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人生是苦
    我的人生就像一杯嚥不下的苦汁,卻是一杯接著一杯,於是對於探索生命的意義,更有著非常強烈的渴求,常想:活著到底所謂何來?對於世間有著非常深重的厭離心。一次偶然的因緣際會下,在電台聽到一位法師開示了一些佛法,當時雖然聽不太懂,但是從那一刻起對於佛法就一直有著一股強烈的追求與渴望,因為直覺的相信年少時一直探尋不著的答案一定在佛法中可以得到滿意的解答。但是,誰能將甚深的佛法教授與我呢?

       (八)學佛的歷程
    於是重新又開始了一連串的探尋:先是報名參加中台禪寺的初級禪修班,課堂上授課的師父問:「如何是人生最幸福的事?」脫口而出的便是:「若能令婆婆接納,並且家庭圓滿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一心仍在世俗事上苦惱及追求。而後每週的課程除了教我們數息坐禪外,還開示說坐禪可以累積福德、消除業障,心想那正是我最需要的,於是每週風雨無阻非常歡喜、認真的前去上課,每堂課皆老實的按照著師父所教授的方法靜坐數息,期待著真能如師父所說累積福德、消除業障而為我的生活改變些什麼!

    就這樣在精舍熏習了大約二年多,所得到印象最深刻的知見便是惟覺師父開示的:「以佛法來講,首先必須要有警覺性,知道我們自己身口意三業的一切活動,一切的心境,這樣即稱為覺察。覺察就是檢討反省,經過檢討反省之後,我們就能夠知過、改過了。覺察了之後,就是覺照──把煩惱照破,照破以後,就歸於覺悟。把煩惱照破了以後,我們這個心要安住在實相上面,這個地方才是最高境界,這個地方就是自己。實相是指師父在說法,諸位在聽法的這一念心,這一念心不想過去,不想現在、未來,平平靜靜、安安穩穩、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自自在在、處處做主。悟了這個道理就是悟了道,悟了道,就明白這一念心。因此,無論是出家或在家,假如不明白這個道理,就是走遠路、走錯路。」

         (九)錯誤的知見
    並說:「什麼是菩提心呢?菩提心就是『清清楚楚、了了分明』的心,到哪裡可以找得到祂呢?再提示各位一下,不用另外去找!師父在這裡說法,各位在聽法的這念心就是了,每個人都有,而且都是本具的。只要你有信心的當下承當,這一生就能得到解脫,就能契悟無上道!」

    這些知見聽的朦朦朧朧的只知要時時刻刻保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並且還要能處處作主。
然而,直到後來我才知道「清清楚楚、了了分明」的心是意識,意識於眠熟無夢、昏迷、悶絕等即斷滅,並於極度疲憊時意識便昏昧,即無法正確的了別,要如何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而處處作主的意根於捨壽趣向下一世時,能敵得過業力而處處作主嗎?怎能說祂是真實常住我呢?當時對於這樣的開示仍是似是而非的滿心疑惑與解不開啊!

    後來也曾到基隆佛教蓮社參加八關齋戒,並於85年9月中台剃度風波後,有師姐擔心惟覺師父在高雄所舉辦的法會因剃度事件而無人參加,因此招募一些人當天從台北至高雄坐飛機前去參加護持。參加的動力只在於為保持師父這一世的面子。現在回想,相較於同修會所為救護眾生,遠離邪見,其用心之大不同。98年達賴喇嘛來台時,同修會眾同修們為了教育眾生,讓人們瞭解修雙身法的喇嘛教非佛教,不辭辛勞的南北廣發宣傳品,為的是不忍廣大佛子被喇嘛教誤導而殘害法身慧命,一切所做皆為護持正法及利益眾生故。

           (十)尋覓真實佛法
    自己在護持精舍的那段過程中,有一位師父善於製作海報,編製中國結,插花及烹飪,當時見這位師父只要一有活動就沒日沒夜的忙碌,便常與一些師兄師姐們過去幫忙,我更是幾乎隨傳隨到的護持,有一回師父還特地帶我們去歷史博物館參觀刺繡、染整等藝品。而那些師兄、姐們深愛收藏一些所謂〝老〞的東西,且精於藝品的鑑賞;曾聽一位作生意的師姐說曾供養老和尚(惟覺師父)一幅價值不斐的古董,沒多久就接到一筆大的訂單。而惟覺師父還成立了中台禪寺佛教歷史博物館,裡面成列了眾多居士發心供養、捐贈的古今中外各朝代的佛像及歷史文物。

    當時心裡面納悶:為何他們要在古物的年分上用心計較並如此的鍾愛,還自我合理化的認為:「每一尊佛像都是一件純然精緻的藝術品,值得再三玩味。而他們的論調是在觀賞、體悟一尊尊佛像的同時,藉由學習佛菩薩的慈悲與願力,讓其充滿真摯的微笑及慈悲精神的手印,啟發眾生內心的自性佛,以掃除現代人的緊張、不安與空虛。」原來他們都是以意識能分別執取的法當做是真實的,落入 佛陀在初轉法輪中所破斥的把「意識當作是真實的常見見」中,也就是執著意識是真實的自己、是實相心,難怪會貪愛意識所了別的法塵相並且在上面執取不捨,而自認為是在修道。殊不知這是佛法中所謂的「心外求法」,並未真正識得「本心」啊!

(十一)發心作善業
    也曾經參加過佛光山分會每週三的法會、九華山的朝山,更主動的打電話至慈濟,成為慈濟會員,除了按月繳交公德款外,對於慈濟濟貧扶弱的善行,非常感動,從此便積極的參與慈濟的活動,懷著能改變家中不圓滿的期待,於是帶著大兒子與外子一起參與,當時與外子至少每週一次開著家中的貨車做資源回收,有一次甚至到林口的一間大公司裡的垃圾堆中,去撿拾吃剩發酸已長蛆的便當中所夾雜的寶特瓶與鐵罐,因為數量非常多,就這樣在大太陽下工作了一整個早上,中午休息洗手時才發現一雙手用肥皂搓到快脫皮,仍然無法洗去濃濃的臭酸味,連呼出來的氣竟都帶著發酸的味道。

    然而這樣辛苦了一段時間,對於所謂的「環保菩提」的體驗,覺得這樣作可以廢物利用、減少垃圾而愛護所居住的環境,將垃圾變黃金轉來救助眾生,並能令有些眾生放下身段在從事卑賤髒亂的工作同時,能轉變成救助貧困具有意義之事,但是這樣的善行義舉,又與佛法有什麼直接關聯?絲毫無法體會出所謂的菩提智慧何在?自己也曾參加慈濟的課程,課程中請了數位老師講課,有一位老師為我們上人生課題,強調生命無常,為了免除死後遺憾,所以在平時就應先立好遺囑;並請了慈濟資深委員現身說法,因當時常發生空難,所以委員便說:若是她發生空難在墜機的剎那,她一定喊著:「慈濟、慈濟……」因為她下輩子還要當慈濟人。

    然而生生世世不斷的在人間行善,難道這就是佛法嗎?佛陀說法四十九年就為了要眾生用感恩的心來劫富濟貧,撫慰傷痛而已嗎?若如此,只要將佛法當作一般的善法,那與基督教的德蕾莎修女及一些民間的善心人士團體,例如創世基金會、紅十字會等又有何不同,跨國的救助眾生就是慈悲大愛嗎?就是佛陀的本懷?就能有般若智慧?(殊不知般若智慧是到達生死彼岸的智慧,而 佛陀下生人間開示悟入所開演的妙法乃是十九年的初轉法輪的四阿含解脫智,以及為諸菩薩所開示的總相智、別相智及三轉法輪的一切種智。豈是僅僅講解修持十善業道而已,十善業道的果報也只是上升欲界天享受天福消耗福報,福報享盡了仍舊要下墮為曾所造惡業受報;而即便是投生人間也難免因無正知見雖俱廣大資財生慢而造作惡業下墮三惡道之虞,是故應將修集人間善法的福報作為佛道的資糧,來勤修正道,才不會因邪見、惡緣再墮三惡趣。)

    課堂中還請了中華民國禮儀推展協會理事長來教禮儀;還有教做貼花的藝術。還有一位非常特別的老師是放映他帶著太太出國旅行的錄影帶,並述說著應感念另一伴的好,要好好珍惜相處的時光,並以當時很紅的一首鄭進一所作的〝家後〞(台語:妻子之意)做背景音樂,在那個氛圍下令在場大部分的女士都哭得淅瀝嘩啦。這令我想起了我的母親,不就是為了擁抱情執,而沉浸在痛苦的深淵嗎?真不知這麼用心於世間法,花了這麼多的時間、資源及心思所舉辦的這些課程真能為學員們的智慧提升些什麼?而〝佛教〞慈濟功德會該有的佛陀法教又在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