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20/4712-a20_019
第019集
菩薩不起嫉心與慳心
正國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節目。今天我們要跟諸位菩薩一起來探討有關勝鬘十大受中的第四個與第五個大受,就是「菩薩不起嫉心與不起慳心」這個題目。這個議題在菩薩道修學上是屬於非常重要的知見,今天的探討內容,主要是在說明:為何「不起嫉心與不起慳心」這兩個法在聖教中常常被特別列出來,大家瞭解之後,就可以知道這兩個法對於修學者來說確實是非常重要的。
一開始我們先來看「嫉」與「慳」的內涵,在《成唯識論》卷6中對這兩個心所法的解釋為:【云何為嫉?徇自名利,不耐他榮,妬忌為性;……深懷憂慼,不安隱故。此亦瞋恚一分為體,離瞋無別嫉相用故。云何為慳?耽著財法,不能慧捨,祕悋為性;……此即貪愛一分為體,離貪無別慳相用故。】(《成唯識論》卷6)在這裡我們可以先知道,「嫉」本質上是瞋恚的品類,而「慳」是貪愛的品類,所以嫉與慳是攝屬於六根本煩惱中瞋與貪的品類;也就是說:如果斷除了瞋恚就不會有嫉,斷除了貪就不會有慳,所以說「離瞋無別嫉相用故」、「離貪無別慳相用故」,這是我們可以先瞭解與掌握的重點。
接下來,我們就來稍作解釋:首先「嫉」,主要指的就是因為對別人的名利、財富、地位,乃至修證上的成就等等,不能安忍、與內心產生憂戚,也就是產生了妒忌心,因此說「不耐他榮,妬忌為性」;所以別人的榮華或成就-對他來說是一個逆境、或者是苦的境界-是他所不希望的,因此說嫉是「瞋恚一分為體」。接下來「慳」,主要指的就是因為對於自己已得的財物、以及所學之法,非常的貪愛、耽著,希望祕藏著,並且不願意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布施或者教導他人,所以說「耽著財法,不能慧捨」;這基本上還是因為嚴重的貪愛所引生或者等流出來的,因此說「貪愛一分為體」。雖然菩薩也要獲取世間資財來利樂眾生,也要對於無量法門生起「善法欲」或「善法貪」,但是並不是說要去生起染著心而不去布施給眾生,這是我們首先要分清楚的。
上面瞭解了嫉與慳的意思之後,我們再來看看這兩個心所法所衍生出的問題。首先是嫉的部分,諸位觀眾其實可以很容易瞭解:嫉心實質上對於自己完全沒有好處,同時別人也不會因為自己的嫉心而有損傷,反而讓自己內心產生憂慼與不安隱之煩惱、以及熏習了不好的種子,也使自己離菩薩之廣大心量越加遙遠。而如果心中「深懷憂慼、不安隱」,那要如何修行呢?因此實際上說起來,嫉妒心實在是沒有意義的,對於自己或者他人一點好處都沒有;有智慧的修學者在這種狀況下反而應該為對方生起隨喜讚歎之心,自己也能夠有一分功德,而且也有可能因為讚歎對方的緣故而讓對方受到鼓勵,讓對方在善淨法方面能夠更加精進增益;而這樣也符合勝鬘十大受中有關四攝法的開示。那如果因為嫉心而造作惡業、或者障礙對方成就善法,那就更屬於愚癡的行為了;所以要當個有智慧的人一定要隨喜,不管那些好事是誰作的都要隨喜,只要是利樂眾生的功德可以成就,不必一定要在自己手裡完成,這樣就能夠讓自己的心量更加廣大。接下來是慳的部分,這裡需要瞭解的是:如果實際上自己有能力,可是因為慳心而不願意幫助別人,這是不懂得佛法中布施的道理、也不曉得布施度的重要,同時也顯現出了此位有慳心者的過分貪著。我們也必須瞭解的是:一般宗教或行善團體也樂於助人,而菩薩們的布施可以包括財物布施、無畏施與法布施,範圍非常廣泛,可以作的布施範圍遠比一般眾生廣泛許多,而如果菩薩被慳心所障,那豈不是不如一般能夠作布施的世間人。因此我們可以知道:行者務必要遠離嫉與慳這兩個法,尤其對於菩薩道之修學者更是如此。
接下來我們來看在《勝鬘經》卷1中的開示:【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他身色及外眾具不起嫉心。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內外法不起慳心。】(《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這是勝鬘十大受中的第四個與第五個大受,也就是說對於別人的身色與名利、財富不起嫉心,對於自己的世間財及內外法財不起慳心。底下我們就分別來作探討。首先於他身色及外眾具不起嫉心,那這個是我們必須要瞭解說,此世的色身是否健康無病、是否莊嚴主要是屬於異熟果報,與前世的救護眾生、以及供養三寶等等是有直接的關係;而此世的資財是與前世的布施行有直接的關係。而別人的色身莊嚴、資財豐饒,是因為別人前世修行十善業、或者三乘菩提所得——是因為因果而呈現的果報;不應該起嫉心。所以應當要瞭解的是:如果自己有好好修行與布施等等,就自然會擁有這些可愛的異熟果報。相對的,即使是起嫉心也無法擁有,反而會有大過失。接下來我們同時也應該去觀察身色以及外眾具的本質,這些都是屬於生滅無常變異之法,無法長久擁有,因此如果產生貪著也將引生種種的過失;同時修學者對自己的身色及外眾具,都應當要遠離執著,何況是對別人而與自己無關的身色及外眾具,更是不應該執著、也不應該生起嫉心——因為這又是離自己更遠了。再者,如果生起嫉心表示他的心量是狹小的,這當然明顯違背菩薩的心性以及菩薩道,因為菩薩是以利樂眾生為首要。在《勝鬘經講記》第一輯中平實導師開示:【心中若起了嫉妒心,也許眾生的意識並沒有感覺到;可是他的意根與如來藏也許會領受到,假如互相之間的緣夠深的話。這是很厲害的,所以這樣會障礙自己攝受眾生,因此不要對眾生生起嫉妒心。】(《勝鬘經講記》第一輯,正智出版社,頁138-139)所以如果常起嫉心,對於菩薩道會是有嚴重而且深遠的障礙,而這些道理並不是一般人之知見所能瞭解。
再來,我們來討論慳心的部分:就是經文中所開示的「於內外法不起慳心」的部分。我們都知道故慳,它是屬於菩薩戒的十重戒之一,因為菩薩無論是世間財、或者內外法財都要盡力去作布施,如果反而生起了慳心,那這絕對是違背菩薩道的精神。在《勝鬘經講記》第一輯中平實導師開示:【因為怕指導了別人以後,別人跟他一樣高明,他就沒有特出的地方了。可是他沒有想到的是:當他有這種念頭的時候,道業就無法突飛猛進,這就是於內法起慳。於內法起慳的人,道業的增長就會很遲緩,因為他無法成就眾生。】(《勝鬘經講記》第一輯,正智出版社,頁140)事實上,法布施是三種布施中之最殊勝者,如果菩薩因為慳吝心而不去作,那布施度便無法修好;而實際上法布施之後自己的法並沒有任何的損減,反而是能夠提升與增廣。這是因為底下的幾點原因:第一點、菩薩為了要解釋法義給對方聽,當然自己要先熟悉法義,因此能夠令自己對於法義的瞭解更加深廣微細。第二點是:菩薩為了讓對方能夠瞭解,必須要有次第而且吻合邏輯的解釋、以及應用方便善巧,這些也都是在熏習自己五明中的因明與聲明。第三點是:菩薩法布施能夠增長眾生的智慧,也是在累積自己的福德;是自利利他的。第四點是:菩薩在這個過程之中也會發現自己哪方面比較不足,而需要再加以補強、或者請教善知識。所以由上面幾點我們可以確信:法布施其實是會增長自己的福德與智慧的,是屬於自利利他的行為;相對的,如果對於眾生起慳心,也是代表心量不夠廣大,對於菩薩道也會產生嚴重的障礙,因為這也顯示菩薩六度中的第一度布施度都無法修好,更何況是其他五度呢?同樣的,菩薩對於自己所熟悉的世間技藝,只要有利於眾生,也能夠教導他們,並方便接引進入佛法之中。
接著我們再從其他經論來看,在勝鬘十大受中將「不起嫉心與不起慳心」特別從二十種隨煩惱中突顯出來,必有其重要之處。我們先來看九結的內涵,在《瑜伽師地論》卷84中開示:【結雖無量,就勝而言,略有九結。】(《瑜伽師地論》卷84)也就是說煩惱結雖然有很多種,但就其中力量比較大、比較重要的有九種:包括第一個、愛結,第二個、恚結,第三個、慢結,第四個、無明結,第五個、見結,第六個、取結,第七個、疑結,第八個、嫉結,第九個、慳結。所以九結中的前七個的屬性是屬於六根本煩惱,這是因為見結與取結二者都是屬於惡見的屬性,第八個與第九個就是嫉結與慳結;因此九結中,特別將二十隨煩惱中的嫉與慳挑出來,依六根本煩惱的屬性及「嫉」與「慳」而施設了九結,可見得嫉與慳的重要性了。那這也反應了十大受中的第四個、跟第五個大受的重要性之所在,因此在《瑜伽師地論》卷83中開示說:【言離繫者,離九結故】(《瑜伽師地論》卷83),代表這九結是要離開煩惱繫縛所應該對治的重點。
另外我們再來看八種纏的內涵,在《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4中開示:【纏有八種,謂:惛沈、睡眠、掉舉、惡作、嫉、慳、無慚、無愧,數數增盛纏繞於心,故名為纏。謂隨修習止舉捨相,及彼所依梵行等所攝淨尸羅時,纏繞於心。】(《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4)這主要指的就是修行人在修學止觀與清淨梵行的過程中,纏繞於心的八種障礙。諸位觀眾應該也留意到:這裡也出現了嫉與慳;代表有這兩種心所法纏繞,那就代表心不清淨,當然止觀與梵行就難以成就;而止觀與梵行也是菩薩所當修學,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當然也是菩薩所應當要對治的。所以無論從九結或者八纏、以及從勝鬘十大受中都可以看得到嫉與慳的身影,可見其重要性所在,所以佛菩薩才會在各種法義與施設中重複再提醒。
接下來我們要瞭解慳嫉所纏的嚴重過失,通常這些眾生是非常重視外我所。而在聖教中也常開示:菩薩說法時,通常他會觀察根器,對某些眾生是不為其解說較勝妙的法義;這裡面包括貪著利養、慳嫉所纏者,不為說法,因為貪著世間利養之外我所者,如果再加上慳嫉所纏,那代表要修學三乘菩提就非常不容易,所以就比較屬於非法器的眾生所含攝;因此要接引這類眾生就不必勉強,需要觀察因緣而再接引之;因為單是修學解脫道就要逐漸遠離對於識蘊假我之貪著,何況還不是屬於假我的外我所——這已經是離得更遠了。因此從這裡我們也可以反思:如果自己是屬於慳嫉所纏者,佛菩薩要接引我們就相當的困難,因為善根福德尚未具足的緣故,這是我們自己要留意的。
另外我們需要知道慳與嫉的對治方法,其中布施破慳心,這是很直接的;只要慢慢養成布施的習慣,知道財物的本質、也知道布施的種種利益,就能夠破除慳心;而對於嫉妒心,則可以由常常對眾生作隨喜讚歎來加以對治,並且應該思惟:我自己行菩薩道,本來就是希望一切有情能夠得到豐饒而無所匱乏,而如今這些有情是自己勤苦艱難乃能獲得財物,我為何要對他們生起嫉妒心;我本來應該以自己的財物來布施給他們,何況他們是自己憑努力獲得,我本來就應當要隨喜,而怎麼能夠反而生起嫉妒心呢?有智慧的菩薩於此略作思惟就能夠逐漸遠離嫉妒心了。
那這裡附帶一提,事實上在經教中有各種煩惱的分類。在《瑜伽師地論》卷8中開示:【煩惱分別者,或立一種,謂由煩惱雜染義故;或分二種,謂見道所斷、修道所斷;或分三種,謂欲繫、色繫、無色繫;……或分九種,謂九結,……或分十種,……或分一百二十八煩惱,……。】(《瑜伽師地論》卷8)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把煩惱分類而來含攝所有的煩惱,差異只是分類的方式、分類的粗細、或者著重面不同而已。譬如上述把煩惱分成十種,也就是說把六根本煩惱中的惡見再細分為五利使,因此變成十種煩惱;這是強調知見在修學上的重要性。而將之細分既然可以被分類,這代表說煩惱是可以完全被瞭解及斷盡,因此慧解脫阿羅漢是十智具足,包括了無生智;無生智的意思就是說:完全瞭解我見和我執全部斷盡的內涵,也稱為「解脫知見知如真」,因此有無生智的慧解脫阿羅漢是極少會再退轉的。所以從這裡我們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佛世尊因為已經斷盡煩惱障,所以就可以為眾生施設種種煩惱的分類、也可以為眾生解說斷盡煩惱障的方法,當然 佛世尊也可以為眾生開示更深細地斷盡所知障的方法。我們再引一段《法華經講義》第四輯中平實導師的開示與諸位共勉:【所以心量要夠大,夠大的時候你的行為與想法就會不同,行道就會很快速。】(《法華經講義》第四輯,正智出版社,頁81)因此有大的心量就可以修學更廣大深妙的法義、也可以荷擔更重的如來家業,當然可以遠離心量狹小的嫉與慳之心所法了。諸位知道了這個道理,相信大家都願意作個心量廣大的菩薩。
今天所談的兩個心所法「嫉」與「慳」,我們也可以再從不同角度來看。第一個、是對別人起嫉,而這裡面會產生「嫉」當然是跟我執與我見有密切的關聯——以自我為中心,不喜歡他人的成就。因此修學者要提升自己的層次,擴大心量來對治,心想行菩薩道就是要利樂眾生,眾生無論在哪個方面提升或有了成就,這本來就是自己所期望的,也是自己行菩薩道的目標,怎麼反而生起嫉心呢?因此這樣的心行是違反自己的初衷。第二個、是對別人起慳,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因為沒有惠施給別人而自己好像就減少了損失,可是實際上自己是損失了培植福德與提升智慧的機會,反而非常不利於自己的道業、也喪失了與眾生結善緣的機會,當然也違背了菩薩之四攝法;因此菩薩必須要突破「慳」這一個障礙。第三個、是有關對治的方法,也就是說:有智慧的菩薩會針對這兩個心所法好好去觀察違犯「嫉」與「慳」的過失、以及遠離嫉與慳,而相對的作到隨喜讚歎與惠施眾生的功德。所以無論對於新學菩薩或上位菩薩都是要遠離嫉與慳,要知道無論是哪一類的菩薩,在道業上的提升或成就,其實都是對正法的弘傳久住、以及對自己的道業是有利益的。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作一個簡單的結論。第一點是:今天探討的主題是「嫉」與「慳」這兩個煩惱心所法,在許多的聖教開示之中都會發現它的蹤跡;既然是重複被提起,就可以知道遠離嫉與慳的重要性了。而重要的問題必須要優先被處理,因此我們在這兩個煩惱心所法上的滅除,就要特別地用心。第二點是:菩薩的特質就是菩薩性,而菩薩性的展現當然要有廣大的心量,條件之一就是必須遠離嫉與慳;而勝鬘十大受的第四個與第五個大受剛好就是在開示有關嫉與慳的法義,所以透過觀察嫉與慳之遠離、與繫縛的功德與過失,就可以產生力量而讓菩薩性順利地開展出來。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
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