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2/2793-a12_077
由正銘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首先祝福大家:心想事成、福慧增長!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今天我們要來介紹「無始無明所生的六種染心」。所以,首先我們先來介紹什麼是無明,無明區分為一念無明和無始無明;無明又稱為二障,也就是事障和理障。事障就是煩惱障,也就是見惑和思惑,又稱為一念無明;理障就是所知障,也稱為無始無明。
接下來,我們簡單介紹一下一念無明跟無始無明。一念無明又稱為煩惱障,一念無明本身就是煩惱染法,也就是會導致眾生在三界六道當中不斷地輪迴生死,所以一念無明又稱為見惑與思惑,也就是見一處住地煩惱、欲界愛住地煩惱、色界愛住地煩惱、有愛住地煩惱。眾生從無始劫以來,就一直在熏習一念無明,明心後斷除一念無明的見一處住地煩惱,其餘的三種煩惱是修所斷煩惱,在悟後歷緣對境中修除。見一處住地煩惱就是見惑,是見所斷的煩惱,是屬於我見所攝;其餘的三種煩惱是屬於思惑,是修所斷的煩惱,是屬於我執所攝。
接下來介紹無始無明,為什麼稱為無始無明呢?因為眾生無始劫以來,對於萬法實相的無所知,而且這些無明無始劫以來恆在眾生心中。也就是說,對於實相的無明是無始本有的,一切眾生和二乘定性無學,從無始以來,他們的這個無明,就不曾跟覺知心相應,所以也稱作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一直要等到他們想要弄清楚法界實相的時候,他們才會跟這個無始無明相應到。所以說這個無明是跟眾生的覺知心不相應的,必須親聞善知識開示後,眾生想要明白法界實相而起心探究的時候,無始無明才會初次和眾生的覺知心相應,等到開悟明心後,就稱為打破無始無明。無始無明又稱為所知障,是因為覺知心對於法界真實相的所知有所不足,因此成佛之道被障礙了,所以稱為所知障。無始無明又稱為上煩惱、塵沙惑,它是無始有終的,明心破參後破無始無明,明心後漸漸斷除所知障,一直到成佛後才能斷盡所知障,所以它是修所斷的煩惱。簡單來說:一念無明是煩惱障,無始無明是所知障。斷盡一念無明,可以讓眾生出離三界;但是無始無明並不障礙眾生出離三界,只障礙眾生成佛;所以阿羅漢不曾打破無始無明,只能出離三界的生死,他只是斷了一念無明而已。如果有人能親證如來藏,一定會打破無始無明,在打破無始無明的同時,就會一併斷除一念無明中的見一處住地煩惱,也就是會同時斷除三縛結。一切有情眾生,一切二乘有學、無學聖人都離不開無始無明的遮障;只有真正明心的人才能打破無始無明,也只有在大乘佛菩提般若的內容已經開悟的菩薩們,才能夠分斷無始無明;也只有諸佛才能完全斷盡無始無明。所以不同的眾生,都有不同的無明障礙著,一直到成佛才能斷盡所有的無明,所以廣義的無始無明,其實也函蓋了一念無明。無始無明,我們就介紹到這邊。
接下來,我們介紹無始無明所生的染心。有關無始無明所生的染心,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提到:「此所生染心有六種別:一、執相應染,聲聞緣覺及信相應地諸菩薩能遠離。二、不斷相應染,信地菩薩勤修力能少分離,至淨心地永盡無餘。三、分別智相應染,從具戒地乃至具慧地能少分離,至無相行地方得永盡。四、現色不相應染,此色自在地之所除滅。五、見心不相應染,此心自在地之所除滅。六、根本業不相應染, 此從菩薩究竟地入如來地之所除滅。」(《大乘起信論》卷1)馬鳴菩薩的意思是說,眾生由於不能覺知、或者由於不能完全覺知這唯一法界,也就是第八識如來藏的緣故,所以就會有心不相應無明分別的生起,因此而產生了種種的染心;又因為這個染心的緣故,而有六種的差別不同。第一種叫作「與執著相應染」。這種與執著相應的染心,聲聞、緣覺及信相應地,也就是十信滿心的諸菩薩能夠遠離。第二種染污叫作「不斷相應染」。這種不斷相應染心,在信地滿心位的菩薩們,由於勤修佛法的力量,而能夠少分地遠離,而且要到淨心地,也就是初地的滿心,才能夠永盡無餘,也就是斷盡思惑而留惑潤生的意思。第三種染污叫作「分別智相應染」。這種分別智相應染心,從具戒地乃至具慧地能少分離,一直要到無相行地,也就是七地心的境界,才能夠永盡。第四種染污叫作「現色不相應染」。這種現色不相應染心,一直要到色自在地,也就是八地菩薩才能滅除。第五種染污叫作「見心不相應染」。這種見心不相應染,一直要到心自在地,也就是十地菩薩才能滅除。第六種染污叫作「根本業不相應染」。這種根本業不相應染,是從究竟菩薩地,也就是等覺地想要進入佛地的時候所應滅除。
從馬鳴菩薩所提的這六種染污心中,我們發現:這六種染污心有三種屬於相應染,有三種屬於不相應染。所以我們先來介紹,什麼叫作「相應」。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中提到:「相應義者,心分別異,染淨分別異,知相緣相同。不相應義者即心不覺、常無別異,知相緣相不同。」(《大乘起信論》卷1)論中馬鳴菩薩的意思是說,什麼叫作相應呢?就是「心分別異,染淨分別異,知相緣相同。」什麼又叫作不相應呢?就是「心不覺、常無別異,知相緣相不同。」首先我們來介紹相應,相應的道理是說:心和分別性是兩個法,所以馬鳴菩薩說「心、分別異」。雖然我們的覺知心能夠分別諸法,但是我們不可以說能夠分別萬法的分別性,就是我們的覺知心,因為覺知心與覺知心的分別性是不相同,而且覺知心與祂運用覺知性所分別的六塵相也是不同。所以說,心、分別是兩個不同的法,一個是能知的覺知心,另一個是能緣眾法而生分別的攀緣性,所以說「心、分別異」。但是也不能說祂們是不相關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這個覺知心現起的時候,就一定會有分別了,分別就是能緣的覺知心的自性;也是因為這個緣故,所以叫作相應。可是心的分別性並不等於是覺知心的心體,分別性其實就是五遍行、五別境的心所有法,所以雖然覺知心現起的時候,祂所擁有的覺知性、分別性也會同時現起。但是兩者是不相同的,所以馬鳴菩薩說「心、分別異」。同樣的道理:什麼叫作相應呢?這心以及所分別的對象,是兩個相對的法,並不是相同的。如果心已分別的這個法,那麼能夠被分別的這個法就叫作心相應的法;如果我們不能分別它,這個法就是不與心相應的法,這就是相應的意思。但是我們所分別的那個法,跟能分別那個法的我們的覺知心是對立的、是相對的。比如說當我們分別一扇門,我們所分別的這扇門,就是我們的覺知心嗎?當然不是!所以「心、分別異」就是說,心與分別是兩個不同的法,這個分別又分為分別性以及分別的對象;所以除了覺知心與覺知心的分別性是不相同的以外,覺知心與祂所分別的六塵相,是相對的,也是不相同的。如果我們所分別的是我們的覺知心自己,那又怎麼叫作相應呢?所以馬鳴菩薩說:「相應義者,心、分別異。」
接下來我們來介紹「相應義者,心分別異,染淨分別異,知相緣相同」中的「染淨分別異」以及「知相、緣相同」。「染淨分別異」是說另一種情況:心與所分別的諸法有染有淨,然而心與所分別的染淨也是有所不同的。這個染淨法,是由誰來分別它的染淨呢?當然是另外有一個能分別的我們,也就是有一個覺知心來分別。既然是由我們這個覺知心來分別染淨,那就表示說,我們這個覺知心跟所分別的染淨法是兩個法,那麼一切染淨法與我們這個分別的覺知心是互相對待,那就是兩個法,一定是相待而不是同一個法。但是,不論是「心與分別」之間,或者「心與染淨法」之間,都一定會有個相同的法存在;也就是說,這兩個不同的分類中,一定有相同的法相,那就是知相與緣相相同,也就是必然有一個了知的相,以及我們所分別的對象是同在一處的。我們所了知的對象,就是我們的所緣相;我們本身的覺知心就是了知相,了知相以及所分別的對象是相應的,不是同一個;雖然是相對的,但是卻可以跟分別心的我們相應,所以知相與緣相是同在一起的。如果知相與緣相是不同在一起,就不能稱為相應。另外緣相也可以是能緣眾法而生分別的攀緣性,這個分別性也就是我們的五遍行、五別境心所有法,當「知相」-也就是我們能知的覺知心現起的時候,「緣相」-也就是祂所擁有的分別性,也會同時現起,所以知相與緣相兩者是相對的,但是知相與緣相兩者,是同在一起的,所以可以跟分別心的我們相應;如果知相及緣相不是同在一起,就不能稱為相應。也就是說,知相與緣相如果不同在一處,那就是不相應,就不能覺知所緣相,也沒有所緣相可說。
所以馬鳴菩薩說:「不相應義者即心不覺、常無別異,知相緣相不同。」比如說:我們覺知心能分別這盆花,我們的能知相與所緣相是在一處的,這時候知相——也就是我們能知的覺知心——是緣於這盆花上,緣相—也就是我們所分別的對象這盆花,所以知相與緣相兩者是同在一起,因為知相,也就是我們能知的覺知心,與緣相,也就是我們所分別的對象是同處,所以才能夠相應的;如果不同處就無法相應。有哪些是不相應的法呢?比如說無始無明的上煩惱。這個無始無明所攝的上煩惱,還沒有破參明心的人,以及悟後還沒有想要成佛的人,都是暫時不相應的;因為他們還不曉得上煩惱是什麼,當然就與無始無明或上煩惱不相應。換句話說,我們的意識心不能夠覺察到它的存在,所以馬鳴菩薩說「即心不覺」:也就是說我們的意識心還不曾覺察到它的存在。
接著馬鳴菩薩說:這種現象「常無別異」。也就是說,這種現象是常時存在的。為什麼是常無別異呢?因為無始無明這個法,在我們想要證悟明心,想要求證法界的真實相以前,它在成佛前是一直存在的,不曾一時不在;這種現象是常,一切眾生都不會有別的狀況或不同,都是「常無別異」。即使是悟後還住在禪悅的境界中的人,當他還沒有起心探討成佛之道的時候,無始無明所攝的上煩惱,它也是始終都存在的,它是常而不會消失掉的;這些上煩惱也不會自己去轉變其餘無數的上煩惱,所以只能一一地斷除,不能藉著所斷的上煩惱來轉變其他未斷的上煩惱,所以叫作「常無別異」。這些都是眾生心不相應的法,它的體性就是這樣,永遠都是眾生的「見心」所不能相應的。一直要到眾生有因緣接觸到它,修行到了某一個層次,接觸到它,才能夠斷除它。
它「常無別異」,這句話就表示說:它是我們見聞覺知心,也就是我們的意識心所不能覺察到它的法。這些法是屬於在我們悟後已經生起般若智慧的意識心,未來探究成佛內涵的時候所必須親緣的那些上煩惱;這些上煩惱是與眾生心的所緣大不相同的,所以眾生的意識心所能緣的、所能覺察的煩惱,都是在煩惱障的部分,都是屬於下煩惱——起煩惱,都是自己可以了知的。比如說:我對我的眷屬又起了煩惱,我對我的名聲又起了煩惱。可是對於無始無明所攝的上煩惱呢?一向都不相應。一直到有人教導,或者悟後發願再來,一直修到某一個層次時,才可能會接觸到它。比如說:剛學會走路爬樓梯的小孩,一定要等到他爬到二樓了,才能接觸到三樓的樓梯;同樣也要等到他到了三樓,才會接觸到四樓的樓梯。當他還在二樓的時候,四樓、五樓、六樓、七樓、八樓的樓梯,他都不曾想過,也接觸不到,這就是心不相應;這時候只能想像三樓樓梯的情形,至於以上各樓的樓梯是怎麼回事,他想都沒想過,也接觸不到。
當「知相與緣相不同處的時候」,他還沒有到那裡,接觸不到它,完全無法了知它,也就沒想過會有更高的法義等著他去親證,根本就不可能會想到它,這就叫作不相應。他就算是聽人家說過了,也只能想像;他心中所緣的上地境界相,其實是與事實不同的。但是大多數的人,在悟後如果還沒有聽過善知識宣說悟後起修的成佛之道的內容跟次第時,這個後來才會有的所緣相,當時是與他不相應的。即使後來相應了,他所緣的成佛的境界相,其實也是相對於覺知心而有的,也就是「知相、緣相不同。」所以馬鳴菩薩說:「不相應義者即心不覺、常無別異,知相緣相不同。」另外《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5也提到了六種相應,也就是:不相離相應、和合相應、聚集相應、俱有相應、作事相應、同行相應等六種相應。今天我們所介紹的相應,主要是以同行相應為主,也就是說,主要依於心與心所有法,緣於同一對象來說相應。
由於時間的關係,今天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無始無明所生的六種染心,我們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邊。這六種染心,我們將留到後面幾個單元,再為大家作詳細的介紹,謝謝大家。
也敬祝大家:色身康泰,學法無礙。
阿彌陀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