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護佛子向正道

略論釋印順「生滅即是寂滅」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接下來,我們繼續來說明苦集聖諦。

《佛說決定義經》卷一云:「集諦者,謂貪愛法。由此貪愛,而生耽著,以耽著故,發業潤生,招集為因,是名集諦。」(《佛說決定義經》卷一)這段經文的意思是說:一切有情,由於貪愛六塵諸法的緣故,所以對六塵諸法心生耽著;由於耽著的緣故,所以就不斷的造作諸業,招集未來再出生的苦果,這就是集諦的意思。

二乘定性聲聞緣覺只能了知以上所說苦集的道理,但是他們卻不知道要聞熏般若的真實智慧,因此,如果有因緣聽聞菩薩在宣說般若總相智與別相智的時候,往往都會心生煩惱而不願意聽聞,何況是要他們來修學般若智慧呢!由於這樣的緣故,所以說二乘無學在大乘法中有苦集,而沒有苦集聖諦。反觀菩薩則不然。菩薩不只是了知二乘定性無學的苦集聖諦;也了知二乘人由於被無始無明所遮障的緣故,所以不知也不證生命的實相。而菩薩卻能夠如實的親證實相心,也就是第八識如來藏,因此而說菩薩在大乘法中是已證苦集,也證苦集聖諦。這是什麼道理呢?這意思是說,菩薩在七住位時開悟明心親證實相,打破了無始無明,但是由於無始無明還沒有究竟的斷盡,所以有苦集;但對於實相心如來藏卻是已知已證,並且能夠以此為基礎,繼續深入的去修證如來藏中所含藏的一切法,所以說菩薩也有苦集聖諦。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父親給女兒的遺書和十年後女兒的回信(很感動)

給可愛的女兒:爸爸和妳玩了好多次躲迷藏,每次都一下子就被妳找出來。
不過這一次,爸爸決定要躲好久好久。
妳先不要找,等妳十四歲(還要吃完十次蛋糕)的時候,再問媽咪,爸爸躲在哪裡,好不好?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救護佛子向正道

略論釋印順「生滅即是寂滅」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面一個單元中,我們略說了佛法的兩大甘露法門,也就是解脫道與佛菩提道,並且從各種不同的層面,來說明佛法中的這兩個主要道之間的差別法相。今天,我們要接續上一個單元的主軸,也就是要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說明佛菩提道函蓋解脫道的道理所在,並且也要詳細的來解說這兩個主要道修行的內涵和修學次第,歡迎大家繼續收看。

前面我們說過,二乘法是屬於解脫道的修行,也就是經由斷除我見和我執以後,煩惱滅盡了而取證解脫果,從此不再受生於三界之中,因此而得以免除生死輪迴之苦;而大乘菩提的修行,則是從親證第八識入手,然後依次第進修,圓滿菩薩五十二階位的修證過程以後,得以成就究竟的佛道。然而在這當中,大乘菩薩同樣是要斷除煩惱障,要修證解脫的法門;而二乘菩提的行者,雖然可以斷盡煩惱取證解脫了,但是他們卻不知也不證大乘菩薩所親證的實相心——如來藏,因此而說大乘菩提所修所行函蓋解脫道。也就是說,菩薩在解脫果方面如果無法圓滿,當然也就無法成佛了。

接下來,我們想從兩個層面來說明「佛菩提道函蓋解脫道」的道理所在。第一個層面,是從「佛菩提道之四聖諦函蓋解脫道之四聖諦」這樣的角度來作說明。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