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出版之《高僧傳》是由編者熊琬依據《高僧傳》、《續高僧傳》、《宋高僧傳》等書,並參考《神僧傳》、《景德傳燈錄》、《歷代佛祖通載》、《禪林寶訓》等書改編而成。書中以尊重原典史實精神,流暢易解典雅的文筆,介紹歷代對佛法東傳、弘揚、開宗、傳承、護法、中興有重要貢獻的高僧。編者以生動的文采,活現古來高僧之生平及行誼,勾勒出中土佛教開展及弘揚之早期歷史,展卷令人有如親見龍象踏蹴。在現在曲解錯解佛法之書充斥市面之時,這本《高僧傳》難能可貴的將歷代高僧史實紀載,以嚴謹的執筆態度,平易的方式展現給社會讀者大眾,是值得贊歎並介紹閱讀的好書。讀者們可藉由本書對高僧之介紹,而對佛教產生欣慕而欲親近,或更進一步見賢思齊,而對佛教弘揚貢獻心力。

僧者,首要任務在世間住持佛教,弘揚佛法。所謂高僧,是對佛教之傳承發展、引導眾生信入佛教、建立眾生對佛法之正確知見、帶領眾生正修行而實證有重大貢獻者。然歷史上罕見各項貢獻能兼美者,故需以分科方式做分項選擇。本書所介紹之高僧,其選擇方式大至承接了《續高僧傳》以十科(譯經、解義、習禪、明律、護法、感通、遺身、讀誦、興福、雜科)中功蹟最為顯著者為選擇方式之精神。排列高僧之次第,除依照年代前後外,並依中土八宗為之分門別類。我們可以從書中看到古時高僧如何以委命弘經、亡形殉道的精神,或穿越西域沙險鬼域,或汎漾洪波,將佛法自發源地天竺,歷經千辛萬苦傳入中國。再而以前所未見的嚴謹方法譯經、解義、講訓,使中土眾生得以接觸到佛法,並可以從而修證,開展了中國大乘佛教。我們可以從書中學習到這些高僧們如何誓死不退的捨身求法,不辭辛勞的著書立論以明教宗,精進不斷的修持,冰晶玉潔的嚴謹持戒,具足德相,或為眾生祈福消災,以各種方便化導折服眾生,使於三寶生信。這些行徑使佛弟子們有學習的榜樣,並使佛門中不肖者感到畏懼羞恥。

  縱觀書中所載高僧,證量越高者,菩薩性越加顯現,說法、立論、判教不會錯謬,會通佛法,合會諸宗;但對邪說,必定痛加破斥,導眾生出邪見稠林。如玄奘菩薩之作《會通論》三千頌,和會瑜伽法相宗及中論法性宗這二宗,極言其不相違背。並作《破惡見論》一千六百頌以破斥外道所作《破大乘義》七百頌。

  近來有印順學派,主張「大乘非佛說」,此說不謹完全否定書中之高僧,集體抹殺中國歷代祖師功蹟,更是謗佛、謗方等諸經、謗菩薩,具足毀謗三寶,此種行為是對釋氏做種族滅絕之無間地獄業。凡一切佛子,為續佛慧命,豈可袖手旁觀,眼見讓佛陀流淚的事發生於當前。必須師法 聖玄奘菩薩,洞悉邪說內容,遍尋條列誤謬之處,據理力爭,痛加破斥,毫不留情,不畏以數倍篇幅之內容,將此惡見永遠排除於佛門外。

  然欲破斥邪見,必須深入佛法,而如道生法師所說:「欲深入佛法,非慧解不可。」而欲慧解,必先實證。若未實證,大多會將佛法當做學問,而會產生此書中數點令人遺憾之處:如以學問八宗之分類方式,對各宗之介紹力求篇幅平衡,而無法對諸宗做定位取捨;對書中高僧之選擇,力求各科均衡,注重閱讀趣味,未能以對佛教之貢獻或證量作為取捨標準,而對宋朝高僧,只以極少篇幅介紹,使人感到大有遺珠之憾;對佛法教義之評論多有錯謬,例如捨嘉祥大師及唯識宗之正確判教,而取天台智者次序錯置之五時判教,及對高僧所示機鋒處視而不見,多做情解思維之語,對於高僧證量之評論,更是必然落入下地評上地的情況,引人檢點。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ag:雪、雪樹、山、雲海


一般人看到《高僧傳》這本書的書名,在還沒有仔細詳讀之前,總會有一些先見為主且又刻板的印象,例如:示現神蹟於世人面前、或者在出世之前的祥瑞之象,又或者有神通的事情發生等等;不過,除了這些以外卻很少人會去深入地探討:他們之所以被尊稱為高僧的原因為何?之所以會把他們的事蹟點滴彙集成《高僧傳》的重要原因何在?我想是因為這些高僧們的言行舉止一定不同於常人,具有忍人之所不能忍,行人之所不能行的菩薩行徑,以及其智慧與修養可供後人做為標竿,值得努力不懈去學習的一個榜樣,他們之所以受人景仰,不說別的,就說為求法不惜生命、堅忍不拔為法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及其努力紹繼佛種,使其法脈不斷的這種堅強意志,每每看到此時,都會禁不住涕淚縱橫,心裡面總是會想,他們為法付出,而自己有沒有辦法跟他們一樣如此精進勇猛,或許只能做到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想到這裡,真的會很自然的肅然起敬,對於他們是更加的景仰及讚嘆了!書中也提到某些小故事,頗讓人津津樂道、可當做學習的榜樣,亦有些戒慎恐懼的事情,大概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而藉由閱讀此書的內容來了解其中的故事裡的奧妙,真是極其有幸!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Tag:花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ag:小花

平常看到文言文就昏頭的末學,最近看了一本白話寫成的高僧傳,終於了解到祖師的清風亮節,也有些心得想和大家分享。

說也奇怪,古時高僧之所以被稱為高僧,皆是因其求法之精神、說法之勝妙,像慧可大師斷臂求法、玄奘菩薩抱著喪身捨命的決心去西方取經、不識一字的六祖慧能大師因聽別人誦念《金剛經》便拋下一切千里求法等壯舉;然而現觀時人,何者名為現今之大師?慈善事業做得大、寺院蓋得多、學術學位拿得高便是,法義卻被踐踏於一邊,還記得以前還沒學佛時被媽媽逼去考佛光山的佛學院,在面試時,末學有說一些心經的內容,沒想到法師卻止住,問我:「你怎知道那些經典是真的?」末學當場傻眼,心想:「怎麼法師會不信經典?!這不是妳們早課在唸的,那我到圖書館借佛書來K是為何(=..=)(後來想想,法師會講這些,大概是因為那時法師問我在哪道場學過,而那時末學只是在圖書館借到正覺同修會的書,所以就回答正覺,他們不知怎的好像警備起來,然後就叫好像管佛學院的,出來看了一下,那時還不知道,是後來和我媽聯手帶我去的慈濟法師告訴我的)。現今法師如是,古人道風已然不存。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想《高僧傳》裡一定有很多既有趣又神異的故事,看完全集之後,果然是精采!若以故事的奇特性來看,可真是令人神往…,例如:安士高大師有宿命通,多少人希求有此能力!?坊間命相之流就且不論,依佛、依道號稱能知人三世因果者,便能使眾人趨之若鶩。如同那些所謂的有道之士或密宗法王、仁波切等,平時為人勸善行施、律己甚嚴,儼然是一位有修有證的師父,信徒或門人有事則說其人往世因緣如何,現今應當如何解決…等等,說命解厄彷彿高深莫測,實仗其世智辨聰、知識經驗豐富耳,所說皆為臆想探測推論而得。再加上其人口才流辯且善於察言觀色,結果便煞有其事似的!但若問今早所食何物?即無言以對,真是今朝尚且不知,況乎前世?!

另有一流鬼神之道者,稱之為「神」,實則有辱神格!其大部份乃鬼道之相應法,只要養一小鬼附耳報來,坐上法座,法袍一搭,來人未開口,即直道來者姓名、住處、今為何事前來…等等,事事果真如其所料,絲毫不差。接著再說你前世如何?業障多少?亡魂隨身與否等等…。可憐你無法得知真相,故會統統相信,且驚為大師!不但歡喜奉獻捐款,並依其言回家修行:「回去之後,唸某經四十九遍,持某咒十萬遍,限令一個月做完…等。」若時間已至,汝無法完成〈其交代的功課本故意刁難,來者最好無法達成〉,則告汝曰:「是以此業障難消,我今將為汝作法令消。」使汝再次捐獻;倘汝完成後卻覺業障未消,則又對汝曰:「有更多債主求償,來者凶惡勝前。」,必以種種更加令人怖畏之事來掌握來者之希望與恐懼。如此美其名曰為度眾入佛法,實則為興道場而求名得利罷了!彼諸人等,實無神通而妄說因果,皆為未證言證、妄說吉凶禍福之徒耳。

真有神通者則不然,如安世高大師,其宿命通用在何處?自己找上門去,讓債主一刀把他殺了!勇於償報外又藉此惡緣設法令世人信因果之真:於下一世尋訪前世殺害自己的債主,細說多生業報因緣,彼此解怨釋結,歡喜相對。最後還讓他追隨安師東行遊化,抵達浙江會稽時親見大師另償宿業而亡。此人因見大師前後二報的應驗,於因果深信不移,從此出家學道,精勤修學佛法。是以師真乃大菩薩也!若不證無生、無我之法,如何能有此大智與大勇?!菩薩當將心安住於佛法「正念」之中,於一切善、惡因緣、種種境界之相,皆能善於分別了知而不執著彼相,時時轉依無我法而起現觀,直至心得決定、成就無間作意後,即能隨順緣起,於自身異熟果報之諸受用中行諸佛事,成就無漏有為功德。如《金剛經》云:『以無我法行一切善法。』因依無我法故,一切善行方為真善,非世法之善惡對待之有漏性也。如是才能真實自度度他,為佛真子!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