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貼  2真正的調御士。佛典故事第49集.jpg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3/2755-a13_049

第49集

瞋恚對治鬼

正銘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首先祝福大家,心想事成,福慧增長。

《佛典故事》今天我們要來介紹「瞋恚對治鬼」。這則佛典故事是出自於《雜阿含經》卷40。這則經文的大意是:如同我阿難親自聽聞,在某一個時節因緣,佛陀住在鞞舍離國獼猴池旁邊的重閣講堂。那個時候佛陀告訴比丘們說:「在過去世有一個長得很醜陋、面色很難看的夜叉鬼,有一天,他突然間來到天帝釋的寶座上坐下來,也就是坐在玉皇上帝的寶座上。天帝釋所管轄的三十三天的天眾們,看見了這個夜叉鬼長得既醜陋又難看,竟然毫無忌諱地坐在天帝釋的寶座上,天人們看了,各個都非常惱怒生氣。可是當這些天人們的瞋恨恚惱心越來越高漲的時候,那個夜叉鬼的容貌,卻是漸漸隨著諸天人的瞋恚心而變得越來越端正,最後連醜陋的模樣也完全不見了。這時候三十三天的天眾們,就去面謁天帝釋提桓因,稟告天帝說:【憍尸迦!當知有一異鬼,醜陋惡色,在天王空座上坐,我等諸天見彼鬼醜陋惡色,坐天王座,極生瞋恚;隨彼諸天瞋恚,彼鬼隨漸端正。】(《雜阿含經》卷40)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憍尸迦!您知道嗎?有一個從沒見過的夜叉鬼,面貌非常的醜陋難看,而且還坐在您的寶座上,我們三十三天的天眾們看見他長得如此醜陋難看,而且還坐在天王您的寶座上,我們都非常的生氣惱怒;但是很奇怪的是,隨著我們的瞋恚心越來越熾盛時,那個夜叉鬼的面貌卻是越來越端正,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啊?」這時候釋提桓因就告訴三十三天的天眾們說:「那可不是一般的夜叉鬼啊!他是專門對治瞋恚的鬼啊!」就在這個時候,釋提桓因親自來到那個夜叉鬼的所在。釋提桓因整理一下衣服,偏袒右肩,合掌恭敬地對著夜叉鬼說:「仁者!我是釋提桓因。」這樣連續三次稱呼自己的名字。隨著釋提桓因所表現這樣的虔誠恭敬和謙虛的身口意行,那個夜叉鬼的面貌竟然一次又一次漸漸變回原來醜陋的面貌,最後終於消失不見了。

這個時候,釋提桓因就坐在自己的寶座上,而且以偈頌對著這些天人們說:【人當莫瞋恚,見瞋莫瞋報,於惡莫生惡,當破壞憍慢;不瞋亦不害,名住賢聖眾。惡罪起瞋恚,堅住如石山;盛瞋恚能持,如制逸馬車;我說善御士,非謂執繩者。】(《雜阿含經》卷40)這個意思是說,一個人千萬不要輕易地去起瞋恚患惱的心,如果看見有人起瞋怒的行為時,也不要以瞋來回報;當我們看見有人造惡的時候,也不要心生嫌惡,應當要起慈心、悲心來對待他,這樣才可以破除自己內心的憍心和慢心。如果有人能夠不起瞋心,也不會起怨恨、惱害他人的心,這樣的人就可以叫作住賢聖眾,也就是能夠安住於賢聖之眾的行列中了。造作惡業而引生罪業時,往往是緣於心中生起了大瞋恚,這種瞋恚心堅固地住在有情的心中,猶如磐石一般不可動搖。但是真正的善於調御修心的人,即使是熾盛的瞋恚心,也都能夠把它持守安忍住,就如同能夠駕馭控制縱騰奔馳的馬車一般,能夠讓它安穩地在正途中行駛。而我釋提桓因這裡所說的善於調御的人,並不是指善於駕駛馬車、手執韁繩的人,而是指能夠善於調伏瞋恚的人。能夠善於調伏瞋恚的人,才是真正的調御士。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釋提桓因能夠成為三十三天眾的自在王,是因為他總是能夠隨時歡喜讚歎一切不瞋的功德。你們既然以正信的心離世俗的家,而出家修學解脫道法,更應當要效法釋提桓因讚歎不瞋的功德,應當如是的學習安忍不瞋之行。」佛陀說完此經之後,諸比丘們聽聞佛陀的教誨,各個都心生歡喜,決定依法奉行。

經文的大意我們介紹完了,接下來我們來簡單介紹出現在這則故事的幾個名相。首先我們來介紹「夜叉鬼」,夜叉鬼雖然稱為鬼,但也有人稱他神。夜叉的往世其實是樂善好施的,但是由於他在往昔熏習造作生為夜叉的種子和行為,所以出生為夜叉;夜叉大致分為三種:

第一種稱為「地行夜叉」,這類的有情雖然喜歡布施,但是他的瞋心很重,所以夜叉有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就是瞋心重。這一類的眾生都有他的眾同分,每一類的眾生都有他的眾同分,每一類的眾生也都有他形成該眾生的因。當他們前世的時候造了一些善業,這些善業會讓他在來世有一些福報;不過他也可能會造了一些惡業,所以也會形成一些惡報。但是善業跟惡業是沒辦法抵銷的,除非善業跟惡業是做在同一個人身上,也就是某甲對他造了惡,但是後來又對他造了善事,他因此而原諒某甲之前對他所造的惡,否則善業跟惡業是沒辦法抵銷的。所造的善業、惡業會儲存在每一個人的第八識如來藏中,分別在不同的時節因緣去產生他們各別的果報,所以就有引業和滿業的產生。形成夜叉的引業就是樂善好施,而且有很大的瞋恚心,當造成這樣的善惡業後,在一期的生死後,異熟果報就讓他引生到夜叉眾同分的引業。所以各類的眾同分,各有他們形成該眾生的因,也就是各有他造作的種子和行為。地行夜叉不單單是瞋恚心很重,而且他會喜歡酒肉,所以色身粗重,捨報之後就會形成地行夜叉,所以他會住在須彌山腳下活動;又因為喜歡吃肉的緣故,他不能遠離畜生,所以他的果報只能在地上行走;但是他有布施的福報而且長壽,是屬於四天王天所管轄,這是夜叉裡面果報比較差的。

第二種夜叉稱為「空行夜叉」,空行夜叉仍然是心裡喜歡布施,但是卻厭惡為眾生做事,不樂於勞力付出;他還是有瞋恚心,也喜歡快馬快車快速來去,個性剛強固執不容易改變。居住在須彌山的腳下,但是可以飛行。密宗裡面有一種非人類的空行母、空行勇父,就是這一類有情;在西藏密宗所謂的護法神,最好的頂多就是屬於空行夜叉,差的所謂護法神,都是屬於山精水怪一類。

第三種夜叉稱為「宮殿夜叉」,這類夜叉喜歡布施房舍,但生性喜歡嫉妒、愛比較,也喜歡跟人家諍論;所以夜叉裡面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有瞋恚心,只是這個瞋恚心的重跟輕而已。瞋恚心很重的、又喜歡吃肉的就是地行夜叉;如果他喜歡布施、但不願意為眾生做事,這一類大概就是空行夜叉;喜歡布施房舍等等的,就比較偏向於宮殿夜叉,他在須彌山的山腰有宮殿,來去都坐宮殿,所以他的坐騎就是宮殿。

接下來我們來介紹,什麼是三十三天?三十三天其實就是忉利天,是欲界的第二層天。忉利天位於須彌山的頂端,周長一萬由旬,中央為帝釋天,天主帝釋居住在中央的善見城天;他的東西南北四方各有八個天,所以總共有三十三個天,所以忉利天又稱為三十三天。忉利天的天人身高一由旬,他們的壽命一千歲,忉利天的一日,相當於人間一百年,所以忉利天天人的壽命,相當於人間三千六百萬年左右。忉利天的天主為帝釋天,又稱作天帝釋,由梵語音譯為釋迦提桓因陀羅,簡稱釋提桓因,也稱為釋迦提婆因陀羅、憍尸迦、娑婆婆、千眼等其他的名稱。

這個故事也給我們幾個啟示和問題:

第一個,不是只有人間有佛法。從故事中釋提桓因知道三十三天的天眾們,因為看見夜叉鬼長得醜陋難看,而且還坐在寶座上,都起了很大的瞋心以後,釋提桓因依然以虔誠恭敬和謙虛的身口意行,讓那個夜叉鬼的面貌變回原來醜陋的面貌,示現如何對治瞋恚。而且還以偈頌來對這些天人們開示,包括不要輕易地起瞋恚心、也不要以瞋報瞋;看見有人造惡的時候,也不要心生嫌惡,應當要起慈心、悲心來對待他,這樣才可以破除自己內心的憍心和慢心等等。可見釋提桓因是有方便善巧的,也是具有智慧的、也具有慈悲心,這在在都顯示是大乘菩薩的行誼。所以在天界依舊是有佛法的,不是只有人間才有佛法。

第二,忉利天人還是會起瞋心的。從故事中這位夜叉鬼只不過是坐在釋提桓因的寶座上,三十三天人他們就起瞋心,而且是每一個都起瞋心,所以很明顯的,三十三天人還是會起瞋心的。生到三十三天,都是因為持五戒又修十善,福報已經相當高了,但是他們還是會起瞋心。所以世尊在經文上開示:釋提桓因能夠成為三十三天眾的自在王,是因為他總是能隨時隨喜讚歎一切不瞋的功德。從故事中我們可以瞭解,釋提桓因不僅有方便善巧,而且也教導如果碰到別人造惡時,要以慈心、悲心來破除自己內心的憍心和慢心,也教導如何去對治瞋恚的方法,還讚歎善於調伏瞋恚的行為,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第三,為什麼我們會起瞋心?首先我們來探討,故事中三十三天為什麼會起瞋恨心呢?一定很多人會覺得說,那就是因為夜叉坐在釋提桓因的寶座上,所以才讓三十三天起瞋恨心,所以那才是真正的因。其實不是!那只是一個緣而已。如果當時有一位阿羅漢在場,他是不會生氣的,所以會生氣是因為我們的第八識如來藏裡面含藏有瞋的種子,也就是因為有了這個瞋的心所有法的種子存在,所以才會跟生氣相應。那個夜叉鬼坐在釋提桓因寶座上,只是一個緣,在當時每位看到這件事情的三十三天人,都跟他自己的瞋心所相應,所以就起了瞋心了。也就是說,會起瞋心,是因為跟自己如來藏中的根本煩惱相應了,也就是跟瞋心所有法這個根本煩惱相應了。如果再嚴重一點,隨著這個根本煩惱也會起隨煩惱,例如忿、恨、惱等隨煩惱。跟這些瞋等心所相應以後,我們可能還會再起了身行和口行,甚至於會有惡口;可能還會有殺、盜、淫等惡行。所以整個修行裡面,攝心是很重要的。那為什麼會與瞋心所相應呢?我們的前六識都會跟瞋心所相應,當眼識跟意識一起察覺到,有違於祂平常所喜歡的情形,眼識跟意識就會一起跟祂們的個別的瞋心所相應,所以這些不喜歡的境界,只是一個緣而已,並不是因。真正會起瞋心,是因為我們自己有這些的瞋心所的種子存在,所以當我們能夠讓這些瞋心所的種子不再現行,即使外境如何改變,我們也不會起瞋行。所以阿羅漢不會因為外境而起瞋的現行,但是還是有瞋的習氣種子存在,必須要等到成佛以後,才能把這些根本煩惱的習氣種子斷除。所以成佛以後,祂不僅不會起任何貪瞋癡慢疑等等的現行,也不會有任何貪瞋癡慢疑的習氣存在。但是阿羅漢還是有這些習氣種子存在,所以阿羅漢是遠不如佛的。

第四,意識既然會跟瞋心所相應,那意識是否就能夠儲存這些煩惱種子呢?意識當然不能儲存這些煩惱種子。我們都知道,不管從前世到這一世,或者是從今世到未來世,每一世都是不同的、不是同一個五陰身,所以必須有個根本因來執持這些煩惱種子。這個根本因絕對不是意識,因為意識在五位會斷滅,也就是在無想定、滅盡定、眠熟位、悶絕位、正死位,在這五位的時候意識都是會斷滅的,所以意識無法儲存這些煩惱種子。

第五,這些瞋的煩惱種子或習氣到底儲存在哪裡呢?它們都是儲存在我們的第八識如來藏裡面;因為只有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的如來藏這個根本因,才能夠儲存和執持這些瞋的煩惱種子或習氣。我們這一期的善、惡、無記業的種子跟習氣種子,都是由如來藏來執持,也跟著入胎,會在未來世中遇緣而顯現。第六識意識是無法執持業種跟習氣種子的,意識也會在每一期的生死的時候,會跟著斷滅;所以意識不管是細意識或者是極細意識,都不可能到未來世去。同樣的道理,過去世的意識不管是細意識或者是極細意識,也都不可能到這一世來,所以意識無法貫通三世。第七識末那識意根,雖然可以貫通三世,但是依然無法去執持這些業種跟習氣種子。所以只有第八識這個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的如來藏根本因能貫通三世,也能執持這些業種跟習氣種子,才能夠成就這個三世的因果。所以不管我們造作任何的業種,如來藏都會幫我們記錄得非常清楚,因此我們要學習釋提桓因,以虔誠恭敬和謙虛的身口意行,來對治不好的外境,也要學習他向天人開示的「人當莫瞋恚,見瞋莫瞋報,於惡莫生惡,當破壞憍慢」,來讓我們不會隨著外境起不好的心行,也讓我們如來藏所含藏的種子越來越清淨,才能夠快速地往佛地邁進。

今天佛典故事「瞋恚對治鬼」,我們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邊,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itent 的頭像
    penitent

    華嚴聖境故人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