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以初禪性無憂故,或以二禪心無苦故,或以三禪極悅隨故,或以四禪苦樂二亡,不受輪迴生滅性故;」第二種到第五種外道稍微好一些。第二種人知道欲界五欲污穢不淨,也是生滅法,所以遠離欲界愛而證得初禪。他們因為聽聞 佛說「涅槃寂滅」,也是究竟樂。所以認為涅槃中也有快樂,而他們在初禪中離欲界生,是「離生喜樂」,而且遠離欲愛染污的境界,又已不再生於欲界染污法中流轉了,所以心中無憂而有妙樂;並且又是一心無念而寂靜的,比欲界中的離念靈知更加「觀見圓明」,應該就是涅槃境界了;就以初禪的知覺性作為涅槃的實體,這是第二種外道涅槃見,仍不離「行陰區宇」

第三種人認為,以初禪境界為涅槃,還是不正確;因為初禪有樂觸,而且也還有五塵中的三塵,恐怕將來會失去初禪樂,所以心中有苦,不可能是寂靜的涅槃境界。又因為初禪位的胸腔中的樂觸,會產生八種變化,也就是冷觸、暖觸、猗觸、軟觸……等八種變化,所以也是很叢鬧而不是寂靜境界,也不符合涅槃寂靜的通說。而且初禪境界中還會與色塵、聲塵、觸塵接觸才會有身樂,還是擔心可能會失去而有苦受,怎麼可以稱為涅槃呢?所以當他們進入二禪中,住在二禪等至位而不觸五塵,已經能夠安住於自心內境時,不再有初禪中憂心失去初禪樂的憂苦,認為這樣就符合涅槃寂滅的定義,所以心中歡喜而認定二禪等至位中即是涅槃境界。這就是外道「五現涅槃」中的第三種現見涅槃。也因為證得二禪時心喜踴動,因為久修之後才終於能夠住於自心內境,不緣外境、不觸五塵,心中歡喜,所以也說為「心無苦故」。二禪等至位中一念不生而且心中無苦,無苦才是涅槃。這就是「五現涅槃」中的第三種外道涅槃

第四種外道涅槃是證得第三禪時,由於三禪等持位中享受身心俱樂,有非常悅意的境界相隨不散,就認定為涅槃境界。當然,三禪的實證者,若是不住在等持位中,而是住於等至位中,一樣也是離五塵而住在自心內境的定境中,表相上符合涅槃寂滅的通說。若是轉入等持位又可以獲得身心俱樂,這時身中有樂觸而覺知心中有大歡喜,成就「極悅」境界而稱為「極悅隨故」,因此認定三禪的等至位中就是涅槃,這就是「五現涅槃」中的第四種外道涅槃。

還有人認為從初禪到三禪中的快樂,並不是真正的涅槃,因為是生滅法。既然有樂就會憂心失去禪定快樂的苦,心中總是會恐懼這種禪定之樂何時會失去?而且三禪中的等至位若算是涅槃,那其實也不堅固;因為潛伏在心中恐怕失去三禪的恐懼,有時會突然現前。因為三禪等至位並不堅固,往往有時會一念生起:「我常常住在等至位中,我的三禪身心俱樂境界,有沒有失去?」於是又會轉入等持位中再受身心之樂,這也是無常變異之法,不符涅槃常住不變的通說。所以他認為三禪不是真正的涅槃,應該離樂也離苦;當樂與苦全部都離了,才是真正的涅槃。四禪境界中的外道們,認為住在第四禪中「苦樂二亡」,是「不受輪迴生滅性」的境界,才是真正的涅槃。這就是「五現涅槃」中的第五種外道涅槃。退轉於金剛三昧而自以為獲得極大增上的三賢菩薩,都會落入這五種外道的假涅槃中。

因為外道不懂佛菩提,他們想:涅槃應該是離苦也離樂的,錯誤的涅槃中才會有苦樂等生滅現象;既然如此,當然應該轉入第四禪中。在第四禪中捨清淨、念清淨時,根本就不可能有苦有樂,苦樂變易的生滅現象就滅除了。因為那時息脈俱斷,根本不入等持位中,一切覺受、一切念想都滅,那時只有捨受存在而無苦無樂,「苦樂二亡」,於是認為是真正究竟的涅槃。這一類人認為三禪以下都有生滅,也都在輪迴;只有四禪天無苦無樂境界,才是不受輪迴。因為從四禪天的境界來看初禪、二禪、三禪天時,當火災來時就燒壞初禪天,水災來時就淹掉二禪天,風災來時就吹壞三禪天,所以三禪以下都不是究竟涅槃,都是有生有滅而會毀壞的境界,當然不是涅槃。既然如此,現在自己證得第四禪,死後住在四禪天中,即是究竟安樂;因為水、火、風三災都壞不到四禪天來;而四禪天人看到三禪以下諸天都會毀壞,也都不寂靜;只有四禪天不會被三災所壞,不生不滅,而且也是寂靜境界,那麼這就是常住不死了;常住不死就離開生死,成為不生不死,當然就是涅槃。這就是「五現涅槃」中的第五種外道涅槃。

 

《正覺電子報 第98期 第11~14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