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這兩個字,好像變成佛教的另類代名詞,一般人談到「因果」,就想到佛教所說的法;想及佛法,就離不開談論「因」與「果」的關係,簡稱「因果」;尤其修行人,認知生命本質的苦,想求得離苦的智慧,最終的目的也是想成佛,而想成佛,得跟諸佛一樣,累劫不休息、無所求的只為了利益眾生而行「菩薩道」;這般作法,已確認「菩薩道」是成佛的因,成佛是菩薩道的「果」;所以「前因後果」就成了佛法的一個概念了;因而我們常聽到「如是因,如是果」說法。
為了提醒人們「因果」的嚴峻性,幫人們建立「因果」法則,所以說「如是的因」必然遭致「如是的果」,這樣的初發心是沒錯的;但是我們試著想想看,如果「如是因」,就是「如是果」的話,如果「因」與「果」之間,不再有其他因素了,那不就是隨順「宿命論」的觀點了嗎?所以如此說來,「如是因,如是果」對於我們生命的影響,是不是有值得我們商榷的地方?
世間人不是說「先天」「後天」,雖然「先天」──過去世所造作下的「定業」已經定型了;但是世間人也會說,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我們可以靠「後天」的努力,來轉變我們先前因為「無知」所造下的「無明」(就是無知)的業;但是「無明的人們」在世間卻又被教成「如是因、如是果」,這不是自相矛盾了嗎?因為這無疑就是在說,在種下「因」的時候,「果」就已經定型成立了,也就是「因就是果」了;那麼「因」與「果」之間,不管我們努力地學習改變也好,不改變也好,這中間不管經過什麼樣改造的「緣」,最終的結局都是一樣的,那這樣「改往修來」,不就沒有意義了?……所以推敲起來「如是因,如是果」是正確的佛法知見嗎?
關於「如是因、如是果」是不是佛法的正知見,這在聖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開示,有十六種外道論,第一就是「執因中有果論」,卷6:
「由十六種異論差別。顯不如理作意。應知何等十六。一因中有果論。」(CBETA, T30, no. 1579, p. 303, c1-2)
彼見因中常有果性。應審問彼。汝何所欲。何者因相。何者果相。因果兩 相。為異不異。若無異相。便無因果二種決定。因果二種。無差別故。因中有果。不應道理。若有異相。汝意云何。因中果性。為未生相。為已生相。若未生相。便於因中。果猶未生。而說是有。不應道理。若已生相。即果體已生。復從因生。不應道理。是故。因中非先有果。然要有因待緣果生。」(CBETA, T30, no. 1579, p. 303, c24-p. 304, a3)
簡譯:執著說「因中有果」者,認為「因」中常呈現「果報」。如果問他們,什麼是「因」的相貌?什麼是「果」的相貌?「因」與「果」兩者的相貌,是同?是不同呢?
若「因」與「果」沒有不同的相貌,便無需要有「因」「果」兩種稱謂,「因」就是「果」,「果」就是「因」,「因」「果」就沒差別了;譬如說「一粒種子」是「因」,將來「長成一顆大的果樹」是「果」,「因」與「果」有此差別顯現,當時植下的「種子」很小,將來長成的「果樹」卻很大,顯見「因」(種子)與「果」(果樹)是有不同的;若說「因」中的種子就有「果」,「因」與「果」沒差別,就永遠是種子,不會有將來長大的「果樹」;所以,若說「因」與「果」沒有不同的相貌,就不會有「因」與「果」兩種事了;既然如此,「因」與「果」是一件事,「因」就是「果」,「果」就是「因」,如此又執說「因中有果」的道理是無法成立的。(請參照以下所附的經典《優婆塞戒經》卷1〈1 集會品〉)
若「因」的相貌與「果」的相貌不同,那他們說「因」中已有「果」,這個「果」是未生相貌?或已生的相貌?若是未生,就只有「因」,若又說有「果」了,是沒道理的;若這個「果」是已生,可是當時只有「因」,而卻說「因」與「果」同時存在,說「果」是「因」出生的,這個道理也不能成立。所以,經典中才說「因中非先有果,要有因待緣果生。」──意即「因」中非先有「果」的存在,要在「有因」而待「時節(緣)成熟」時」,果報才會出生。(請參照以下所附的經典《大般涅槃經》卷25〈10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
《優婆塞戒經》卷1〈1 集會品〉:
「善男子!或有人說菩薩之性,譬如石中定有金性,以巧方便因緣發故,得為金用;菩薩之性亦如是者,是梵志說。何以故?梵志等常言尼拘陀子有尼拘陀樹,眼有火石,是故梵志無因無果,因即是果,果即是因。尼拘陀子具足而有尼拘陀樹,當知即是梵志因果。是義不然。何以故?因細果麁故。」(CBETA, T24, no. 1488, p. 1035, a8-14)
《大般涅槃經》卷25〈10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
「善男子!諸佛菩薩終不定說,因中有果、因中無果、及有無果、非有非無果。若言因中先定有果、及定無果、定有無果、定非有非無果,當知是等皆魔伴黨,繫屬於魔,即是愛人;如是愛人,不能永斷生死繫縛,不知心相及以貪相。善男子!諸佛菩薩顯示中道。何以故?雖說諸法非有非無,而不決定。所以者何?因眼、因色、因明、因心、因念,識則得生,是識決定不在眼中、色中、明中、心中、念中,亦非中間、非有、非無,從緣生故,名之為有,無自性故名之為無,是故如來說言諸法非有、非無。」(CBETA, T12, no. 374, p. 516, b16-26)
總之,「如是因、如是果」在佛教界中已經以訛傳訛流傳很久了,以上是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對於佛弟子的開示;平實導師也針對這個「如是因、如是果」的邪見,舉出一些實例為我們詳加說明,這些都是在平實導師的著作「念佛三昧修學次第」這本結緣書中提到的知見:
1. http://penitent321.pixnet.net/blog/post/411769522
♥平實心語~如何使過去生的[ 惡因種子] 開始變化
2. http://penitent321.pixnet.net/blog/post/411768910
♥平實心語~精進修行,如是因,所産生就不是「如是果」。
3. http://penitent321.pixnet.net/blog/post/411767737
♥平實心語~把修行的福德、功德迴向給[ 怨親債主] ,就是在改變因果。
4. http://penitent321.pixnet.net/blog/post/408363010
♥平實心語~習性、慣性就是業
「改變因果,就是在改變「業」,業力雖然不是東西,但影响我們非常的大。業──一般人都想像得很神秘複雜,但它一點也不神秘,一點也不複雜。簡單的說──習性、慣性;就是業。」
5. http://penitent321.pixnet.net/blog/post/367964612
♥平實心語~習慣影響業力
「「業」,有的很難轉,有的容易轉,所以說,有定業有不定業,又有共業不共業;定業之中又有不定業,不定業也往往轉變成定業。在千變萬化之中,要靠自己堅定心志,想辦法把習慣改過來。習慣改了,業就從定業成為不定業,從共業轉成不共業。這時候我們說,他的業消除了或減輕了。」
我們有幸聽了善知識的開示,從今以後,要下定決心,自我檢討、改往修來,就讓往昔無知所造的「如是因」,由於聽從善知識所說的知見與方法,經智慧的抉擇,徹底付之實行改變身、口、意行,日久之後就能有功夫,動搖我們的慣性作主的「意業」,及展現在外的身、口行為,如此一而再、再而三改變長久以來的慣性,日久功深就能轉變我們的業力。所以說,「如是因 、如是果」是對沒有修行的人來說的;而對於有修為的人來說,當初所種下的「因」,中間經過了一些的「緣」,因為這些「緣」的加入,使得「果報」變化萬端,最後「如是的因,就未必是如是的果」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