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來?  

為了幫父親做七,到人家介紹的佛寺去做七七佛事。住持和尚為我們做了一些開示:

「以今天我們在佛教界中看到的一些現象,綜合起來就是『神經』、『神職』、『神通』、『解脫』四件事情。

首先『神經』就不用說了,而『神職』就是被『鬼神』看中,去當執事,幫鬼神辦事;辦小事靈,但是大事都不靈,越是在國家動亂的時候,這種神職人員越多,真是感慨:『不問蒼生,問鬼神』」。他接著又說:「佛陀不贊成用神通,佛教是教導用智慧放下煩惱而得解脫。您們看今天是颱風天,外面正是狂風暴雨,可是不管風雨交加如何強烈,颱風眼總是最平靜的,學佛就是要像颱風眼一樣,心眼平靜;清淨無染沒有煩惱的心,就是我們的颱風眼,外面的動亂無妨於它的安寧。」

隔了幾星期,住持又開示說:「佛法是要現學現賣的,煩惱來了,就是要把佛法拿出來用,如同做數學習題一樣,用數學公式套進去才能得到解答,所以要套用佛法公式解決我們的煩惱問題:

『隨緣就自在,勉強惹禍患。』」

這位住持僧所開示斷煩惱的佛法公式是「隨緣就自在」,隨緣就能讓我們的煩惱像風暴中心的颱風眼一樣,可以平靜無視於外在的動亂。問題是,這個是以「第六意識心安住於境界」,僅是將意識心修定後,說服第七識意根所産生的功能,可以停留在意識心五遍行心所法「一觸即止」的「觸」心所,或者五別境心所法中「定」的「心所有法」的功能。此外,以佛法角度而言,這種說法,並不認為「第六意識心的虛妄」,還是認取「第六意識心」做為依止的方針,才會安住在意識的定境中,尚未觸及 佛陀法要之主軸──萬法之本母,認識「第八識真實我」這個課題。所說內容只停留在世間現象界六識境界裡面,完全没有涉及 佛陀教導解脫最基本必須了解第六意識以及第七識的虛妄生滅性,並認知其為「非真實我」,而願意進一步否定──亦即不依止第六意識及第七識為我,所以如此說法,並不是 佛陀教導解脫的修行方法。

 

佛法中的解脫法門,最基礎的課題是要認知能分別萬法的第六意識,以及處處作主的第七識意根都是依緣而起的生滅法,緣散則滅,故為虛妄我,即是佛法中之「斷我見」;從而能認取第八識如來藏衪無始以來即自在,無須依緣而起,故亦永恆不滅,從不被三界六塵萬法繫縛的本然解脫,此即真我。而這位出家人開示的修行內容,始終沒有佛法上最基本與解脫有關的知見,最起碼是要有「斷我見」,才能建立少分的解脫聞熏做基礎,否則「我見未斷」如何能清淨少煩少惱呢?簡單的說,「我見」就是把不真實的生滅法「意識───分別思惟能知能覺的心」、「意根──處處作主攀緣的心」當作恆常不壞的見解,因為這樣錯誤的認知,世世執著意識我,所以生生世世無法解脫而一直輪迴不已。

 

同時,當天為了紀念開山和尚往生一週年,加做了一堂「大蒙山施食」。施食法會結束後,住持和尚亦請協助坐「中尊」的客僧為信眾開示,這位別寺的受請僧有感而發,感傷的說:

「開山老和尚太辛苦了,請他不要再來,讓他在極樂安養就好!因為這裡的眾生很難度,老和尚度度您們這幾位就好了!」

由於現在是末法時代,去聖甚遙,五濁惡世娑婆世界的眾生確實是難調難伏難以度化,尤其是没有善知識傳授「正法」;表面佛教似乎興盛,卻多是在傳播「意識境界」的相似佛法,眾生無法在生活上得到真實的受益,如何能讓真正想修行的大眾心服口服呢?

 

若追溯問題的徵結,全在於是否有真實受用的「如來正法」;若能依止「真實明師」的指導,聞熏聞修「自心如來」的真實義,依教奉行,始自次法培植福德,調伏性障,自然能在生活中有所體證,明瞭生命實相及佛法菩薩道之修行次第,對於「來或不再來」不就了然於心,是不是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