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留著長髮,略施薄粉,言談不急不徐,溫柔婉約,散發出一股典雅的氣質,是在做義工時認識的一位同修。
她來自單親家庭,聽她娓娓道來: 「女兒大學四年花了我一百二十萬。畢業後到現在已有七年的時間,她連續拿錢回家從不間斷!」 我問道:「一開始,就是女兒自己主動要拿錢出來的嗎?」 同修回道:「希望女兒能懂得回饋報恩像我們那個年代一樣,除了多少貼補家用之外,同時也是在為女兒對恩養的長者種下報恩的福田。為了能達到心中這個自他兩利的目標,每每選在兩人相處氣氛良好的時候,對女兒提出要求,請她能對家庭做些金錢的支助。」 她繼續說:「第一次,女兒每月給三千,第二次五千,第三次八千,第四次一萬一千元;今年正月奶奶去世,回去幫忙處理喪禮,到晚上六點多才回到家,就一直跟我說要給一萬五千的生活費,但是我說不要這麼多,一萬一千元就好,女兒堅持說服我多拿一點。」 我問道:「為什麼這次您的女兒,非要堅持每月給一萬五千元呢,是有什麼特殊原因?並且請問您的女兒一個月賺多少錢?」 同修回道:「她一個月賺三萬多。」 我說道:「一個月賺三萬多,竟然願意拿出一萬五來給母親理家,真是不容易!」 同修回道:「奶奶過世,她回去參加喪禮,回來後就做了這樣的改變與堅持!」 我問道:「是發生了什麼事呢?」 同修回道:「前夫再娶,我不方便回去參加喪禮,或許女兒看到爸爸另娶組成的家庭,相較之下心有所感,覺得自己現在的家庭很溫馨幸福,所以促使她有了新的決定。」 我問道:「您女兒工作是否都很平順?」 同修回道:「是的,女兒似有些許福報!」 同修又說道:「侄女問我說:『姑姑你們以前那個年代賺的錢都存在哪個銀行?』我回答說:『不存在銀行,幾乎全部的薪水都交給母親留著家用,只留下一千元或五百元自用,如果想買件衣服等,不夠時再向母親開口就好了!』」
這讓我想到,樓下三樓的女鄰居,會點測字算命。有次聊天中,她提到,有位朋友的女兒,工作一直不順,在一次機緣中,她碰到了朋友的女兒,就跟她說:「母親扶養我們這麼大了,建議您每月給母親幾千塊錢聊表孝心。」因為是會測字的阿姨說的話,朋友的女兒就照做了,沒想到,做了一陣子之後,竟然能找到不錯的工作,所以工作之後,當然每月不間斷的給母親錢,後來加薪,又會主動買名牌手機給母親,不但工作越來越順利,薪水也節節上升,所以我們對於父母的付出,時機成熟勢必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我們當兒女的,對於父母的供養,是天經地義的事,然而所得到的可愛結果,是孝順父母親福德的回饋,並非是巧合。 恭讀
佛陀的慈悲開示:
另請恭讀親教師陸老師在電視弘法開示的一段話: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3/2838-a13_070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 第70集 孝順之法道 由正元老師開示
「有許多人對於父母的生養教育的恩德,不但不知道要感恩供養回報,還給孩子們非必要的過度優渥的生活,養成孩子們憍慢奢華的習氣,而卻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在M型社會弱勢一端的年輕人,發現到學費高、房價高、薪資低,承擔的負債壓力越來越重,覺得好像都是上一代所造成的,但這些都只是表面的現象。依照因果的正理來檢視的話,就可以發現到根本的原因是:現代人很少真的信受因果,已經不太懂得在生活中去培植福德資糧,反而是不斷過度消耗自己的福報;因為福報不夠,就會往生到福報較差的父母家,而可以受用的資源就會比較少,因此形成了惡性循環,其實這才是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啊!」
「而如果想要累積福德,最根本的,就是以感恩恭敬的心念來孝養父母,如果能這樣子作──因為孝養父母就是在種植兩種廣大福田之一的報恩田──這才是快速又穩當的增長大福報的智慧作法呀!」
最後,我們以 平實導師的開示來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