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說各種念佛法門2/3-從有相念佛轉入無相念佛


 
念佛法門還有觀想念佛,觀想就是修學《觀無量壽佛經》所說的十六觀。這十六觀裏面——前面的十三觀是觀想。可是在第八觀之前不能叫做「念佛三昧」只能稱為「觀想三昧」,一直要到能夠觀想佛、觀想菩薩觀想成功了,這個時候才叫念佛三昧。可是這樣觀想念佛還是有相的,所以他是有相的觀想念佛三昧。


以上這些有相的念佛,不論是持名念佛,或者是說觀想念佛,都是一心繫念著報身佛、應化身佛祂的種種依正莊嚴,還有種種的功德。那麼以 阿彌陀佛來講,阿彌陀佛的依正莊嚴是什麽?所謂「依」是指 阿彌陀佛所依的國土,也就是極樂世界的極樂國土。《阿彌陀經》上說:極樂國土有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這些都是種種珍寶、四寶周匝圍繞,因為這樣才稱為極樂。又說極樂世界有七寶池,有八功德水。這七寶池裏面,池底是以金沙所鋪,池中還有種種的蓮花,這些蓮花大的像車輪一般,而且有種種的妙色,所謂青色青光、黃色黃光等等,並且是微妙香潔。這是經中說明 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它的莊嚴。依正莊嚴——依:是佛土,正:是諸佛相好之身。像 阿彌陀佛,我們常聽到的說:「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這個都是在說明 阿彌陀佛相好之身,一般淨土的學人都很清楚。另外,比如說 釋迦牟尼佛的報身 盧舍那佛,說祂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而且是最極究竟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沒有其他的阿羅漢,沒有其他的佛弟子,能夠有這樣子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唯除諸佛。另外說佛的種種功德:譬如像 釋迦牟尼佛祂是大慈大悲,祂是福智圓滿,祂是福慧兩足尊——具足了智慧,具足了福德。修學到這邊這樣子不斷的依佛的種種功德去思惟、去憶念,然後伴隨著的念佛法門。


那另外還有人是修無相念佛,這個就是《楞嚴經》〈大勢至念佛圓通章〉所說的「憶佛、念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楞嚴經》〈大勢至念佛圓通章〉。這個人呢,通常他是具有深厚的善根福德,能夠去深入的思惟念佛法門,而且能夠知道要不斷的提升自己念佛的層次。雖然說他是主修念佛法門,可是他也知道這個定要如何來修,也能夠攝取這個修定的知見,知道說這個定就是要制心一處要凈念相續,也就是要一念相續。因為淨土法門以及修定法門的那個基本知見他都已經具備了,所以在精進不斷的修學過程中,這樣自然而然的就能夠到達無相念佛的層次了——心中憶佛的念。他是具備了種種的善根福德,具備了慧以及定的知見,然後不以有相的這樣子來憶念著佛,成為了無相的憶佛。那麼他自己了知,必須依著這個方法去修學念佛,這個才是真實念佛。這樣的人如果能夠進而修學無相憶念拜佛,那麼就可以很容易的再把這個無相念佛法門,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那麼動靜當中都能夠有「無相念佛」的功夫,這樣子能夠一心繫緣於他所念的佛,心不散亂,憶念相續不斷。一旦能夠修成這樣的念佛法門,並且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時時的保持著這樣的功夫,這種人他不只是對於自己有信心,那他也對三寶生起信心了——表示佛所說、菩薩所說,真實不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