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32:

 『佛言:

 「如是,迦葉!命濁、煩惱濁、劫濁、眾生濁、見濁,眾生善法退減故,大師為諸聲聞多制禁戒,少樂習學,迦葉。

 譬如劫欲壞時,真寶未滅,有諸相似偽寶出於世間;偽寶出已,真寶則沒。如是,迦葉!如來正法欲滅之時,有相似像法生;相似像法出世間已,正法則滅。譬如大海中,船載多珍寶,則頓沈沒;如來正法則不如是漸漸消滅。如來正法不為地界所壞,不為水、火、風界所壞,乃至惡眾生出世,樂行諸惡、欲行諸惡、成就諸惡,非法言法、法言非法、非律言律、律言非律,以相似法,句味熾然,如來正法於此則沒。」』(CBETA, T02, no. 99, p. 226, c1-13)

佛陀十號德能之一的「正遍知」也稱為「正等覺」,即是 佛陀對於世間、出世間一切萬法無不真正遍知、古往今來全然透徹了知,因此稱為「正遍知」;又能以此正知一切法本性平等、圓滿具足的精深內涵,平等開示一切眾生,普讓有情皆能覺知、了悟,共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所以稱為「正等覺」。

三界人天 導師,無上正等正覺的 佛陀既然已經在上述《雜阿含經》中開示,末法時代佛法滅亡的原因,不是由於地、水、火、風所破壞,也不是由於心性不良的惡眾生喜好貪欲、又多行各種惡事而滅亡;反而是由於「相似佛法」的盛行 ─ 表面上聽起來、看起來像是佛法,實際上沒有佛法的解脫功德及受用,這種「相似佛法」普遍為眾生所接受,取代了真正佛法的精深內涵,才是導致 佛陀正法的滅亡。

 

比照 佛陀經中所預言,讓我們環顧眼前全球佛教界的情形,是否已經普行「相似佛法」?

 

『台灣佛寺多 相競取第一 用心名與利 眩惑佛子弟

所傳非佛法 全是世間法 以相似佛法 取代真佛法

所謂相似法 有行善布施 有除貪瞋癡 有唸咒加持

有犧牲奉獻 有供養禮拜 有隨緣自在 有慈悲大愛

心存善念 有心無邪念 有打坐離念 有不生一念

有離群索居 有心靈寂靜 有不取善惡 有無常看破

有不做分別 有不再執著 有一切放下 有活在當下

有放鬆放空 有消融自我 有把握自己 有要做自己

有清清楚楚 有明明白白 有保持覺醒 有學不倒單

有時時反省 有正心誠意 有空靈無欲 有私心瓦解

有遍滿虛空 有虛空粉碎 有大地落沉 有閉關解脫

有修戒解脫 有修定解脫 凡此種種法 世間人人會

能修身養性 無關真解脫 佛陀無上法 需要真智慧

修行意識我 是意識境界 不離輪迴因 不是真佛法

不遇善知識 難解真實義 執意識為我 終不得出離

 落入三界法 都屬意識心 意識僅一生 不能去後世

 不是佛所說 本來真面目 非是真實我 不能得解脫

 不知真實義 假我當真我 誤認賊作父 無法斷我見

 奢言斷我執 恆時常輪轉 生生又死死 無有解脫時

 咎在不識我 外門團團轉 哪個是真我 佛陀所說法

 眾生之真我 真心如來藏 金剛本住心 此即第八識

又稱阿賴耶 有情皆具足 不生亦不死 不來亦不去

 不增亦不減 橫遍於十方 豎窮於三際 穿越時空心

 三世一切佛 共說此真心 此乃佛出興 示現之本懷

 依此真實心 修學真佛法 成就解脫道 以及佛菩提

 無奈普世人 迷於表相法 佛法世俗化 無明所籠罩

 追求世間法 以無明當明 背離真實法 解脫無有期

 一生枉精進 終不離三界 何能脫生死 遑論第一諦』

 

本著菩薩的大願,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不忍佛子被誤導,原地踏步苦修無著,百尺竿頭無法更進一步,是以:

 『正覺菩薩眾 慈悲勇救護 依於善知識 外門修六度

 善導入正法 兩大甘露門 修證解脫道 出離三界苦

 學佛菩提道 轉而進內門 勿心外求法 斷我見為首

 親證如來藏 般若中道智 不生亦不滅 不垢亦不淨

 三大阿僧衹 廣行菩薩道 利樂諸群萌 勤修成佛道

 依十無盡願 虛空有盡時 我願無窮盡 成就有情眾

 修學無上法 真實如來藏 金剛不壞心 決定次第行

 般若道種智 函蓋一切法 超劫勤精進 圓成佛菩提』

 

敬請參閱 

http://books.enlighten.org.tw/book.aspx?kind=0&keyword=%E9%87%91%E5%89%9B%E7%B6%93

《金剛經宗通》第二輯

【作者】平實導師

【內容簡介】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是成佛之修證內容,是諸地菩薩之所修;般若則是成佛之道(實證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入門,若未證悟實相般若,即無成佛之可能,必將永在外門廣行菩薩六度,永在凡夫位中。然而實相般若的發起,全賴實證萬法的實相;若欲證知萬法的真相,則必須探究萬法之所從來,則須實證自心如來─金剛心如來藏,然後現觀這個金剛心的金剛性、真實性、如如性、清淨性、涅槃性、能生萬法的自性性、本住性,名為證真如;進而現觀三界六道唯是此金剛心所成,人間萬法須藉八識心王和合運作方能現起。如是實證《華嚴經》的「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以後,由此等現觀而發起實相般若智慧,繼續進修第十住位的如幻觀、第十行位的陽焰觀、第十迴向位的如夢觀,再生起增上意樂而勇發十無盡願,方能滿足三賢位的實證,轉入初地;自知成佛之道而無偏倚,從此按部就班、次第進修乃至成佛。第八識自心如來是般若智慧之所依,般若智慧的修證則要從實證金剛心自心如來開始;《金剛經》則是解說自心如來之經典,是一切三賢位菩薩所應進修之實相般若經典。這一套書,是將平實導師宣講的《金剛經宗通》內容,整理成文字而流通之;書中所說義理,迥異古今諸家依文解義之說,指出大乘見道方向與理路,有益於禪宗學人求開悟見道,及轉入內門廣修六度萬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