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結語

  世尊成佛時,思惟此土眾生難度,欲取涅槃,是因為成佛之道極難宣說故,眾生極難信受故。後來因為大梵天的請求,才留住人間,不得不思惟應如何為眾生說法,所以觀察過往諸佛如何利樂眾生,最後才施設三會說法,從淺至深,漸次方便引入大乘了義法中,乃先說涅槃的修證,令得解脫生死,生起大信;次則宣演般若中道,令知法界真相,令知解脫不等於親證法界實相;末則宣演方廣唯識教,令知成佛所憑之一切種智內涵,令得進修諸地無生法忍,終能成就佛道。這是有次第的漸漸引入大乘教中,最後圓成佛道,這就是漸教的由來。(摘錄自平實導師著,《阿含正義》,第一輯,頁106,正智出版社。)

  原始佛法中解說涅槃時,為了不墮入斷見外道見中,不得不處處隱語密意說有第八識本住法的存在,而第八識法義本是應該留到第二、第三轉法輪時才正式宣說的。所以二乘法其實是以大乘法為根本而方便宣說的,若離大乘法宗本的如來藏根本心二乘涅槃將難逃於斷滅見之譏評本質也將成為斷滅空(摘錄自平實導師著,《阿含正義》,自序,頁1,正智出版社讓。)

  四阿含諸經所說法義,以二乘菩提為主;二乘菩提則是解脫道之法義,專述出離分段生死之解脫道法義,不以實證法界萬法實相為內涵,故與成佛之道的佛菩提道無直接關聯,因為成佛之道是必須從親證萬法本源的第八識如來藏開始的。第二、三轉法輪之大乘諸經法義,則以成佛之道為主,大乘成佛之道則以佛菩提智慧為主,卻又函蓋了二乘菩提之解脫道。(摘錄自平實導師著,《阿含正義》,自序,頁3,正智出版社。)

  二乘菩提所修證之解脫道,只是佛菩提道一切種智中之一小部分爾,只是修證大乘般若所得之副產品。(摘錄自平實導師著,《入不二門》,代序,頁9,佛教正覺同修會。)

  大乘別教法門之修證中,既已函蓋二乘菩提之解脫果修證,亦具足顯示佛菩提道之內涵,何須別立二乘菩提之法?而有通教菩提?皆因別教菩提難悟難證,未悟之人聞之,極難信解,何況修證?不如先說解脫道,故另建立二乘菩提,易解易修易證故;證已再觀時機因緣,漸漸引入佛菩提道——令修如來藏自心之般若中觀,乃至如來藏自心之無生法忍一切種智。是故世尊觀機逗教,依根機差別、依境界差別、依法相差別,依功德差別,而將唯一佛乘一分為三,建立三乘菩提差別。然三乘菩提皆是同一法界性——如來藏性,皆依藏識而建立;而藏識法界體性本來悉無差別,是故不應分為三乘。今我大乘別教法門既已函蓋三乘菩提,圓滿具足,何須再分三乘?故應依別教法門修證全面之佛法,尚不應分三乘菩提,何況於大乘法中再行分宗立派耶?(摘錄自平實導師著,《宗通與說通》,頁368,正智出版社。)

  前後三轉法輪諸經所說者,唯是三乘菩提之差別,唯是淺深廣狹之差別,絕無前後矛盾之處;然而大乘諸經遠遠勝妙於四阿含諸經;亦須具足前後三轉法輪經典,方能具足圓滿成佛之道,方能圓滿具足一切佛法(摘錄自平實導師著,《阿含正義》,自序,頁30,正智出版社。)()

─────────────────────────────────
 


 自從正覺同修會開始弘法以來,各大道場口頭上的抵制說法是:「正覺同修會弘揚的法義很奇怪,與各大道場都不一樣。」暗示說正覺同修會的法義有問題,因為他們不敢公然毀謗正覺的法義是外道法──恐怕承擔謗法的大因果,心中又很想抵制正覺。然而正覺弘法將近二十年來,經過三次嚴重的法義質疑、檢驗,也經過各大道場十餘年來私下不斷的尋找法義過失而不可得。正覺同修會弘揚的法義,既已證明是依照三乘菩提諸經所說的法義而實證、弘揚,各大道場都找不出本會的修證及所弘揚的法義與經教不符之處,又都已承認自己的法義與正覺同修會不同,這已證明他們的「修、證」都是不符經教的,才會與正覺的法義不同。


─正覺同修會─       


〔註:轉載自2009.05.印刷的紙版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