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之內涵唯有二主要道──解脫道與佛菩提道,除此之外,無別佛法。()  


三果人進斷五上分結,即成四果阿羅漢。

 

五上分結,首為色界三種妙欲之貪愛,謂色界有三種微妙之色法-色界天身之高廣姝妙與莊嚴、色界天人之微妙音聲、色界天身所生之微妙身觸之樂;阿羅漢觀察如是三種色界妙欲虛妄不實,故斷此色界貪,是名阿羅漢貪斷。

次為無色界貪斷;俱解脫及慧解脫之阿羅漢,皆觀察「無色界有」虛妄,謂四空定中之微細覺知心乃是意識,十八界所攝,無常虛妄之法,是故不於無色界一切境界起貪,心超三界,名為阿羅漢無色界貪愛永斷。

三為掉舉結;謂色無色界有情尚有之微細掉舉,阿羅漢由了知解脫道故,令戲論永斷,故斷掉舉之結使。

四為慢結,謂色界及無色界眾生常於下界眾生起慢,以上界有情為勝,是名無色界有情有慢;阿羅漢斷如是無色界有情始有之慢,名為五上分結之慢結永斷。

五為癡結;謂阿羅漢觀察無色界一切境界,悉皆虛妄不實,彼諸外道為求無色界境界而施設之種種戒禁,皆是妄想所成之戒法;眾生對於涅槃之虛妄想,導致誤認無色界境界為涅槃,故起無數虛妄不實之邪見;阿羅漢於如是無色界之種種愚癡,已斷盡故,名為五上分結之癡結永斷。

如是五結永斷故,名為阿羅漢、世間應供、殺賊、應儀。此是解脫道之修證。

 

佛菩提道之修證,始由六度萬行之熏習,外門之廣行六度萬行;復由四加行之斷除我見,雙證能取所取皆空,進而證得第八識如來藏,明了一切有情本具之實相心,通達般若總相智;進修般若別相智-閱讀般若系諸經,通達般若之別相智。復又進斷異生性,發起金剛心,進修種智──第三轉法輪諸唯識系經義,修證道種智;次第進修十地之十度行,漸次邁向佛地。此是佛菩提道,以修證自心第八識為根本,而後次第漸修,地地轉進,不得躐等躁進,是名佛菩提道。

 

綜而言之,佛法之道唯有二法:三乘與共之解脫道及大乘獨有之佛菩提道,以外無別佛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