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貼 最初發堅固菩提心遠超過二乘人 菩薩正行(一) 第8集.jpg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1936-a08_008

第8集

三品菩提心的抉擇

由正元老師開示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

在上一次的節目當中,我們把具足十信位、初發菩提心作了概略的說明,相信大家都對初發菩提心,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接下來我們應該要瞭解一下, 世尊所開示的三乘菩提以及三種菩提心的異同,而作出正確的抉擇。

簡單的說:二乘解脫道就是要斷我見與我執,而成為阿羅漢,目的是要證入無餘涅槃,出離三界火宅、六道輪迴。如果很精進修學解脫道的話,在一世到四世之內,就可以證得阿羅漢。而大乘佛菩提道的目的則是要成佛,要達到福德與智慧都圓滿的常、樂、我、淨的境界,所需要的時間呢?則要三大無量數劫。在成佛之道中要當菩薩,要修六度萬行利樂眾生,要以攝受眾生、累積福德與智慧為主修。

禪宗的五祖曾經說過:「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所以佛道是以開悟明心,實證法界實相的智慧為入門。開悟明心所證的就是第八識,又名如來藏、真心等等。當證得之後,如果能夠轉依成功,就會得到般若總相智,接著就要修學般若別相智和道種智,才能在最後證得一切種智,也就是完全證知如來藏中所含藏的一切種子的智慧。

其實二乘解脫道,本來就是大乘佛菩提道其中的一小部分,所以佛菩提道中也包含了解脫道的實證。但是對菩薩來說,解脫只是佛菩提道中的副產品。也就是說,菩薩在累積福德、利樂眾生的過程中,實證大乘般若與唯識種智的時候,也順便得到解脫的功德受用。但是菩薩卻不是以自我解脫為主要的目標,而是以度化無量眾生,共同成就佛道為主修。

解脫道的實證關鍵在斷我見,也就是要認清—由如來藏所出生的五陰十八界都是因緣和合而虛妄不實的。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塵和六識。那我們該如何斷我見呢?這部分在正覺同修會,所出版的《識蘊真義》、《阿含正義》以及《觀行斷三縛結─實證初果》的口袋書都有詳細的說明如何斷我見實證初果,乃至斷我執成為阿羅漢。您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自行參閱。但是,如果想要實證的話,真善知識的教導,還是極為重要的關鍵。

簡單的說:在解脫道中有初果乃至四果阿羅漢。斷除了我見、疑見以及戒禁取見等三縛結的話,就成了初果須陀洹,能夠不再墮入三惡道中;最遲鈍的初果人,最多也只不過七次的人天往返受生之後,就可以遠離三界生死的苦惱。初果人在有了斷我見的智慧功德之後,不需要壓伏煩惱,就能夠將欲界貪瞋逐漸的轉薄,而成為二果斯陀含,又稱為一往來,也就是在人天往返各一次,就可以入涅槃了。三果阿那含又稱為不還果,則是已經斷除了三縛結,以及欲界貪瞋等五下分結,當往生到色界的五不還天之後,不用再回到人間,就可以在天界入涅槃了。

如果三果人已經斷除了對於欲界的貪愛,就必定會得到色界定的初靜慮,發起初禪的五支功德,所以就是真正離欲的聖人,而稱為梵行已立。而是否有發起初禪的五支功德,就是檢驗一個人是否確實已經證得三果、梵行已立的門檻。像達賴喇嘛所帶領的假藏傳佛教,違背 佛陀應該要遠離欲界貪愛的教誨,他鼓吹要貪愛男女雙修時所產生的大樂,才能提升修行的境界。他並且說:「只要精液不漏,或者能夠一滴不漏的收回,就不算違背清淨梵行。」他在《達賴喇嘛和中國佛教訪問團之問答》這本書當中說:「而為了使達到最究竟的目的,所以他必須產生大樂才有辨法;為了能永恆的保持這個大樂,所以他的精液絕對不能漏出,一滴都不能漏出,他有辨法運用這個精液。假使他在行雙身法時,將精液射出來,那他必須要有辨法一滴不漏的收回,否則就是違背了梵行,就是犯了大罪。」

但是我們說:即使一個人真的能夠練氣功,練到能將精液完全的回收體內,其實也只是吸回到膀胱之中,之後就又隨著尿液而排出來了,這和清淨梵行根本無關,只是一種唬弄人的說法。又即使真的在男女雙修的時候,能夠忍住不漏,這仍然也只是一種氣功,和離欲完全無關。像他們這樣子,不在如何遠離欲界貪愛上來用功,而假借修行作為幌子,來貪著男女交合世間欲樂的修煉方式,是絕對無法發起初禪的。既然連地位最高的達賴喇嘛,都一直強調男女雙修才是最殊勝的修行方法,那麼我們就可以很清楚的瞭解,在假藏傳佛教當中,完全都是沈迷在粗重的欲界五欲當中,不曾有人實證過離欲的初禪境界的。這也證明假藏傳佛教當中,其實是沒有人懂得什麼是清淨梵行的。

我們談完三果之後,接著再來談四果。四果就是已經斷除了五上分結等三界貪愛而成為阿羅漢,在捨壽之後就可以滅盡因緣生、因緣滅的蘊處界諸法,入到無餘涅槃的本際不受後有,可以不再出生於三界之中。上面的這種說法,指的是慧解脫的阿羅漢。如果是具有四禪八定的俱解脫大阿羅漢的話,則就可以隨時自在的捨壽,坐脫立亡而入無餘涅槃,他就不須等待捨壽的時節來到,才能入無餘涅槃。

上面所說的二乘菩提解脫道,是 佛陀在初轉法輪的阿含時中所說的法教;是以四阿含為經藏,以說戒的毘奈耶為律藏,以阿毘曇為論藏,所以它也就稱為三藏教。但是其實在《阿含經》中,也已經密意隱說了般若以及唯識種智的正理,只是還沒有般若智慧的人讀不懂而已。菩薩也是需要修學解脫道的,而斷除見惑以及思惑的內涵也和二乘法沒有差別。所以我們說:阿含三藏教也是通於菩薩道的。

如果說有的菩薩沒有機緣親證藏識——如來藏,他純粹只是依於三藏教而來斷除見惑以及思惑,但是因為他對眾生有悲願而不捨,所以他不取證無餘涅槃,而常住在世間,像這樣的菩薩,我們就稱他為通教的菩薩。阿羅漢雖然斷除了我見以及我執,他在捨報之後,五陰十八界都已經滅盡無餘,而可以入無餘涅槃。但是在涅槃當中並不是斷滅空; 佛陀在經典上說,仍然有涅槃的本際,也就是第八識如來藏離見聞覺知而獨住的境界。因為阿羅漢並沒有證得如來藏,只是把五陰十八界都滅盡了,剩下如來藏獨存,而稱為入無餘涅槃。但是在涅槃的境界當中,已經沒有了七識心,完全沒有了知,因此阿羅漢是沒有辦法了知無餘涅槃本際——如來藏獨存的境界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至於通教菩薩,如果他不迴心大乘別教法當中,來修證無我——如來藏——的話,即使是在解脫果的部分,慧解脫的通教菩薩,他的證境是同於初地菩薩,俱解脫的通教菩薩的證境,同於六地菩薩,但是這些通教菩薩,他終究是無法進入到別教的七住位中,無法了知別教七住位菩薩的般若中觀智;而且沒有經過這個階段的話,他是沒有辦法成佛的。然而開悟明心的菩薩,卻是已經實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因此說,開悟的菩薩不用入無餘涅槃,他就隨時可以體驗涅槃的境界。所以明心的實義菩薩的智慧,是遠遠超過阿羅漢的。

佛陀甚至曾經說:最初發堅固菩提心的凡夫菩薩,就已經勝過一切獨覺聖人,以及定性聲聞阿羅漢了。這是因為這位菩薩之後所修學的一切善法,都會迴向無上正等菩提,將來也必定會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而成佛。所以說無論是因地還是果地,菩薩都遠遠勝過包括聲聞、緣覺等一切有情的。

在經中曾經有過這麼一個典故:是說有個徒弟揹著行囊,跟著阿羅漢師父後面走,他走著走著,忽然間發起了大心。他心裡想說:我要行菩薩道,要救度一切眾生。這位阿羅漢是個三明六通的大阿羅漢,他想:這個徒弟,竟然敢發大菩提心,真是個了不得的菩薩啊!我這個師父都還作不到呢!於是,他就趕快把行囊拿過來自己揹,不敢讓這位發心的菩薩徒弟來揹。可是這個徒弟跟著大阿羅漢走了很久,腳很累了!他心裡就想說:走路就都這麼辛苦了,那麼行菩薩道真的是太苦了!我看我還是修聲聞解脫道,早點入無餘涅槃就好了。這位大阿羅漢馬上就知道他這個徒弟又打消了發大菩提心的想法了,所以他就又把行囊還給徒弟揹了。

從上面這個故事,我們就可以知道,要發大菩提心、修菩薩行,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啊!光是決定發心,就已經超勝於大阿羅漢的果證。從證得解脫的難易度來說,如果非常精進的話,可能只要一生到四生就可以證得阿羅漢的無餘涅槃。但是如果想要成就佛地的無住處涅槃的話,那麼就一定要三大無量數劫,才能夠究竟圓滿的。

我們再從所證得的功德上來說,阿羅漢就只是在這一期生死結束之後,能夠不受後有,不用再去受生,不需要再受生死輪迴之苦。但是這並不是 佛陀來說法的目的, 佛陀是為了一大事因緣才出現於世的,是為了教導眾生佛的知見,讓眾生都能夠證得佛地的福德以及智慧,能夠利樂眾生永無盡期,這才是 佛陀說法的目的。所以二乘法只是佛法修學的中途站,當我們能夠證得聲聞初果,乃至三果、四果的解脫果證之後,已經斷除了欲界煩惱的現行,已經有把握不會隨意造作惡業而下墮三惡道的時候,這時候就不應該害怕在三界之中來受生,而應該要迴小向大,發起大菩提心當菩薩,將來開悟之後,不但有解脫功德,同時也實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擁有般若中道的智慧,能夠利樂無量眾生,共同成就佛道無量的功德,這才是唯一而且究竟的修學道路。

從上面的說明我們可以知道,因為菩提有聲聞、緣覺、佛菩提等三種,所以我們在發菩提心的時候,就一定會有三種不同的發心。第一種是下品的菩提心,也就是指聲聞菩提,中品的菩提心是指緣覺菩提,上品的菩提心是指菩薩的道心,就是大乘法的發起佛菩提心。關於菩提心的發心,不能夠說眾生一定有菩提心,或者一定沒有菩提心;也就是說,眾生都應當要先有熏習之後,才會發起菩提心的,在往世如果沒有熏習過佛法,就不可能發起菩提心。正因為眾生不一定都有菩提心的體性,所以有人發心的時候,成為了下品的菩提心,有的人成為中品,有的人成為上品。如果眾生本來都一定有菩提心,那麼應該是三品統統具足,或者一定是三品都沒有,所以這三種菩提心,眾生在發心之後,不一定就永遠不再改變。

所以如果以前所發的是下品菩提心,只想要修證解脫道,而出離生死苦,這就是聲聞菩提的發心;但是他卻可以在這個,下品的聲聞菩提基準之上,作為中品緣覺菩提發心的基礎,乃至於可以將聲聞菩提的發心,作為發起上品佛菩提心的基礎。也有人一開始是發佛菩提上品的菩提心,但是後來害怕眾生難度、佛道難成,所以發心就隨著轉變為中品,修學緣覺菩提了;乃至有人不敢修學緣覺菩提,就改為修學聲聞下品菩提。因此說已經發心的人,三種菩提之性,並不是決定不變的。在眾生發心之後,如果能夠精勤修學無量的善法,像四宏誓願所說的:「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這樣就是所謂的勤修無量善法。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就先談到這裡,謝謝各位菩薩的收看。

我們下次將要說明:初發心菩薩應具備的條件以及修學要點。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身心安泰、學法無礙、福慧增上、早成佛道。

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itent 的頭像
    penitent

    華嚴聖境故人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