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3貼  investment-5241253__480.jpg

 

你覺得到底是富人養活了窮人,還是窮人養活了富人?

從前有一個小鎮,居民都以務農為生,大家生活的都很清貧,甚至有的孩子讀書都買不起書包。

有一天,鎮上來了一個資本家開了一間工廠,這個工廠剛一開,就立馬解決了五百人的就業問題。

這五百個工人的後背就是五百個家庭,相對於以前,這個小鎮便都富裕了起來。

這些工人的妻子有了錢之後,就想買好看的衣服,鎮上緊接著多出了幾家服裝店、化妝品店。

家長有了錢也願意給孩子們買書包、買文具,鎮上孩子的輟學率也大大降低,工人們口袋裡面稍微有點錢,也開始圖方便就在外邊吃飯。

這樣,鎮上的飯店也多了起來。

工廠的工人、飯店、服裝店、化妝品的這些老闆都有了一點錢。

這個時候,鎮子就又開了兩家酒吧、KTV,同時每個KTV僱傭了五個服務生,又解決了十個人的就業問題!

農民們有錢了,也紛紛蓋起了樓房,一些沒有工作的人當起了工地的建築工人,就這樣鎮子變的一片繁榮,就連隔壁鎮的人也來到這個鎮開始消費。

直到有一天,大家看到資本家開著豪車,資本家的子女上著學費高昂的私立學校,大家越來越看不慣資本家,甚至燃起了一部分人的仇富心理。

很快,仇富心理就蔓延到全鎮,鎮民開始覺得他賺錢太多,憑什麼他的子女上私立學校,我們的子女上公立學校,憑什麼他不工作還賺那麼多錢,我們拼死拼活賺的還不如他的零頭。

在一片罵聲與抗議當中,資本家離開了這個小鎮,將自己的工廠搬遷,半年後,鎮上很多家店紛紛倒閉,蓋了一半的樓房也變成了爛尾樓,這個小鎮又變得一貧如洗。

格局一書中說,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固執的認為不公平,才是導致貧富差距的原因,與其去中傷和詆毀富人,倒不如跟隨富人的腳步,提升自己的格局,千萬不要讓狹小的氣量和目光限制了你的發展。

 

報長 笑遊人間的話:

是誰養活了誰,這就像是飯館和客人之間,到底是飯館餵飽了客人?還是客人養活了飯館?

以平等的立場來看,這其實只是一個供需而已,沒有誰靠誰養的問題。

但當供需失衡時就會發生「客大吃店」或「店大吃客」的情況。

就像在早期便利商店剛開始時,業者要四處宣傳,拉加盟,找廠商求商品上架。

但當便利商店做大了,變成想創業的人拿加盟金上門求加盟輔導,廠商帶著試吃試用品上門求上架。

因為想搭上便利店商機的人愈來愈多,業者從一開始的低姿態,到後來的高姿態,開始拉抬加盟金、收取上架費,審核機制、規定與要求愈來愈多,並且不斷的推出各種服務。

最後業者自己的口袋是賺的滿滿,但相對的加盟者或廠商的利潤被壓榨了,成本壓力更沉重了,當某一方的壓力重到無法負荷時,這個體制就會崩塌,回到初始。

而一個制度的崩裂,就是從「是誰養活了誰」這個問題開始的。

若業者認為是他開設工廠養活了勞工,那在他的心裡就會覺得自己高勞工一等,而開始剝削勞工,反正你不做有別人會做。

而當勞工開始認為是他們的努力為公司創造高額營收,養活了公司,但分得的利潤卻不成比例時,心中的不滿就會開始暴漲,最後產生怨恨。

一個會仇恨富人的社會,都是在社會結構開始產生問題的時候,當社會資源壟斷在某少部份的人手中時,造成資源不均時,這種仇恨心就會開始在窮人心中萌芽,最後推翻現有的體制讓社會資源重新再分配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