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貼 0515觀行斷三縛結 [1].jpg

https://www.enlighten.org.tw/book/3/4/1
 

五蘊我者,謂色蘊、識蘊、受蘊、想蘊、行蘊。蘊者何義?謂聚集義、積聚義。

色蘊者,謂人類色身由四大物質所造成;經由父精母血而成就,經由四大所成之食物而長養,是故新陳代謝、念念變異、生住異滅,由生而長,由長而變異、而老,由老而死;有生則必有滅,是由物質積聚而成者,即是藉緣積聚而生之法,說之為蘊,是故色蘊虛妄。色蘊者,謂色法積聚之義:色蘊以阿賴耶識心體為因,復以往世六識無明熏習為緣,是故阿賴耶識與意根入胎而取受精卵,而從母體中攝取四大以造色蘊五色根(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之扶塵根與勝義根);具此五根之後,「外法光明所照」則意根有念,於是促使阿賴耶識出生色蘊所攝內相分五塵,於五塵中則有意根所觸知之法塵顯現,皆屬五蘊之十八界所攝;由是緣故,總說色蘊有十:眼根、耳、鼻、舌、身根,以及色、聲、香、味、觸五塵。如是十法說名色蘊。色蘊是十種色法積聚而有者,故名為蘊。

識蘊如前所說,謂前六識;由意根與法塵為緣,藉人間有色根「未壞、或未羸劣」之五色根為緣,才能使此識蘊在人間生起與運行;識蘊六識既皆是眾法因緣聚合而成者,是故識陰亦名識蘊,是眾法積聚、蘊集而成者故。譬如經中說:

諸賢!世尊亦如是說:「若見緣起便見法,若見法便見緣起。」所以者何?諸賢!世尊說:「五盛陰從因緣生:色盛陰,覺、想、行、識盛陰。」諸賢!若內耳鼻舌身意處壞者,外法便不為光明所照,則無有念,意識不得生。(《中阿含經》)

如是 世尊開示中,已經明說:識陰是因緣所生法。若非因緣所生法(譬如意根唯因即生,不須藉緣;亦如阿賴耶識心體是因緣法之因,佛說「本來而有」,不必藉緣已自存在),即非識陰所攝,故意根與阿賴耶識心體不得攝入識蘊中,非屬藉緣乃生之法故,亦非積聚而成之法故。

識蘊以何因、何緣而生?答:以阿賴耶識為因、無明為因,以及內六處(五色根之勝義根及心根之意根)為緣,加上功能完好之五色根而有「外法光明所照」,因此而生內相分六塵,方有意識之出生;意識得出生已,方有眼等五識伴隨出生。如是六識心,初從意識、末至眼識,都需和合方能從如來藏中出生,故說「從因緣生」;五陰既然皆是從因緣而生者,則五陰所攝之識陰,當知全部都必定是從因、緣出生者,故名識蘊。又:蘊者是積聚義,識蘊實由眼等六識積聚而成故。如來藏阿賴耶識既是出生識蘊之因,亦是識蘊藉以出生之眾緣(六根、六塵等十二處)之因,阿賴耶識心體又非積聚而成者,當然不可攝歸「蘊」中。由阿賴耶識心體本來已在,亦可單獨存在於無餘涅槃中,證明非屬積聚所成者故,蘊義不能成立,當知不可攝歸識蘊中;復是識蘊出生之因,復是「識蘊出生所依緣」之因,當知更不可攝歸識蘊中。

再舉 佛於《增一阿含經》中之聖教而說識蘊。云何識陰?謂前六識,有佛語為證:

彼云何名為識陰?所謂眼、耳、鼻、口、身、意,此名識陰。(《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

舉凡能夠了別六塵境界者,都是識蘊所攝之妄心;識謂識別之功能也,有佛語聖教為證:

云何名為識?所謂識:識別是非,亦識諸味,此名為識也。(《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

故說離念靈知乃是識陰之功能,謂能了別是非善惡、苦樂受、六塵韻味……等故。離念靈知具足如是識蘊功能,不出六識心功能之外,與六識心之功能並無差異,故是識蘊所攝。既是識蘊所攝,功能與識蘊都無差別,又是依於根、塵、觸三法和合而生者,當知是有生之法;有生之法則必有滅,只有未來滅盡時節的早到與晚到差別耳,無有不滅者,故說識蘊、離念靈知心虛妄,是有生有滅之法,不應依之,不離生死法故。

人間之識蘊如是,色界之識蘊亦然,須藉色界微細物質所造成之天身,才能存在;須藉禪定力所生功德,才能生起。此謂色界天身須藉色界定之禪悅以為法食,才能生存;色界之色蘊生起以後,方有色界之識蘊四識生起與存在,是故色界之識陰亦名為識蘊,亦是如來藏因與眾法為緣方得積聚而出生者故,色界識蘊是由眼、耳、身、意識四法蘊積而成者故,為蘊所攝。無色界識蘊僅存第六識——離念靈知——亦須藉四空定之定力才能安住,亦須藉意識所得定力產生之禪悅為食,才能維持其生命;既然同屬如來藏因與意識定力、意根觸定境法塵為緣,然後方得生起、存在者,當知亦是因緣和合而成者,當知亦是眾緣蘊積而成者,是故無色界識蘊雖唯一識,仍是識蘊所攝,仍是蘊集如來藏因與其餘諸緣而成者,故名識蘊。然而三界中之離念靈知意識心、定力所持之定境中意識心,皆必須依靠意根為其俱有依,皆必須依靠定力及定境中之法塵相,才可能生存、安住。由此可知,始從最粗糙之人間識蘊,末至最微細之無色界識蘊,皆是眾緣積聚之法,非是可以獨存之法,故知非是常住法、實相法。由是故知識蘊虛妄、離念靈知虛妄,不應執著。

初受蘊者有二,謂境界受及苦樂捨等覺受,即是五遍行心所法中之受。境界受謂身根本有之苦、樂、捨受,即是尚未由覺知心、尚未由離念靈知心生起對此境界歡喜或厭惡之心行時所得之身根身識上所有覺受;苦樂捨受,謂身根身識觸痛塵已,轉由意識領受身根痛觸之粗相細相而產生苦覺、樂覺、不苦不樂覺(註:痛謂觸覺)。如是覺受,云何亦謂為蘊?謂如是覺受,必須先有色蘊及識蘊,然後方得在人間生起;故如是覺受,必定是經由色蘊與識蘊之聚集而成,若無二蘊之聚集成蘊,則無身根身識之苦、樂、不苦不樂受可言,是故名之為蘊。亦因此受蘊,乃是由三種受而成就,若無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三種聚集,則不能成就受蘊;若單有其中之一或其中之二,則人間眾生之受蘊不成就,名為有殘缺者,即是殘障者,由是緣故亦名受蘊是聚積所成之法,故名為蘊。境界受與苦、樂、捨受如是,隨後再由意識覺知心、離念靈知心之觀察而產生之心理上之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憂受與喜受,當然更是積聚成蘊之法,當然更是依於身根所有受蘊而再轉生之心理上苦樂捨等受,如是受蘊則屬於後受蘊,當然更是依於生滅有為之色蘊與識蘊而成就者;成就受蘊之色蘊與識蘊,既然皆是有生有滅之法,當知依於色蘊與識蘊而有之受蘊,亦是有生有滅之法,如是,則能證知「受蘊我、覺受之我」虛妄不實,有智之人如實觀行之後,即不應執著受蘊之我常住不滅。

想蘊者,謂五遍行心所法中之「」也,即是了知覺受之心所法;謂身根之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皆由覺知心意識所了知,此了知者即名為想;是故 佛云:

云何名為想?所謂想者,想亦是知:知青、黃、白、黑,知苦、樂,故名為知。(《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

是故並非僅限語言文字所作之思惟思想方名為想陰,舉凡識陰六識已生起知覺性者,此知覺性皆是想陰所攝,經說「想亦是知」故。若因想陰知覺性之了知五塵,然後生起苦、樂、捨之覺受者,已是受陰所攝,已非想陰也。想陰一法為何仍是積聚而成蘊?謂想蘊之了別性者,乃是由色蘊、識蘊、受蘊之「觸」心所法具足以後,方能有「了知性」之「想」故,由是故說想蘊亦是積聚而成蘊者:由色蘊五根界、識蘊六識及意根一處所蘊集而成為想陰,故說想陰亦是蘊;若是諸法蘊集而成者,當知虛幻不實。境界受中之想蘊成就以後,方有六想身:所謂眼想乃至意想。

六想身即是六識對六塵之直接了知性,即是眼根眼識之見性、耳根耳識之聞性……乃至身根身識之覺性、意根意識之知性,總有六種知覺性,是名六知性、亦名六想性,如是名為六想身,即是想陰。有此眼根、眼識等六種知(想)之想陰,方能有離念靈知心或有念靈知心之六種見聞知覺性,然後始有靈知心、覺知心對於身根三種受之分別領受,因此而產生了順心、違心、俱不順違之覺受,即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有此三受,然後始有意識覺知心自身生起了種種語言文字妄想,思欲離苦得樂,始有憂受與喜受,然後始有初機學人所知之語言文字相應之想蘊。若究其實,未起語言文字時領受身根苦、樂、捨受之覺知性,即已是想蘊所攝也,經說「想亦是知」故。

想蘊如何是虛妄不實?謂想蘊之生起,必須先有色蘊、識蘊、受蘊三法,然後始有語言文字之想陰生起;或者必須先有色蘊、識蘊等二法,然後最初離語言文字之想蘊(知覺性)方能生起,隨後始有語言文字相應之想蘊在最後階段生起。色、識、受等三蘊既然虛妄,由此二蘊、三蘊積聚而成之想蘊當然必定虛妄,是故對於想蘊——了知性或見聞知覺性——不應執著,此想蘊者亦是眾生輪迴三界生死之根源故,有知有覺即不離苦樂受故,不離苦樂受者即是苦故,無餘涅槃中絕無想陰(了知性)可以存在故。若人有智,欲究竟離苦者,當離一切受。欲離一切受者,當離六想身:離見聞知覺性。欲離見聞知覺性者,當滅六識身。欲永滅六識身者,當滅我見;滅我見已,當滅意根所有處處作主之心性,我執始斷。意根之我執滅盡已,死後不再入胎而滅六識,意根隨之永遠不再現起,最微細之行蘊即告滅盡,即入無餘涅槃

行蘊者,謂身根之種種行為,所謂表色無表色,皆是行蘊;亦謂識蘊之種種心行,皆是行蘊。人類皆有身根,不壞之身根即名有根身有根身在人間之存在,必有行來去止、坐臥睡眠及飲食、大小便利……等事,由此顯示種種表色,皆是行蘊;乃至由表色而顯示出來的氣質、神韻……等無表色,亦皆屬於身根之行蘊所攝;身根之行蘊即是肢體動作等色蘊所顯示之法,故行蘊中有一部分是由色蘊之行為所顯現,即是色蘊之行來去止肢體動作等事相上之功能差別,亦是眾生所最執著之自性,攝屬行蘊之一。若有人將色蘊所顯示之行蘊執為實相者,即是錯悟而墮於色蘊有為生滅法中者;如是自稱為悟,以賢聖自居,實是未斷我見者,墮在行蘊我中,即名大妄語者,成就地獄業。

身根有行蘊,七識心王亦有行蘊;然因二乘菩提中雖說有第七識意根,但不開示對於第七識意根之觀行,是故二乘菩提中不說意根之行蘊,唯說六識心王之行蘊。六識心王之行蘊者,即是眼識之行為、耳識之行為……乃至意識覺知心之行為、離念靈知之心行,皆屬行蘊所攝。識蘊六識之行蘊者,即是眼識見性之行為過程、耳識聞性之行為過程……乃至意識覺知心(離念靈知心)了知性之行為過程,皆屬識蘊六識之行蘊,都是識蘊六識自性之運作過程故。若將六識之見聞知覺性認作常住不生滅法,誤認為開悟見性者,即是墮於識蘊所顯示之行蘊中,名為未斷我見之大妄語者。

而此六識心王,正是識蘊之全部內涵。識蘊者,依阿含部經典中 世尊所說者,舉凡經由「根、塵、觸而生」者即是識蘊所攝,以「根、塵、觸三法和合而生之識,皆是因緣所生法,亦是眾法蘊積而成者,皆攝歸識蘊:所謂眼根觸色塵而生眼識……乃至意根觸法塵而生意識,故名識蘊。依此二法(第一法為「根、塵、觸三法和合」,第二法為「因緣所生法」)所生之心體共有六識,皆名識蘊,此是四阿含諸經中 世尊所開示之識蘊義涵。由是故說,六識心王即是識蘊之全部,意根攝屬十二處中之一處故,不攝在識蘊中,此是四阿含諸經中之正說。若在大乘法中,有廣說識蘊亦含攝意根者,皆屬方便說,為顯示意根亦是可滅之法故(依三乘菩提共道之解脫道而言皆是可滅之法故),亦欲顯示意根非屬有色根故。然因意根非是外道諸天天主、天神所能滅除者,亦因不同識蘊六識之夜夜眠熟即滅者,故不攝在識蘊中;亦因意根是識蘊之俱有依故,亦是識蘊所生起之藉緣故,亦是識蘊未生之前即已存在之法故,不予攝在識蘊中,此即是四阿含諸經對識蘊與意根之界定。

如是,識蘊中六識心王之心行,皆是行蘊所攝;而識蘊之功能即是了別六塵,此是阿含 佛之聖教。由識蘊六識了別六塵故,便有能見之性、能聞之性、能嗅之性……乃至身識能覺、意識能知之性;舉凡此等六識所顯現之能見乃至能覺、能知之性的存在,皆是識蘊六識心王運作時所顯現之行蘊;能見、……能覺、能知等性的運作過程,亦攝屬行蘊。云何六識心之見聞覺知性存在之時亦是行蘊所攝?謂此六識了知六塵之自性存在時,必定同有了別作用伴隨運作故,非唯語言文字上之分別方是分別故,當知亦是行蘊所攝。分別青黃赤白之時雖無語言文字,仍是分別故。有智之人觀察:能見之性乃至能覺、能知之性,皆是由於色蘊、識蘊、受蘊、想蘊等四法,以及五色根之行蘊配合,方能有之;而色、識、受、想四蘊皆是依於眾緣才能出生之法,是故識蘊等四蘊和合所顯現之行蘊——見性、聞性乃至知覺性之存在或運作——皆是識蘊之行蘊,同屬生滅有為之法性,由是故說見聞覺知性有生有滅、無常敗壞;由是故說識蘊所顯行蘊無常,攝屬五蘊法,是故不可執著。

如是將此五蘊法,審細閱已、如理解知已、如理思惟已,當歷緣對境而現前觀察證實之;現觀證實已,即得斷除我見,即斷三縛結,轉依所現觀之五蘊無我智慧境界,現生親證聲聞初果(或通教菩薩初果)之分證解脫境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