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https://www.enlighten.org.tw/dharma/7/83
三乘菩提學佛釋疑第83集
由 正文老師開示:佛教與民間信仰都拜偶像,兩者有何差異?(上)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要繼續跟各位分享「學佛釋疑」。今天要跟各位探討的一個問題是:佛教與民間信仰都拜偶像,兩者有何差異?
也就是說,有人問到說:佛教也有佛像,也有菩薩的像,那民間信仰也有拜民間信仰的各種的所謂王爺,或者說玉皇大帝、媽祖;甚至於民間信仰裏面也拜 觀世音菩薩的聖像,甚至於也拜 釋迦牟尼佛的聖像,我們經常在民間信仰的廟宇裏面,也會看到佛教的諸佛菩薩的聖像;因為這個樣子,所以有產生這樣子的問題:從佛教的角度來講,跟民間信仰的角度來講,他們拜的這些神像乃至於佛菩薩的像有一部分是重疊的,但是都拜偶像,那兩者有什麼差別呢?我們現在來跟各位作一下說明。
我們先瞭解一下,一切信仰的本質它是什麼東西呢?也就是說,我們對於信仰這樣子的一個認知,必須要先瞭解一下,我們眾生對於信仰的需求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其實,我們人類對於信仰其實是在很遠古的時候,就已經對於信仰——這個宗教的信仰,有它的需求存在了。那這個信仰它是透過所謂這個「符號互動」,也就是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講的話,這個是從符號互動,也就是Symbolic Interaction,從符號互動這個圖騰,來呈現人對神聖的信仰、義務還有崇拜;那這一部分呢,信仰的一個寄託,自從遠古一直到現在,一直都是這個樣子的。
對於這樣子的一個圖騰,何謂圖騰呢?圖騰就是,譬如說我們說的佛像,或是說這個神像,這些都是屬於圖騰。其實符號互動部分,其實也不止是我們對於信仰的部分的這個一個需求,其實我們人類的互動,其實很多東西都是透過符號來作互動的。譬如說國旗,國旗本身就是一個符號,譬如說某一個公司的Logo,某一個公司的Logo還有這個國家的國旗,這個都是代表國家的一個精神象徵,或是公司的精神象徵;透過這樣子的一個符號,我們把我們對於國家的一個恭敬、國家的一個依靠,投射投影在這個國旗這個符號上面。那公司的部分,譬如說我們說公司有公司的文化,那公司的Logo,我們透過對於公司的Logo的認知,甚至於現在的企業有所謂的企業顏色,這些企業顏色有的人是用藍色,有的人是用黃色,有的人是用綠色,那這些顏色代表著這個企業的一個符號,代表了一個企業顏色,這個其實本身就是透過這樣子的一個形象的符號,來跟這個世間、來跟你所要投射的這樣子的一個群體作互動。
這個就是符號互動的最主要的一個理論的基礎。這個理論在社會學裏面,其實是觀察我們這個社會的組識結構裏面所形成的,一個對於人類行為互動相當有名的一個研究,那也非常適合用來我們對於這個宗教信仰的一個認知的過程裏面,去作一個探討。那我們從這個地方來看的話,我們說剛剛所說的符號這一部分,譬如說國旗,乃至於企業的這個Logo,那從宗教來講,每一個宗教都有它所崇拜的這樣子的一個圖騰;也就是說,佛教有它信仰、有它崇拜的這樣子的一個佛像,道教有它崇拜、信仰的一個對象,當然,道教也融合了佛教的佛像在這個廟宇裏面。但是,一般民間信仰所拜的動機,還有佛教徒所拜的動機,這個是有差別的。這個我們後面再來作說明。
偶像的這一部分,其實這個也是基督教經常在抨擊,經常在說:「你們都是拜偶像,我們是不拜偶像的,拜偶像的都是魔鬼。」這個如果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講的話,也就是說從符號互動理論來講的話,我請問各位:基督教有沒有偶像?基督教難道都沒有圖騰信物嗎?
我們說天主教,天主教是不是崇拜聖母瑪利亞?天主教的教堂裏面,是不是都有聖母瑪利亞的雕像或是畫像在那個地方?現在新教——現在目前的基督教其實是新教,也就是基督教改革完以後成為新教了,那這個當然不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一個主題。那天主教其實就是古時候的基督教,是舊教;那基督教其實是經過宗教革命完以後所產生的新教,所以有產生了很多的教派。一直到新教產生以後,新教他們就不再供奉聖母瑪利亞了。那新教他們所供奉的,在教堂裏面有什麼東西呢?有十字架,十字架上面還釘著耶穌啊,難道這個不是偶像嗎?難道這個不是一個Symbol嗎?這個不是一個符號嗎?這個不是一個象徵的一個圖騰嗎?那縱然十字架上面沒有基督的聖像,沒有基督的這個像在上面的時候,單單就只有這個十字架在上面,那難道十字架不是圖騰嗎?難道十字架不是一個符號嗎?難道十字架不是他們一個信仰投射的一個基礎嗎?
所以,基督教自己一直在說他們不崇拜偶像,這個其實從我們社會學的一個探討角度來講的話,這個就叫作自欺欺人;因為他們是比其他的人更執著這個符號、這個圖騰的象徵,因為他們更執著這個十字架,他們是更執著這個圖騰。那這個是屬於比較宗教學上面的一個問題,我們今天不在這個地方去作探討。
那我們今天是要瞭解說,民間信仰拜偶像跟佛教拜偶像,這個地方有什麼差別?那我們說相似佛法,也就是說所謂相似佛法,譬如說現在很多的道場、很多的寺院,但是他們所講的全部都只是人天善法,甚至於只是在表相上的經懺上面去教導眾生,如何的去趕經懺,如何的去做什麼「環保菩提」,做什麼,開什麼書法班,開什麼合唱團,開什麼佛學夏令營;但是,從來不在真正的佛法上面用心。那這些寺院,他們一樣有佛像在這個上面,那在這個上面,這個他們所崇拜的這個佛菩薩的形像,其實從本質上面來講的話,如果不懂佛法的真正的道理,那與民間信仰,也就是說我們寺廟在拜 觀世音菩薩、在拜 釋迦牟尼佛、在拜其他的譬如說 地藏菩薩,其實是沒有什麼兩樣的。所以,相似佛法的這些寺院,對於一般的道教民間信仰的這些寺廟、這些道觀,他們所拜的這些偶像,其實也不用「五十步笑百步」;其實基本上,他們的動機還是在於求祈福,還是在於求保祐,那這個東西本質上並沒有不一樣。那這個東西,跟基督教對於這個十字架、天主教對於聖母瑪利亞,乃至於回教對於阿拉,去作崇拜信仰的這樣子的一個過程,而去崇揚他們所崇揚的這個信物,那這個過程其實是相同的。所以,這個就是我們一切眾生的信仰的本質。
那這些信仰在真實佛法上面有沒有拜佛像,譬如說了達了真實佛法以後,有沒有拜佛像呢?當然也是有啊!但是這個有事相上,也就是說有事相上,也有理上的差別。也就是說,當你了達了真實佛法以後,需不需要對於佛像恭敬呢?當然需要恭敬。但是這個恭敬是來自於什麼地方呢?來自於了達佛法,也就是說知道佛法的真實的理地。那所謂的理上,就是從這個佛法的真正的道理,你已經真正的了達了。那這個理有兩個理,一個是五陰十八界,了達了五陰十八界的正理,所以在這個理上所產生的這樣子的一個信仰;那另外一個理,其實就是我們大乘佛法所說的理,這個理最主要就是在指,我們對於我們出生萬法的根源的這個如來藏的這個理體,已經親自證悟。那由這個理體——這個本來佛、這個自性佛,從這個理體所出發,對於佛像的一個恭敬,所以這個是於事於理理事圓融。所以,這個在事相上跟於理上對於佛的這樣子的恭敬、拜佛,這個是與相似佛法是不一樣的;那與一般的外道,也就是說一般的民間宗教的崇拜,這個是不一樣的;與基督教去崇拜十字架,這個是不一樣的。
我們在這邊一再的強調,這個部分其實就是眾生的一個需求,眾生因為對於這個世間還有對於我們五陰的無明,所以就會對這些無明產生恐懼;對這些無明產生恐懼的時候,就會安立很多的法,必須要透過這樣子的一個信仰,來安慰眾生的心靈。這個就是從初民的原始宗教,到現在的宗教,其實都是離不開這樣子的一個本質,都是離不開這樣子的一個過程,去作一個信仰的一個投射。所以,我們這邊再從信仰這一部分,再跟各位探討這樣子的問題。
所謂的信仰,在英語,英文的信仰就叫作RELIGION,R-E-L-I-G-I-O-N,RELIGION這一個名詞它就是信仰的意思。那這個信仰的原意,在RELIGION這一個字的原始的意涵,就是引申為人對神聖的信仰,還有人對於神聖的義務,還有人對於神聖的崇拜。所以,這個是有一個能信仰、能崇拜的一個對象,而且這個崇拜、這個信仰,是希望能夠從這個地方能夠獲得保祐,而且對於神有某一種義務的一個實現,所以藉由這樣子賦予義務,或是人神之間的羈絆這樣的概念,來呈現這樣子的意涵。其實RELIGION這個字是西方的語言,西方的語言本身它就已經函蓋這個意涵了。所以,RELIGION這個字翻譯過來變成漢語的「宗教」,這一部分我們在後面的問題當中,有機會的話再跟各位作探討。那翻譯過來的時候,它本身就是借用這個信仰的意涵了。
所以很奇怪,為什麼基督教不知道這樣子的一個意涵呢?他們自己用RELIGION這個字來說明這樣子的一個道理,難道不知道RELIGION這個字本身就是這樣子的一個意涵?這個是藉由這樣的一個意涵,對於說明人對於神的一種依賴,這是一種重複、綑綁、羈絆的行為。也就是說,RELIGION這個字它的字根跟字尾,它是源於拉丁語,拉丁的古語,這個RELIGARE就是說R-E-L-I-G-A-R-E,RE是重複的意思,LIGARE本身就是綑綁、羈絆的意思。所以,它是在說明人對於神的一種依賴,而產生重複、綑綁、羈絆的一種行為。這裏從字根跟字尾已經把RELIGION這個字說明了很清楚了,也就是說,這種西方式的信仰,也就是說乃至於我們人類對於人神的這種依賴的這種信仰,是一種互相綑綁羈絆的行為。也就是說,人對於神的一種依賴,仰賴於神而靠神來解脫,這種是一種互相的一種義務、羈絆、綑綁的行為。
但是,其實用RELIGION這個字、RELIGION這個「宗教」來說佛教,其實是不合理的;因為佛教是要解脫於這樣子的一個行為,所以,RELIGION要解釋佛教其實是不適合的。那這個也不是在我們今天這個問題所要探討的。
所以,在這個實證社會學的先鋒,也就是說法國的社會學家涂爾幹,他是對於宗教社會學,作了一個相當完整的一個研究的一個社會學者,那他本身也是一個基督徒。他本身也是一個基督徒,但是他在他的宗教社會學裏面講了一句話,他說:「神只不過是社會力量的投影或昇華而已,上帝之城只不過是人類之城的反射而已。」那當然,他透過這樣子的一個理性思惟,透過這樣子的理性思惟所提出的這個創見,是飽受基督教社會的一個抨擊;但是其實,他是說出了真正的一個事實的真相。因為他是觀察了澳洲的原始初民宗教信仰,所觀察與實際實證的實證社會學,去觀察宗教的行為的一個過程,歸納出來的一個行為,說「神只不過是社會力量的投影或昇華而已」。所以我們說,當你把這個佛菩薩,或是說這些王爺,或是說天公,或是媽祖的這些神像,當成你的一個信仰的一個基礎的時候,當成一個崇拜對象的時候,其實這個就是社會力的投影或昇華,把社會力投影到你所需要的人神的結構上面去。
所以,在道教的一個傳聞裏面,也說「現在天界的眾神、天公,現在是透過選舉所產生的」,這個是以前有這樣子的一個傳聞。但是,這個在封建社會的時候,是不可能有這樣的思想的,封建社會的時候,皇帝是唯一的,而且皇帝是君權神授的,所以皇帝是唯一的;那當然這個天帝、當然這個天公也是唯一的,他是不能替換的。但是因為現在是民主社會,民主社會所以它能夠經過選舉。所以,這裏就應驗了涂爾幹所說的「神只不過是社會力量的投影或昇華而已,上帝之城只不過是人類之城的反射而已」。那這個部分,其實就是在反映著說,我們人類對於宗教信仰的需求。那這些宗教信仰的需求,其實就是我們社會結構的一個投射;那社會結構的一個投射,透過你對於心靈的安慰,去投射到你所虛妄想出來的譬如說神像上面,或是說你所投射出所謂的上帝,或者說十字架,或者說耶穌,那這個就是因為我們社會力的需求所產生的。
好,那我們先來看一下:佛教跟民間信仰拜偶像,最主要的差異是在什麼地方呢?佛教跟民間信仰拜偶像的最主要差異,是因為拜佛不只是祈福求庇祐而已,這是佛教最主要的一個差異。再來,念佛拜佛不單單是面對佛像而發起仰慕之情。再來,念佛拜佛除了可以滿眾生前面所說的祈福還有仰慕的願望以外,最重要的是要透過念佛拜佛修習定力。修習哪些定力呢?就是透過憶佛,能夠完成念佛的定力。那念佛拜佛當然有所謂的持名念佛,一直到所謂的體究念佛,那這個在我們前面「三乘菩提」裏面的,所謂的「念佛三昧修學次第」裏面,我們已經有詳細的說明念佛的一個次第。所以,佛教徒念佛拜佛其實最主要的就是為了要修習定力。那如果能夠再深入的瞭解、思惟第一義,也就說,思惟何者是空性,思惟什麼是自性佛,思惟什麼是如來藏、什麼是出生萬法的根源,能夠去思惟第一義這樣子的道理的時候,慢慢的進入了體究念佛,然後能夠親見真如實相,這個是佛教徒念佛最終的一個目的。
所以,念佛的目的,其實也不是單單的就是要像前面所說的,只是說要求祈福、要求庇祐,所以念佛拜佛不是只是為了要對佛像發起仰慕之情。發起仰慕之情這種仰信當然是很好,但是重要的是,要真正的透過念佛拜佛,能夠跟佛的功德相應,能夠跟佛的解脫功德相應,能夠跟佛的智慧相應;透過跟佛相應的一個過程,能夠進一步的仰慕佛的修行功德,進一步的自己來修學佛法。這個是最主要的一個差異。
所以,所謂偶像,其實即非偶像,是名偶像。什麼叫作偶像呢?我們所拜的偶像,其實不是偶像;所拜的偶像,其實最主要是透過這個偶像,來發起對佛法的一個思念;透過對於佛的這個像貌,來發起對於佛的思念以後,進一步能夠想要學著佛,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增長智慧,完成佛菩提道的大乘佛法的地地的修行。所以,這個必須要經過我們真正的修學過程以後,你才有辦法進入「所謂偶像,即非偶像,是名偶像」的真正的拜佛的道理。
好,我們今天因為時間已經到了,就先跟各位分享到這邊。那下一集繼續再跟各位分享「所謂的偶像,即非偶像,是名偶像」。
阿彌陀佛!
二、
https://www.enlighten.org.tw/dharma/7/84
三乘菩提學佛釋疑第84集
由 正文老師開示:佛教與民間信仰都拜偶像,兩者有何差異?(下)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我們這一集要繼續再跟各位分享上一集還沒有講完的:佛教跟民間信仰都拜偶像,兩者有何差異?
上一集有講到說,一切眾生的對於信仰的一個需求的本質,都是因為對他崇拜的對象所產生的不同的行為,所以會有產生不同的形式,但是其實它的本質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我們上一集有講到說,以從社會學的「符號互動」理論來講的話,其實不管你是崇拜媽祖,不管你是崇拜王爺,不管你是崇拜佛的聖像或是說菩薩的聖像,或是說基督教崇拜十字架、崇拜聖母瑪利亞的聖像,這個基本上都是屬於一種偶像的一個崇拜;因為從符號互動理論的這個圖騰的概念來講的話,只要眾生對於有像的東西產生了一個投射,它產生了一個透過這樣子的一個互動的過程,來產生的一個崇拜的對象,這個都是屬於這種對信仰投射的一種行為。那我們從佛法的角度來看的話,其實這個就是眾生對於無明的這樣子的一個需求。也就是說,眾生他不知道世間所形成的真正道理,所以會投射到虛妄想的自己所施設的這樣子的符號,或是說自己所施設的圖騰、自己所施設的偶像。不管這個像是什麼像,是佛像也好,不管是菩薩像也好,不管是其他的,譬如說老母娘的像也好,或是說基督教的這樣子的聖物,這個都是偶像,這個都是脫離不了偶像的崇拜。
但是,真實的佛法一樣是有佛像的禮拜還有信仰,那這種信仰跟這些民間信仰,還有其他的這些信仰,本質上有哪些差異呢?其實最主要的差異就是,這些信仰都是透過這樣子的一個過程來完成,也就是說透過他們的信仰過程,來完成人對神聖的信仰、人對神聖的義務,還有人對神聖的崇拜的一種依賴,透過這種依賴而重複的產生的一種綑綁的行為;透過這個社會力量的投影,所以形成你自己心理需求的一個投影。那這種投影,基本上我們如果從佛法的角度來看的話,這個就是跟我見還有我所見相應的部分。也就是說,因為你想要祈福的對象,有可能是要為你色身祈福,有可能要為你的家人祈福,甚至於是要求平安,甚至於要求財,甚至於是要求學業,甚至於是要求職業,那這個都是屬於我所;也就是說對於我所的需求,所以所產生對這樣子的一個偶像的崇拜。那這個對我所的一個需求來自於什麼地方呢?最主要就是來自於我見。也就是對於你這個「我」,是誰所組成的、是因何而出生的,你不知道。這個「我」其實是由五陰所出生的,因為五陰,所以你才會覺知「我」。那五陰是誰所出生的?五陰其實是由如來藏所出生的。
當佛教徒學佛的時候,拜佛、拜偶像的時候,也就是說,當佛教徒他不知道去探究這個「我」還有我所是從何而來,當佛教徒沒有想到說要去斷因為這個我或我所所帶來的這些煩惱,如果還沒有去覺知說要去斷這個煩惱之前的話,他所拜的偶像,其實跟前面所說的這些外道,透過符號互動所去形成的這樣子的一個社會力量的一個投影的信仰,其實本質上是沒有差異的。
但是,佛教最主要的差異,最主要就是:不是單單的要透過這樣子對佛發起的仰慕之情,而不是對於佛像發起了祈福、求庇祐這樣子的仰慕之情;而是說要透過這樣子的仰慕之情,來發起如何的去修行,如何的去求解脫,如何的去圓滿佛道。那這樣子的話,依著這樣子斷我見,乃至於斷我所,乃至於斷我執,乃至於斷法執,要求人我空、法我空的這樣子的一個動機,去拜佛,去禮佛,那這樣子所拜的佛像,其實就是「所謂的偶像,即非偶像,是名偶像」。因為這個偶像是如來之像,這個偶像並不是社會力量的投射,而這個偶像是你解脫的一個最主要的一個依託,必須要依著對於佛的一個信仰、對於佛的一個敬仰,而學著佛,依著佛道如實的修學。所以,其實重點是要依著佛像來發起對佛發起的孺慕之情,因為這個孺慕之情是跟解脫的功德相應,那拜這個偶像這個才是「所謂偶像,即非偶像」。
所以,佛像在佛教領域來講的話,端看你是如何的去拜偶像。如果你拜偶像是跟我見相應的話,也就是說,你拜的偶像就只是單單的在求祈福、單單的在求保祐的話,這個就是跟我見相應;如果你拜偶像的動機是跟我見相應的話,那這個偶像就是外道所說的那個偶像,也就是一貫道所拜的偶像,也就是基督教說人家沒有拜偶像,但是自己還是崇拜十字架,自己還是崇拜他們宗教所崇拜的信物那個偶像,其實本質是沒有差異的。
所以,如果沒有斷我見,不是朝著斷我見,不是朝著要去修學佛法的道路,去拜偶像的話,這個就是所謂的偶像崇拜,這個跟印度古時候 佛所訶斥的這些外道拜這些鬼神像一樣。其實當時佛世的時候,佛一樣訶斥弟子不能去拜這些鬼神像;所以,不是只有現在的基督教說不要拜偶像。但是,他們說不要拜偶像,但是自己又落入了偶像的窠臼,因為十字架還有聖母瑪利亞的像一樣是偶像。他們不知道,所謂的不拜偶像,是不被這個偶像的名相所束縛,而能夠透過這個偶像、透過佛像這樣子的一個莊嚴像,去了知這個像,去思惟這個像,進而去修學佛菩提道的或是解脫道的這個佛法,如實修學的這樣子的道路,所以這個才是真正的如來像。所以,依著如來像來看偶像的話,這個才是真正佛教徒所要拜偶像的一個最主要的動機。
這些我們從《大寶積經》裏面來看這一段的經文,佛就講得非常清楚了。佛說:「如來像者,非覺非知;一切諸法,亦復如是非覺非知。」(《大寶積經》卷八十九)
既然如來之像非覺非知,那我們拜佛像幹什麼呢?所以這篇就是依實際的理地在看這個佛像的,也就是說這個是 大精進菩薩,這也是 釋迦牟尼佛因地的時候,在修觀像念佛的時候,記載在《大寶積經》裏面所敘述的一段經文。「如來像者,非覺非知」,也就是說這個紙畫的如來像它沒有覺知,所以叫作非覺非知。那如來藏一樣是非覺非知,如來藏也是沒有覺知的。因為覺知是誰呢?覺知就是我們的五陰,覺知就是我們的意識心。就是因為我們有意識心,你才會去執著這個偶像,你才會透過這個偶像去發起信仰的這樣子的心理;所以要從這個偶像、透過這個偶像,去求無形無相,甚至於縹渺虛無的這樣子的一個上帝,這樣的一個神,就是透過這樣子,譬如說透過十字架要去求上帝的庇祐,道教透過神像要去求媽祖、要去求天公的庇祐,這樣子的道理啊。但是這個是什麼?這個是有覺有知,不是非覺非知,這個都是屬於意識我見相應的覺知心。
但是,「如來之像,非覺非知」,所以真正拜佛、真正透過佛像來思惟佛法,是這樣子的道理,透過佛像來思惟佛像它是非覺非知的,因為佛像是木頭做的,佛像是木頭做的當然是非覺非知,那佛像是紙畫的當然是非覺非知;所以這個就是如來藏的體性,因為如來藏祂不與三界六塵萬法相應的,所以祂非覺非知。「一切諸法,亦復如是非覺非知」,所以如來藏並不跟一切諸法相應,所以非覺非知。但是,如來藏祂卻能夠了眾生心行,因為如來藏祂有了知其他三界六塵萬法的這些一切法的其他諸法,所以這一部分就是如來藏祂非有覺知,非無覺知。但是我們從觀像這個地方來看的話,這個就是在說,如來藏祂本身就不與三界六塵萬法相應。
再來,我們看下面一句說:「如是像者,但有名字;一切諸法亦復如是,但有名字。如是名字,自性空寂,無所有,如來之身其相如是。」(《大寶積經》卷八十九)
就說這些像,譬如說 觀世音菩薩的像、阿彌陀佛的像、釋迦牟尼佛的像,「如是像者,但有名字」,這些像雖然有名字;但是「一切諸法亦復如是,但有名字」,這些像乃至於一切諸法,從如來藏所出生的這些法,只是因為假名安立。這些名字其實它自性空寂,這些名字它並沒有所有,是因為我們安立了這些名字以後,才會有所謂的 觀世音菩薩的像,才會有 釋迦牟尼佛的像;但是 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除了祂的化身以外,釋迦牟尼佛的法身一樣是無形無相。
不要說 釋迦牟尼佛的法身無形無相,我們眾生自己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本自具足的這個自性佛,一樣是無形無相。但是這個自性佛又叫作如來藏,但是如來藏是祂的名字,那如來藏這個名字——「如來藏」三個字,這個名字是有文字相的;但是這個文字相只是文字為了要表達如來藏祂的義理、如來藏祂的體性,所以安立如來藏的這個名字。但是,如來藏祂本身自性空寂,所以才會叫作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如來藏祂本來一無所有,因為如來藏出生了三界六塵萬法以後,這些三界六塵萬法是給五陰所領受的,如來藏並不去覺知它,所以如來藏對這些三界六塵萬法並無所有。
那「如來之身其相如是」,所以,不管如來的法身,或是說眾生、一切眾生的法身,全部都是這樣子的一個真如之相。所以,如來的身相是「自性空寂,無所有」的。只是因為我們要說明這個名字,所以安立了「如來藏」,安立了「真如」,安立了所謂的「無心相心」,安立了所有的這個名相,譬如說「阿賴耶識」等等的這樣子的名相。但是,這個都是只有名相,這些名相都是在說明這個名相底下的真正的義理。那這個義理、這個名相它本身,並不跟五陰相應的諸法相到的,這個就是如來之相「自性空寂,無所有」。
但是,我們剛剛所說的外道,就是一般的民間信仰,一般的民間信仰他所拜的這個偶像,它不但有名字,它這個名字還賦予它能夠保祐你,它能夠出生你的色身的這樣子的一個虛妄想,乃至於它能夠保祐你賺錢,它能夠保祐你能夠獲得你的這樣子的一個事業的滿足。但是,佛法不是這樣子講的,佛法講的是「各人造業各人擔,各人吃飯各人飽」,所以不是說透過這樣子的偶像崇拜,你就能夠得到這樣子的滿足。所以,佛教徒拜偶像,並不是這樣子的一個動機。這樣子的動機拜偶像的話,本身就是我們剛剛所說的是跟我見相應、是跟我所見相應,這個是永遠沒有辦法脫離輪迴的。
那緊接著,佛又說:「如此畫像非覺非作,一切諸法亦復如是;如來身相亦復如是。」(《大寶積經》卷八十九)
那這個畫像,譬如說我們說,我們所說的佛像木雕的神像也好,或是說畫作的像也好,這個像並沒有覺知,並沒有造作;因為它沒有身口意行的覺知,也沒有身口意行的造作,它沒有色聲香味觸法的覺知,沒有眼耳鼻舌身識的這樣子的一個覺知,它也沒有身口意行的造作;那如來藏所含藏這些法、如來藏這個法體也是這個樣子,那如來的身相也是這個樣子。
但是,我們剛剛所說的這個偶像,它全部都是有覺有作;因為它不但能夠造作出生這個世間,它能夠化作眾生,它能夠化作眾生的福業,化作眾生的善業,這個是他們說「它能夠主宰一切的」,所以它是有覺有作的。那這個有覺有作,就是因為執著於自己的我所的一個知見,也就是說,認為這個世間是它所造作的。但是,真正佛教如來所說的正法,所說的如來藏祂本身是非覺非作的。所以拜佛禮佛,最主要就是要透過禮佛,而能夠去瞭解這個真正的第一義諦的如來之相「非覺非作」的真正的道理。
再來,我們看,「如此畫像非見非聞,非嗅非嚐,非觸非知,非出息非入息;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有知者。」(《大寶積經》卷八十九)
這樣子的畫像它是木雕的,它是紙畫的,所以它非見非聞,它沒有辦法聞見,沒有辦法眼見,沒有辦法聽聞,沒有辦法嗅香,所以沒有辦法嚐味道,所以也沒有辦法去觸知身觸的覺受,所以沒有眼、耳、鼻、舌、身等等諸識的一個覺知,也沒有眼、耳、鼻、舌、身五根的作用,也沒有色、聲、香、味、觸等這些塵境的了知的作用,那也沒有出息,沒有入息,它沒有呼吸。如來藏一樣,如來藏雖然出生了你的五陰身,能夠讓你見,能夠讓你聞,能夠讓你嗅,能夠讓你嚐,能夠讓你觸,而且能夠讓你的五陰身能夠呼吸,但是如來藏祂本身並不跟這些法相到的。所以,如來藏這個「佛」,也就是說這個我們的本來佛,祂本來就離開這個像,所以是透過這個畫像來思惟、來了知,這個本來的自性佛就是「非見非聞,非嗅非嚐」等等諸法。
那再來說,「如此畫像非欲界攝,非色無色界攝,一切諸法亦復如是。」(《大寶積經》卷八十九)
祂說,這個畫像並不是屬於色界所有的,也不是屬於欲界所有,也不是屬於無色界所有的。因為欲界、色界、無色界,這個是必須要有眾生,也就是說你必須要有五陰的時候,你才會有所謂的欲界、色界、無色界;那單單這個畫像,它只是一張紙張而已,所以它不是屬於欲界眾生,也不屬於色界眾生,也不是屬於無色界眾生。所以,如來藏祂也不是屬於欲界所攝,也不是屬於色界所攝,也不是屬於無色界所攝。這些都是雖然是如來藏所出生的,但是如來藏不是屬於欲界、色界、無色界。
但是,我們所說的,剛剛所說的外道相似佛法的這一部分,或是說民間宗教這一部分,甚至於基督教的這個圖騰、基督教的十字架這一部分,它這個知見全部都是攝於欲界,乃至於攝於色界、無色界,這樣子的一個流轉生死的知見。但是,真正的佛教徒觀佛像的時候,是透過這個佛像去觀這個佛像,這個如來藏就猶如這個畫像一樣,它不是欲界所攝,也不是色界所攝,也不是無色界所攝。
那再說:「如此畫像非取非捨,非實非虛,非生死非涅槃,一切諸法亦復如是;如來身相亦復如是。」(《大寶積經》卷八十九)
這個身相、這個畫像是紙做的,所以它沒有取捨,它不會去取三界六塵萬法,它不會去取色、聲、香、味、觸,它不是實際的一個東西。但是,如來藏雖然祂不是實際的一個東西,因為指的是祂沒有跟五陰十八界相到諸法這個相應的諸法相到,所以說祂非實;但是又說祂是非虛,因為祂是有一個實際的理體,但是這個理體是遠離了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六塵諸法;所以說祂是非生死、非涅槃,因為祂本來就是無生。
所以,佛教徒就是透過這個畫像,來了知這樣子「所謂的這樣子的佛像,即非佛像,是名佛像」,這樣子才是真正的拜偶像,而不是外道的崇拜偶像。
那今天這個主題,就跟各位說明到這裏。
阿彌陀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