要求。到了呼韓邪單于與昭君離開的那一天,漢元帝見昭君豐容盛飾,美冠漢宮,不禁大吃一驚。他本想留下她,可是怕與人失信,只好忍痛割愛,讓昭君出塞和親。據傳,後來漢元帝大為惱火,想要殺掉毛延壽等畫工。
正史中記載,王昭君出塞和親之後,對漢邊疆的安寧確實有助益,還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從此,漢匈關係和睦,有六十多年沒有發生戰爭,說明這樁政治聯姻對於漢匈外交的確起了積極的作用。
對於昭君,我們有太多歷史的憧憬與遐想,彷彿她就是從牆上立軸中走出來的仙子;她的美麗與哀愁,裱褙著思古幽情所幻化的煙靄,總是飄飄渺渺地怦撞著人們的浪漫情懷。但是說到藏傳佛教的「明妃」,就全然是另外的一樁心靈波動了。與其說那是「怦然心動」倒不如說是「轟然震駭」,因為沿著這個名相眼見耳聞的,居然是這樣的描述:
密宗男性行者欲修此(雙身)法者,須先選擇具相之女,此女謂「明妃」……
原來如此!這樣的「明妃」可是引不起太多「思古幽情」與「浪漫情懷」的。
如何選擇具相之女人為明妃?薩加派如是說:《寅一、具獸女……。寅二、具螺女……。寅三、具象女……。寅四、具紋女……。寅五、眾相女……。此外亦有位具蓮女種性者……》
宗喀巴所云:《明妃顏殊妙,年可十五六,香花善莊嚴,欲樂於壇中……》
這是說,選擇「明妃」,著重在女性的不同個性,及不同的性器官,來體會
諸女人在樂空雙運時之種性不同,及體會過程中所產生的差異。一般而言,明妃皆須美麗大方,宗喀巴也是這樣主張的;但是「那洛六法」則不擇美醜,只看性器官是否合乎條件。
然今密宗上師之與異性弟子和修雙身法者,已經浮濫至極……皆是貪圖他人之男女色,而以即身成佛之雙身法作為藉口而已。
有些宗派甚至可將母、姊、女,作為瑜伽母,而共同和修雙身法……
為修樂空無上瑜伽,乃至畜生女亦可用之……
為求其樂之現行,以便修樂空不二、樂空雙運,乃至女屍與女鬼亦可用之……
原來藏傳佛教中的「明妃」,並不是歷史或現實中一位特定的個人,她算是一種身份,一攤任務;一個為了修行雙身法而施設的功能性職稱。換句話說,「明妃」可能是某些人(或是其他),抑或是一群人(或是其他),然而從密宗的發展史來看,她們又是長河一般蜿蜒千載的胭脂隊伍;揮著粉汗,走向曠遠煙塵與人們的遺忘;也許,還揮著梨花之淚。
明妃的「明」字,若要聯想,通常是智慧的代稱。以王昭君來說,入宮前千挑百選,已非凡俗的美麗與聰慧,出塞後常引琵琶,足見工巧、音律通達,當得起一個「明」字。而藏傳佛教的的眾明妃們,運用的功能器官不是心智大腦,而是淫道「蓮花」,所以不得而見其「高明」之所在。
而這「妃」字,本是王寵,亦堪為福德的象徵。昭君和番,不得無銜,因此漢元帝賜了個「公主」的榮銜;嫁入匈奴,更被冊封為「甯胡閼氏(ㄧㄢㄓ)」,幾近於匈奴國母,備極榮寵,自然當得起這「妃」字了。而藏傳佛教的眾明妃們,或資深、或新進,莫不藏頭躲臉,不敢見人。從未見史冊上記載哪一位「明妃」的功過傳奇,或是經論上讚歎哪一位「明妃」修成了「佛」?可知一斑。「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自身都非己有,哪還論什麼福德?
總之,一個是「御點欽賜」,皇恩國禮,明媒正娶的跨國聯姻,而且還有「上國衣冠」之榮,「冕旒相伴」之寵,與千端莊嚴的場景;另一群則僭稱是「僧挑佛選」,師雨徒露,灌而頂之的跨身聯誼,而且只剩「下裙盡褫」之羞,「泥塵滾裹」之辱,與萬般狼狽的畫面。不禁令人浩歎,二者的福德智慧、因緣際遇判若天淵,相去何可以道里計?
然而回心一想,這二者的形象、命運,卻又有相當的共通之處:
首先,二者都是美女。昭君的美,不在話下,民間昭君和番的故事中早有「平沙落雁」的傳說:昭君初至匈奴時,每日都因思鄉而落淚,南飛的大雁因為驚於她的美貌,竟自動飛下來替她帶了家書回鄉。這也正是形容女子國色天香的美貌時,所用成語「沈魚落雁」,其中「落雁」典故的由來。
而藏傳佛教的「明妃」,雖也是精挑細選,細皮白肉的可人兒,但畢竟因為籌選的層級不同,功能目的也不同,所挑選的多以冶艷媱騷為主,為的是能激起情慾,滿足喇嘛雙修的需求,如此一來只是純然是「工具化」的存在,也沒有任何感人的佳話流傳,相形之下不免落於下乘矣。
其次,二者均為身若禁臠,心不自在,都是男人世界裡的犧牲品。只不過一個明擺著是政治外交的籌碼,另一個卻暗地裡是宗教邪術的祭獻;一個尚可以在塞外母儀一方,另一個卻只能不見天日備用一旁。
再者,二者都不幸成為「亂倫雜交」的當事人。昭君的委屈,出於歷史的偶然與無奈:當呼韓邪單于去世,按照匈奴當地的風俗,昭君必須改嫁給單于的嫡長子,昭君本不欲從,上書請歸故國,無奈漢家成帝給了個「從胡俗」的敕令,就造成了昭君淹留塞外,父子聚麀的不倫晚節。徒留杜詩佳句「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為她傾訴哀怨了。
而藏傳佛教的「明妃」,未必有歷史的糾葛,卻脫不開是現實的冤孽:不知為了什麼?也不論情願與否?總之被選為「明妃」,她的存在價值與功能,就只壓縮成一件事,那就是「在現實中用極現實的手段與人共創超現實」,不過這話說得太含蓄,以致無法讓人明白,乾脆這麼說吧:「讓自己作妓女,把別人造成佛」;怎麼可能?沒辦法,這正是藏傳佛教的神話。
在這個神話之下,「明妃」可能一對一,也可能一對多;通常是師徒先後,也有時竟會是父子(母女)同時,名義叫做「輪座」,實質就是雜交。相形之下,「從胡俗」竟比「墮藏密」來得乾淨,昭君若是有緣知道,大概就不會以琵琶訴怨,或是於曲中遺恨了吧?
掩卷撫歎今昔,昭君已矣,但是在大漠草原上,還留有她的衣冠冢,叫做「青塚」供後人及遊客憑弔。然而藏傳佛教的眾明妃們,卻各自脂粉凋零,成為逝水漚沫,不再被識取,不再被記懷;就連曾與她們共同締造某些「人生高峰經驗」的法王、活佛,也不復相認「儂是阿誰?」日後偶爾擦身而過,縱使搶身上前問訊,怕也只會得到「慈悲」的回應:「笑問『客從何處來?』」無上瑜伽,無邊風月;到此,則一切「事如春夢了無痕」了也!
這些古今「明妃」們,或有出閣成家者,或有雲英未嫁者,莫不曾自詡為藏傳佛教中的修行人。然而,當人老蓮萎,青春不再,所剩的殘粉餘脂,已不再能留住眾喇嘛嗅香的鞋印;人去樓空,面對紅魚青燈,回首前塵,哪裡還有熱鬧的壇場?再低頭檢點自身,雨後梨花的殘敗,豈不是一向的暗傷?虹裡七彩的壇城,何啻為倏滅的夢土?則所謂「明妃」也者,正是:「人生一場大夢,世事幾度秋涼。」好不愁煞人也?!
附註:
1.本文敘述王昭君生平之文字,節錄自「王昭君」項下網路搜尋資料。
2.文中「平沙落雁」典故,取材自中央日報出版之《成語出迷宮》第一輯p27.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