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不少人在網路上討論佛法時,因為對於表相僧寶的崇敬,受了印順法師深度的影響,而不知印順法師對於解脫道不懂,也因此令隨學者縱今生精進修行,在錯誤的知見誤導影響之下,實無法有少分的解脫功德;印順法師又否定第七、第八識,也無法讓跟從者學到佛菩提道進而實證明心開悟而進入內門修學,而成就佛道。佛法的兩個主要道次─ ─解脫道與佛菩提道,因為跟錯了人,都無法實質獲益。
佛陀在初轉法輪中,所破斥的「常見」與「斷見」,在印順法師的著作中皆可明證 ─ ─
他是雙具「常見」與「斷見」的「不符 佛說八識論者」。』
現在謹提出印順法師否定第八識的法義說明:
三.
1. 釋印順《以佛法研究佛法》:「法性空中無礙,過去雖然過去,或者很久了,仍然可起用,不必要相續才能成立因果,所以中觀者不必立阿賴耶識。如釋尊在《阿含經》中,以及極多的大乘經中,並未說到阿賴耶識,難道就不能安立生死輪迴嗎?」( Y 16p341 )
印順法師說:「不必要相續才能成立因果,所以中觀者不必立阿賴耶識。」
敬請看經文說明: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2〈一切佛語心品〉:
「佛告大慧:「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大慧!有時說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槃、離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說如來藏已。」(CBETA, T16, no. 670, p. 489, b3-7)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4〈一切佛語心品〉:
「大慧!如來藏者,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CBETA, T16, no. 670, p. 512, b16-17)
《入楞伽經》卷7〈11 佛性品〉:
「大慧!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CBETA, T16, no. 671, p. 556, b29-c1)
《入楞伽經》卷7〈11 佛性品〉:
「大慧!若如來藏阿梨耶識名為無者,離阿梨耶識無生無滅,一切凡夫及諸聖人,依彼阿梨耶識故有生有滅,以依阿梨耶識故,諸修行者入自內身聖行所證,現法樂行而不休息。」(CBETA, T16, no. 671, p. 556, c28-p. 557, a3)
經文中說,「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如來藏者,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就是說依於如來藏阿賴耶識才有生有滅,會有生滅,是因有不生不滅的如來藏阿賴耶識。
以上 佛語您若不信,請看「永明智覺延壽禪師」是怎樣教訓那些愚痴的凡夫。
《宗鏡錄》卷47:
「若有不信阿賴耶識,即是如來藏,別求真如理者。
如離像覓鏡,即是惡慧。」(CBETA, T48, no. 2016, p. 695, a3-5)
上述釋印順《以佛法研究佛法》中提到:「法性空中無礙,過去雖然過去,或者很久了,仍然可起用,不必要相續才能成立因果,所以中觀者不必立阿賴耶識。」( Y 16p341 )
所以說,如果像印順法師說不必立第八識如來藏,那麼依緣熟而現起的業因存在那裡呢?業果如何成立?因果如何相續呢?所以不立阿賴耶識,以印順法師只說有六識就圓滿的話,那麼假設是第六意識收存了所造作的惡業,而第六意識的功能就是在分別事物,第六意識不就可以對於我們所造作的惡業,可以加以分別捨棄,只享用善業就好了,就可無時無刻只受用享樂而不受苦,但是現實中所看到的事實,並不可以如此順遂如意,所以可見,印順法師說的六識論是不圓滿的,處處作主的第七識,也不能作主決定就只取用意識分別想要的美好境界,這在現量的事實上也是可以觀察到的真相,所以 佛才說是「八識論」。
2. 釋印順在《以佛法研究佛法》:「如釋尊在《阿含經》中,以及極多的大乘經中,並未說到阿賴耶識,難道就不能安立生死輪迴嗎?只要真正理解緣起性空的真義,無常無我而能成立生死與涅槃,何必再說如來藏與阿賴耶識?只因眾生根鈍,所以為說如來藏或阿賴耶識法門,使其確立生死輪迴與涅槃還滅的信念,能在佛法中前進,這是極好的妙方便了。」( Y 16p341 )
2-1:文中提到說:「只因眾生根鈍,所以為說如來藏或阿賴耶識法門,使其確立生死輪迴與涅槃還滅的信念,能在佛法中前進,這是極好的妙方便了。」
印順法師說:「只因眾生根鈍,……所以如來藏或阿賴耶識法門,……這是方便。」。如來藏是實相法,並非六識的虛相法,而印順法師竟以「這是極好的妙方便了」一語帶過。
2-2:印順法師說:「如釋尊在《阿含經》中,以及極多的大乘經中,並未說到阿賴耶識,難道就不能安立生死輪迴嗎?」
敬請看 佛陀在大乘經中所提到「如來藏、阿賴耶識」的經典根據:
《大乘密嚴經》卷3〈8 阿賴耶微密品〉:
「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
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
(CBETA, T16, no. 681, p. 747, a17-20)
《大乘入楞伽經》卷2〈2 集一切法品〉:
「大慧!以此四緣,阿賴耶識如瀑流水,生轉識浪。」(CBETA, T16, no. 672, p. 594, b16-17)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9〈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如是甚深阿賴耶識行相微細究竟邊際,唯諸如來住地菩薩之所通達,愚法聲聞及辟支佛、凡夫、外道悉不能知。」(CBETA, T10, no. 293, p. 704, c6-8)
在阿含經中提到「如來藏」的經文:
《增壹阿含經》卷1〈1 序品〉:
「從一增一至諸法, 義豐慧廣不可盡;
一一契經義亦深, 是故名曰增壹含。
今尋一法難明了, 難持難曉不可明;
比丘自稱功德業, 今當稱之尊[14]第一。
猶如陶家所造器, 隨意所作無狐疑;
如是阿[*]含增一法, 三乘教化無差別。
佛經微妙極甚深, 能除結使如流河;
然此增一最在上, 能淨[15]三眼除三垢。
其有專心持增一, 便為總持如來藏;
正使今身不盡結, 後生便得高才智。」
(CBETA, T02, no. 125, p. 550, b24-c4)
《雜阿含經-央掘魔羅經》卷2:
『央掘魔羅謂滿願子言:「嗚呼滿願!修蚊蚋行,不知說法。哀哉蚊蚋!無知默然,不知如來隱覆之說,謂法無我。墮愚癡燈,如蛾投火。諸佛如來所不得者,謂過去一切諸佛世尊,於一切眾生所,極方便求無如來藏不可得;現在一切諸佛世尊,於一切眾生所,極方便求無我性不可得;未來一切諸佛世尊,於一切眾生所,極方便求無自性不可得;三世一切聲聞緣覺,於一切眾生所,極方便求無如來藏亦不可得。此是如來偈之正義。」』
(CBETA, T02, no. 120, p. 525, a26-b6)
《雜阿含經-央掘魔羅經》卷2:
「若彼眾生去來現在,於五趣中支節不具,輪轉生死受一切苦,斯由輕慢如來藏故。歷若諸眾生歷事諸佛親近供養,乃能得聞如來之藏,信樂聽受不起誹謗,若能如實安慰說者,當如是人[3]即是如來。若諸眾生多背諸佛者,聞如來藏則生誹謗,彼諸眾生自燒種子。嗚呼!苦哉!苦哉!不信之人於三世中甚可哀愍。」(CBETA, T02, no. 120, p. 526, a17-24)
3. 印順法師說「只要真正理解緣起性空的真義,無常無我而能成立生死與涅槃,何必再說如來藏與阿賴耶識?」。
然而 佛在經中是怎麼說的: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4〈一切佛語心品〉:
「計著剎那論故,不覺一切法剎那非剎那,以斷見壞無為法。大慧!七識不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CBETA, T16, no. 670, p. 512, b14-16)
《入楞伽經》卷7〈11 佛性品〉:
『佛告大慧:「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故,能與六道作生死因緣,譬如伎兒出種種伎,眾生依於如來藏故,五道生死。大慧!而如來藏離我我所,諸外道等不知不覺,是故三界生死因緣不斷。大慧!諸外道等妄計我故,不能如實見如來藏,以諸外道無始世來虛妄執著種種戲論諸熏習故。大慧!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CBETA, T16, no. 671, p. 556, b22-c1)
「緣起性空」的真義是說「諸法」都是「緣起後而空相、壞滅無存」的「斷滅法」,然而「斷見外道」就是以「斷見」來毀壞無為法;所以 佛接著又說:七識心不是涅槃因(因為七識心沒有辦法入無餘涅槃);所以必須有空性的第八識不生不滅如來藏,才能成立生死與涅槃,如果像印順法師說的,「理解緣起性空的真義,何必再說如來藏與阿賴耶識?」
這麼說來空相等於空性了,空相與空性就沒有不同了?怪不得他不承認有第七、第八識,認為第七、八識是第六意識的細分,是附屬於第六意識的。
敬請再看下一集第四、五點印順法師在這方面的錯誤說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