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台灣俗諺說:「人兩腳,錢四腳。」(台語)表面的意思是:人只有兩隻腳,跑得慢;錢卻有四隻腳,跑得飛快。但若仔細探尋諺語的真義,其實是在表顯:若以人追錢,即使畢生賣力追尋,最後往往如夸父追日般,疲累、飢渴以終。反之,若錢肯追人,則事半功倍,錢財可輕鬆入袋。誠如另一句諺語說的:「錢逐人卡緊(較快),人逐錢卡僫(較困難)。」(台語)——可作為上句諺語的註腳。
固然,人為了生活所需,為了將養父母妻兒,必須為稻粱謀,因而孜孜為利也是無可厚非的。只要取之有道,不做出傷天害理的事,都是法律所允許的。問題在於:並非每個人努力拚鬥,都能稱心如意,達成自己的願望。現見有人奮鬥一番後,順利成家立業、有房有車,生活不虞匱乏;有人則事業勃發、饒富資財、乃至富可敵國;有的卻一事無成,貧無立錐、三餐不繼、乃至流落街頭,兩相對照,有如天地懸隔,其中道理安在?值得我們深入探討。首先,在彼此都很努力的前提下,結果卻截然不同,難道是「地理」因素使然?比如有的店家主人深信風水、方位、擺設、時辰等,當這些都做到了,風光開幕的結果,卻門可羅雀、乏人問津,最後關門大吉;好容易脫手了,換別人來經營,雖然新主人並不挺重視風水、時辰之說,卻愈做愈旺,門庭若市,財源滾滾而來。也有這種情況:有的店家這邊做不好,換到那邊一樣做不好;但有的是這邊生意好,換到別處經營,生意一樣那麼好。由此可見,風水、地理不是發財的主因,只是助緣而已,主人具福與否才是關鍵的因素。換句話說,有福之人凡所運為,無往不利;無福之人凡有所作,滯礙不通。因此,財富好比那忠心的護衛,總是亦步亦趨、悄悄地跟隨著他的主人而不離不棄,一旦主人需要他時,他就瞥爾現身影;財富亦然,當過去世造作的善因遇緣而成熟時,福報就兌現了。
接著,我們要進一步探討,如何成為一個有福之人?如何讓那四隻腳的錢財緊緊地跟著我們,一生不愁吃穿,還有餘力可以幫助別人?答案是「布施」二字。布施有財施(財物的布施)、法施(演述符合佛說三乘菩提正法的布施)、無畏施(令人無所畏懼的布施)三種。到底布施有何利益呢?如經中所說,布施的利益有十:
《月燈三昧經》卷六:
「童子!菩薩信樂檀波羅蜜者有十種利益。何等為十?
一者、降伏慳悋煩惱;
二者、修習捨心相續;
三者、共諸眾生同其資產,攝受堅固而至滅度;
四者、生豪富家;
五者、在所生處施心現前;
六者、常為四眾之所愛樂;
七者、處於四眾不怯、不畏;
八者、勝名流布遍於諸方;
九者、手足柔軟,足掌安平;
十者、乃至道樹不離善知識,謂佛、菩薩、聲聞弟子。
童子!是為菩薩信樂布施十種利益。」
以上是說菩薩能信受布施的功德,也能歡喜地去布施,可獲得十種利益。若菩薩想要獲得種種勝妙福報而行施時,應當怎麼做? 佛在以下經文中,說得更為具體明白:
《佛說布施經》:
佛言:「大王!若求勝妙福報而行施時,慈心不殺,離諸嫉妬;正見相應,遠於不善;堅持禁戒,親近善友;閉惡趣門,開生天路;自利利他,其心平等。若如是施,是真布施,是大福田。復次行施,隨自心願,獲其報應。或以妙色、名香、珍味、軟觸,親手布施,得眾人尊重、眷屬圓滿、富貴安樂之報;或以飲食布施,而得大力;或以酥油之燈布施,而得天眼;或以音樂布施,而得天耳;或以湯藥布施,而得長壽;或以住處布施,而得樓閣、田園;或以法說布施,而得甘露。」
佛言:「大王!若以十善行施,復得十種報應。十善者:不殺生、不偷盜、不婬欲、不妄語、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不貪、不瞋、不癡,而得命不中夭、財無散失、眷屬清潔、所言誠諦、離諸嫉妬、人所喜見、親友和睦、不墮貧賤、顏貌端正、智慧相應,獲報如是。」
佛言:「大王!若以上妙飲食供養三寶,得五種利益:身相端嚴、氣力增盛、壽命延長、快樂安隱、成就辯才。如是南贍部洲一切眾生:父母、妻子、男女眷屬,如上布施,隨願所求,無不圓滿。」
此外, 佛又在經中開示「不損財物,獲大果報」的布施方法,這對於財物短缺者無疑是一大方便,也是在提醒具足財物者於布施應有的作意與心行:
《雜寶藏經》卷第六 〈七種施因緣〉:
「佛說有七種施,不損財物,獲大果報。
一名「眼施」,常以好眼,視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不以惡眼,名為眼施。捨身受身,得清淨眼;未來成佛,得天眼佛眼,是名第一果報。
二「和顏悅色施」,於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不顰蹙惡色,捨身受身,得端正色;未來成佛,得真金色,是名第二果報。
三名「言辭施」,於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出柔軟語,非麤惡言。捨身受身,得言語辯了,所可言說,為人信受;未來成佛,得四辯才,是名第三果報。
四名「身施」,於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起迎禮拜,是名身施。捨身受身,得端政身,長大之身,人所敬身;未來成佛,身如尼拘陀樹,無見頂者,是名第四果報。
五名「心施」,雖以上事供養,心不和善,不名為施;善心和善,深生供養,是名心施。捨身受身,得明了心,不癡狂心;未來成佛,得一切種智心,是名心施第五果報。
六名「床座施」,若見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為敷床座令坐,乃至自以已所自坐,請使令坐。捨身受身,常得尊貴七寶床座;未來成佛,得師子法座,是名第六果報。
七名「房舍施」,前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使屋舍之中得行來坐臥,即名房舍施。捨身受身,得自然宮殿舍宅;未來成佛,得諸禪屋宅,是名第七果報,是名七施。雖不損財物,獲大果報。」
由上所引經文,可知布施的範圍非常廣大,果報也無量無邊,端看行者如何用心而已。 佛在《佛說罪福報應經》中如是開示:「罪福隨人、如影隨形」——過去世造作的任何善惡業因,猶如一粒粒種子種在自己的心田(第八識心如來藏)裡,永遠也不會散失的;有朝一日因緣成熟了,果報就會現前,不管是罪報或福報,都只能自己去領受,就如同影子一般永遠跟隨在主人的身旁。 佛是一切智者, 佛所說布施正理,我們都應該身體力行,精進於布施行、戮力行善為護眾生,未來世若生人間,必是有福之人;若能不求人天福報,但迴向無上正等正覺,那就是菩薩所應奉行布施的境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