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3560
預防勝於治療,新冠肺炎疫情下,許多中醫師提出不同的中藥方劑來預防。人體防疫基本面是「三焦水道」,在中醫理論裡三焦水道遍及全身,聯絡各臟腑、運送陽氣、排除積濕等,平時不如「肝、心、脾、肺、腎」那麼受到一般報章雜誌的重視、報導,卻是人體運作基本架構。因此,歷代預防大型瘟疫皆以通利三焦水道為主軸,最有名的方劑為「五苓散」,利用桂枝來「行陽」,白朮、茯苓、豬苓、澤瀉來「行水」(並不是西醫的「利尿」,而是讓水道循環的功能變得更恰當)雙向調整,譬如小便太多,通常可以使用五苓散來治療;小便太少,通常也可以使用五苓散。(推薦閱讀:中藥「清肺排毒湯」治療武漢肺炎? 醫:不是人人可用)
中醫古書寫到,皇帝十分擔憂各省爆發的瘟疫,派各個御醫出京到疫區去協助地方抗疫;然而,如果御醫還沒到達疫區人民就得病了怎麼辦?可是還沒到疫區,怎麼知道瘟疫病人有什麼症狀?又怎麼知道該如何防備及治療?這個時候,五苓散就成為御醫們的「預防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