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般若信箱~無相念佛等.jpg

http://www.a202.idv.tw/a202-big5/Book5001/5001-1-50.htm

佛教正覺電子報

般若信箱──第3輯──

 

四、本人有幾個問題請教:

(一)本人目前無法參加同修,有的人說:若無參加共修建議先學無相憶念拜佛的功夫,并勤修福德。請問:拜佛與共修有何關係?是不是在迴向時祈求佛菩薩?還有,如何修福德?具體應做些什麼?

(二)憶念佛的念,應當放在什麼地方?有人說放在頭部,可以較快增加功夫?有人說放在能覺知的心上?有人說不要固定在任何地方?到底應當放在哪裡才能不會容易丟失?如果放在心中,是不是要總想那個地方?把念定在那裡?

(三)無相憶念拜佛時,我常常忍不住,睜開眼看牆上的鐘錶時間,這樣可以嗎?是否不如法?

(四)早晚無相憶念拜佛的時間長短不同可以嗎?尤其是早晨拜佛,常常10-20分鐘;晚上常常30-50分鐘。如果太忙了或者腿痛等,有時晚上也只拜10分鐘,可以嗎?

(五)拜佛的時間不固定可以嗎?有時8、9點鐘,有時太累,晚上先睡上一覺醒來,大約11、12點鐘,有時2、3點鐘才做晚拜佛,可以嗎?還有,是否早拜佛最好在飯前做?

(六)為了早日成就無相念佛,我暫時不讀蕭老師任何書籍。只是一心練習無相念佛和拜佛的功夫,對嗎?

答:

(一)菩薩六度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前五度均屬福德業,行者應勉力行之,累積福德,以為修行的資糧。在布施方面,由於所施的對象不同,福德會有很大的差異;若施予畜生,來世得百倍回報之福德;若施予俗人或佛法中破戒而不謗正法者,來世尚可得千倍回報之福德;若施予持戒者,來世得十萬倍回報福德;施與佛教中初果人及上位者,皆得無量回報福德;是故施予見道位以上的修行人,或其所屬的僧團,可得無量報。受五戒、菩薩戒則是屬於持戒的範圍。無相拜佛既有禮佛的功德,本身又是精進修定的法門,當然是累積福德很好的方法。另外,發菩提心的功德無量無邊,行者若能發起真切的菩提心,亦可彌補福德之不足。

(二)憶佛的念不應放在身體上的任何一個定點,否則就違反「無相」的原則。應該將憶佛的念收攝到覺知心中,覺知心無形無相,憶佛的念亦無形無相,所覺知的定境法塵無邊無際,憶佛的念亦無邊無際,如此容易成就三昧定心。但應注意的是,無相念佛的「無相」和覺知心的「無相」,只是和有音聲、形相的念佛作區隔,而有的方便說法,其實仍不離意識心與定境法塵,不是第八識遠離六塵的無相。莫錯把成就念佛三昧的定心,誤為第八識實相心。

(三)掛念時間,心已散亂,何況是抬頭看時鐘?若擔心耽誤上班時間等,可用鬧鐘提醒。

(四)拜佛的時間可視個人時間而調整,拜的時間愈長,定力增長愈快,最重要的是每天都要拜,不要隨便中斷。

(五)拜佛以前不應該吃太多東西,否則容易昏沈;水也不能喝太多,否則肚子會被壓迫得很難受。

(六)修定的人,暫時不看佛書,是可以的;但是《無相念佛》和《如何契入念佛法門》這二本書,必須先讀過,再來學無相拜佛和無相念佛。成就定力之後,則應親近真善知識或閱讀經論,學習正確的知見和參禪的方法,方有明心見性的可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