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邪顯正」說出「出家人」錯說法義,是否犯戒?

 

 

「破邪顯正」指出「身著僧衣」的「出家人」所說「根本法義錯誤」嚴重誤導眾生法身慧命的地方, 佛陀在經中說這是「護法行」是「沒有犯戒」的;而且以發露悲愍無憍慢心行護持正法,救護眾生遠離邪見,紹隆佛種,護法果報廣大無量。

 

有人說:

「行者,以戒為師吧~」

說四眾過戒第五優婆塞、優婆夷戒,雖為身命,不得宣說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所有罪過。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優婆夷戒。

 

 

答覆道:


這裡有幾個問題值得深思~~ 

1. 若比丘雖身著袈裟,卻錯說佛法、誤導眾生,該比丘是否仍具四眾身份?

 在以下經文中已明說:

若所說法墮於「常見」、「斷見」二邊,是「於非僧起僧想」。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201-400卷》卷39472 嚴淨佛土品〉:

「復次,善現!是諸菩薩摩訶薩有所化生具不善根,未於諸佛、菩薩、獨覺及聲聞所種諸善根,為諸惡友所攝受故,離善友故,不聞正法,常為種種我、有情見及諸見趣之所執藏,墮在斷、常二邊偏執。是諸有情自起邪執,亦常教他令起邪執,於佛起非佛想,於非佛起佛想;於法起非法想,於非法起法想;於僧起非僧想,於非僧起僧想。由是因緣誹毀(毀謗)正法,謗正法故,身壞命終墮諸惡趣,生地獄中受諸劇苦。」(CBETA, T06, no. 220, p. 1038, b25-c5)

 

上述經文,已經說出現在這個末法時期的亂象:

「為諸惡友所攝受故,離善友故,不聞正法,常為種種我、有情見及諸見趣之所執藏,墮在斷、常二邊偏執。是諸有情自起邪執,亦常教他令起邪執,於佛起非佛想,於非佛起佛想;於法起非法想,於非法起法想;於僧起非僧想,於非僧起僧想。」

 

「墮在斷、常二邊偏執」,如果能懂「常見」、「斷見」的正知見,自知他人所說法的正、邪;

「常見」「斷見」是基礎的佛法,可是當今之世除了正覺,已經學不到這個「正知見」,只要把這個基礎「正知見」搞懂,自能知道大名師多墮在這兩種邪見中。

 

2. 若菩薩為流布方等大乘經典,擯治諸惡比丘,是否犯戒?

 如果這世上身著染衣出家人所說佛法皆如實不違佛意,世尊也不可能會說︰【若有人見護法之人與破戒者同其事業,說有罪者,當知其人自受其殃,是護法者實無有罪。】 

 

《大般涅槃經》卷32 金剛身品〉:

佛告迦葉菩薩:

「善男子!以是因緣故,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應當勤加護持正法,護法果報廣大無量。

善男子!是故護法優婆塞等應執刀杖,擁護如是持法比丘。若有受持五戒之者,不得名為大乘人也。不受五戒,為護正法,乃名大乘。護正法者,應當執持刀劍器仗,侍說法者。


迦葉白佛言:「世尊!若諸比丘與如是等諸優婆塞持刀杖者,共為伴侶,為有師耶?為無師乎?為是持戒?為是破戒?」

佛告迦葉:「莫謂是等為破戒人。

善男子!我涅槃後,濁惡之世國土荒亂,互相抄掠,人民饑餓。爾時,多有為饑餓故發心出家,如是之人名為禿人。是禿人輩,見有持戒威儀具足清淨比丘護持正法,驅逐令出,若殺若害。」
  

迦葉菩薩複白佛言:「世尊!是持戒人護正法者,雲何當得遊行村落城邑教化?」
善男子,是故我今聽持戒人,依諸白衣持刀杖者以為伴侶。若諸國王、大臣、長者、優婆塞等,為護法故雖持刀杖,我說是等名為持戒。雖持刀杖,不應斷命,若能如是,即得名為第一持戒。」』(CBETA, T12, no. 374, p. 384, a20-b11)

 

《大般涅槃經》卷6如來性品〉

 

『以是菩薩為【欲擯治諸惡比丘】,令清淨僧得安隱住,流布方等大乘經典,利益一切諸天人故。善男子!以是因緣,我於經中說是二偈,令諸菩薩皆共讚歎護法之人,如彼居士婆羅門等稱讚童子善哉善哉;護法菩薩正應如是,【若有人見護法之人與破戒者同其事業,說有罪者,當知其人自受其殃,是護法者實無有罪。】

善男子!若有比丘犯禁戒已,憍慢心故覆藏不悔,當知是人名真破戒。菩薩摩訶薩為護法故雖有所犯不名破戒。何以故?以無憍慢發露悔故。(CBETA, T12, no. 374, p. 400, b26-c8)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淺註(4-8)》卷5

「能破邪顯正為力用也。以其轉相傳授,能令三寶常住,故云紹繼佛種等(依法成佛,法為佛種,展轉流通,即為紹繼)。」(CBETA, X21, no. 367, p. 47, a2-4 // Z 1:34, p. 167, b5-7 // R34, p. 333, b5-7)

 


在推廣正法時,難免會遇到有人以邪法、外道法等「心外求法」之佛法來錯教眾生,為紹隆佛種故,難免適可而止的會做一些法義辨正, 若站在自己的意識分別所知觀點,多數人都會認為自己所思所想是對的、是在虔誠的護法,這種以世俗想法觀點來想像佛法本是常人易犯的正常心態,所以諸佛菩薩才會說「世之所賤,道之所珍;道之所珍,世之所賤」的佛法,本不易為世人所了解,所以為了善護眾生的法身慧命,也才會在上述經文中說明釐清有關「護法行之持戒」至關重要的問題,讓護法弟子有所遵守。


學佛必須要從對佛法的迷信、仰信、正信、達到「理性、智性的解信」,如此方是遠離邪見的歧路、險路的學佛正道,然後有朝一日才有機會「證信」到宇宙萬法的根源。

 

如果沒有佛法的「正知見」,對於一些基礎佛法,例如「常見」、「斷見」基本佛法的是非對錯沒搞清楚的話,如此不但是對修行者的解脫、以及學佛想要成佛是毫無助益,甚而背道而馳的結果,果報是非常嚴峻令人難以承擔的,所以智者的學佛務必唾棄表相的歸依,而來如理的「依法不依人」,才不會自以為是在護法,結果卻成了破佛正法。

 

 

在佛法的辯論上,可能造成極重的善業或惡業,知見正確的救護眾生遠離邪見,讓有情眾生有出離生死、學佛入門的機會,才是真有護法功德,但是若己身知見有違「聖言量」「至教量」,而且以此錯誤的知見,一再的批評、抵制、毀謗真善知識,所造惡業於己於他無益外,也將會造成多生多世的淪墮與修行的障礙,不可不慎,阿彌陀佛。

 

 

敬請參閱

http://www.wretch.cc/blog/studydiaries/34753161

生活中的佛法~什麼是真正的法布施? 


 
http://www.wretch.cc/blog/studydiaries/34758333

般若信箱~請問世俗法與佛法的差別在哪裡? 


 
http://touchtrueheart.blogspot.com/2011/11/blog-post_28.html

佛法上的對錯可以多數決嗎?



 

轉貼自某位網友:  

『請多比對經文,盡可能不帶成見地去多看 平實導師的書。當年我也是花了極大的精力看遍 平實導師的書,甚至還特意去找批評 平實導師的文章來比較。誰不想此生能遇到真善知識?但一切都還是要以 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教導為依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