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禪不是禪定(2/8)-以定為禪




「定」就是制心一處, 也可以這樣子說:心專注一境而不動搖,這樣子叫作定。那這個心就是覺知心,也就是令覺知心一直緣於某一法上面而不動搖,這樣子就叫作定。當然有把覺知心滅掉,也可以說是定的境界。譬如說,在第四禪當中棄捨覺知心,當他把覺知心棄捨了以後,他就進入了無想定,所以無想定也算是一種定;那麼,如果說一個人證得了非想非非想定,那麼他證得非想非非想定,他在非想非非想定當中暫時止息覺知心,他就進入了滅盡定當中,那麼滅盡定跟無想定,也是「定」的兩種。


接下來我們來看:與覺知相應的定,它到底是處於什麼樣的狀態?所謂的覺知心就是能知能覺的心。既然能知能覺,祂對六塵萬法就有所得,所以祂就是有所得,有所得一定有境界,所以祂是有所得、有境界法。既然妄心覺知心祂能夠分別境界,那麼祂就有入有出;所有的定呢都有入有出。譬如說,你的覺知心處於這樣的一個境界,你知道你是處於這樣的境界,那麼你就得到了這樣的一個境界法,因此,與覺知心相應的定,它一定是有境界法、有所得法。


接下來說:無想定是不是有所得、有境界法呢?無想定當中,仍然有意根在緣五塵上面的法塵,因此在無想定當中,其實仍然是有境界、有所得法。而且它也一定要有入有出,因為必須從第四禪當中進入無想定,那麼當他想要出定的時候就出定,那出定以後就叫作出,即使說生於無想天,最多也只有五百大劫就要出定了。所以,無想定也是有境界、有所得、有入出之法。


那麼滅盡定呢?阿羅漢證得滅盡定以後,他早上去托缽,回來吃完飯以後,沒事他就坐在樹下,就入滅盡定去了,第二天早上,太陽起來照到他的身上,他又出定了。所以滅盡定雖然不屬於禪定,但是它也不是般若禪所說的禪定,因為它仍然是有入有出之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itent 的頭像
    penitent

    華嚴聖境故人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