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我與無我 (3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第三節  佛門常見之無我

 

第三種是「佛門常見凡夫」所說的「無我」,那就是密宗自續派中觀所說的真如,以及前面所說的那些佛門內的常見外道等法師居士所說的「無我」。

那些密宗的法師居士們,他們說:「你打坐到一念不生的時候,你不要對自己起執著,你也不要去對世間的一切法起執著,然後你來反觀你自己的心--也就是覺知心自己--是空、無相,那就是空性,這樣就是證得真如法身了;不但是真如法身,而且是佛地的真如法身,所以蕭平實所證的那個阿賴耶識,那只是因地法身,那個層次太低了!我們證得這個是佛地法身。」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二節  佛門斷見之無我

 

第二種是佛門內的凡夫斷見的「無我」。斷見外道講無我,佛門裏面也有斷見外道講無我,那就是密宗應成派的中觀。應成派的中觀否定了第七識和第八識,他們不承認第七識,所以認為佛在《阿含經》裏面沒有講過第七識,也沒有講過第八識。

應成派中觀的祖師月稱菩薩--其實不應該稱他為菩薩;他的繼承者寂天菩薩--他也不應該叫做菩薩;接下來是阿底峽,然後是宗喀巴,他們在西藏努力弘揚,經由歷代達賴喇嘛和上師傳下來,現在顯宗的印順法師也跟著弘揚,都是否定七八識。他們認為七識和八識是因部派佛教發展,後來有了大乘,然後才在大乘法中說有七、八二識。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二章  無我


         第一節  斷見外道之無我

佛說這種無我法,有很多人誤會了,那就落入斷見論去了。「無我」的第一個部份,就是講斷見外道的無我。斷見外道其實比常見外道高明,而且理智。為什麼呢?因為他有如實下過功夫去觀察--現前觀察我的五蘊是不是真實不壞?他觀察的結果,發覺我的色、受、想、行、識都不是不壞的法,他又觀察我的十二處、十八界--第七識意根也一樣在十八界內--我的六根、六塵、六識既然暫有而終壞,是不真實,那當然「我」就是虛假的;「我」是四大和合,假藉父母及四大、食物為緣而成的,覺知心的「我」是假藉六根與六塵相觸為緣而成的,所以覺知心的「我」不真實。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三節  佛門錯誤凡夫之我

 

第三大類的「我見」有很多,那就是佛門凡夫的「我」,譬如聖嚴法師講:「什麼法都不執著」,當你什麼都不執著的時候,就是覺知心不執著。「把一切都放下,放下、你就可以開悟了。」可是請問諸位:「你把一切都放下以後,你悟了沒?」沒有!最能放下的人就是阿羅漢、辟支佛,可是阿羅漢和辟支佛悟了沒?沒有!他們只能悟得二乘菩提,對大乘菩提沒辦法悟。這就是說:那些錯誤的人被『我』所繫縛了。並不是你把「我」放下,一切法都不去執著,那你就可以開悟,不是這樣,因為這個覺知心的「我見」沒有斷除時,你就悟不了大乘菩提。覺知心的「我見」沒有斷除時,你就被「我見」所繫縛,覺知心就是「我」,覺知心就是佛所破斥的常見外道「我」。

第二就是耕雲居士,他說:能夠觀照的心就是真如,所以禪宗所說的管帶就是要時時管帶這個能夠觀照的覺知心,不要讓它攀緣。但是能觀照的心就是意識,這也是「我」,和「常見外道我」沒有差別。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二節  常見外道之我--能覺能知而處處作主的心

第二大類的「我」,是我們在佛門裏面所看見的常見外道我,因為一般常見外道不會說「要處處做主」,他認為:「我不要做主,我什麼都無所謂,所以我就得解脫了。」現在呢?我們佛門裏面有人說:「你要明心,要明個什麼心呢?就是師父在這裏說法,你們在下面聽法的那個心。你死的時候,你能清楚做主,就能得解脫了。」那恭喜諸位,你們都解脫了。可是問題來了,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是誰呢?是覺知心!當你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時候,你不打妄想;可是當我在這邊說法,你在那邊一念不生時,還是能夠分別我說的是什麼意思啊!你還是很清楚,因為你如果分別不清楚,你就不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那麼既然能夠分別清楚,那就是分別心,而分別的心就是意識。

譬如數學老師教你一個數學題目,然後問你說:「你知道了沒?」你就回答:「知。」「知」就是分別完成,所以「知」就是分別。那麼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意識,再加上處處做主,而處處做主卻是遍計所執性的意根--我們的末那識;這就是依他起性再加上遍計所執性,這樣怎能解脫呢?反而被繫縛了--被我見我執所繫縛,因此不能出離三界生死。輪迴於三界生死最重要的根源就是「我見、我執」不能斷除,現在中台山惟覺法師教我們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還要能夠處處做主,那你就永遠輪迴生死,因為這就是常見外道所執著的「常不壞我」。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與無我從我與無我談理事圓融

○○一年新春團拜講於百齡高中大禮堂

 

  第一章  我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與無我」--乃大乘真見道、証得如來藏心者,方能真正了知之佛所說甚深微妙究竟之理。當今佛教界有以見聞覺知之意識分別心謂之真心者,有以打坐入定証得一念不生寂而常照之心謂之開悟者;有以否定第七識意根、第八識如來藏,成為無因論、斷見論者;有以「生命實相非佛所說」之謬論作為佛法者。如是種種以盲引盲、誤導眾生之現象層出不窮,復因諸多學人無擇法眼,執著表相上徒眾眾多、名聲廣大之「名師」,不能明了真正學佛之義旨,無法於善知識之開示中判斷真假善知識,無法分辨何者真是「明師」--真明大法之真正善知識。此乃佛教界之大危機,非眾生之福也。

  恩師   平實 先生於十一年前破參、親証實相後,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挺身而出,不為名聞、利養,將諸附佛法外道及破壞佛法者,一一出書(禪--悟前與悟後、真實如來藏、宗通與說通、邪見與佛法……)破斥諸方名師著作中之邪知邪見,不惜得罪教界諸方長老、要救被誤導之廣大眾生;明知此舉必定得罪多人,而仍不畏被人惡言惡語無根誹謗、種種中傷,仍勇於摧邪顯正,導正當今佛教界之亂象,維護宗門正法之傳承,能使諸方學人藉由正法知見之建立,而入菩提正道。

  《我與無我》一書,乃我  恩 師平實 先生依第八識如來藏真心,詳細為眾生敘述佛所開示之真實義理。從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之「我、無我」中,述說如來藏心非在十八界內(死亡即成斷滅),非在十八界外(十八界外無如來藏),不落兩邊;不執著「我」--有,不執著「無我」--一切法空,於空有不二中,闡述中道正理。並宣示正理:於五蘊身的「假我」中,借「假我」找出「真我」--本來自性清淨之涅槃心。而使眾生真實了知佛法是現成的,不是從修行中變出來的,故如來藏真實心非是修與不修;也因為眾生未開眼,而未能証知第八識如來藏本來沒有生死,所以才有眾生之你我生死輪迴不斷之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何謂真善知識?謂已親証如來藏體性之人,能藉由親証之過程及驗証,証解法界根源之體性;由此法界體性之智慧而演述甚深如來藏之義理,復又能引有緣眾生修學佛法、親証如來藏--了知法界根源之體性。蕭老師真是善知識也,不僅親証如來藏,於演說甚深義理如「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不僅令人親証如來藏而証知法界之體性、發起般若慧,復能令人眼見佛性及修學一切種智,悉皆符契三乘經典。如此妙行,唯有大乘菩薩種性之學人能信受不疑、親隨受學,至死不渝;一般眾生之福慧不具足者,咸皆不信。

一般佛子若能於蕭老師所闡述之如來藏義理思維整理、比對三藏十二部經,即能印証蕭老師所說無誤也;進而依止蕭老師熏習正知見,勤修定力,於定、慧、福德具足時,「一念慧相應」而得悟入,便能親自領受如來藏體性。於親領受如來藏體性後,恭閱阿含、般若、唯識諸經時,不僅証明所悟無誤,更能以此正知見檢點名師著作及其所說法,知其謬誤,便知錯悟名師之誤導眾生甚鉅;悲心深重之菩薩遂於悟後發起救護眾生之大願,出於世間摧邪顯正、作獅子吼,檢點諸方名師及大居士之錯誤,行人所不能行。被檢點之諸方名師與大居士,若能虛心檢討改正,則佛子幸甚!正法之永續亦有望矣!

今者蕭老師演說「我與無我--從我與無我談理事圓融」,正是時候,若佛子們能以殷重心、渴仰心而閱讀之,必有大利益。冀望佛子們隨於真善知識聞、思、修、証如來正法,親証一切法界實相--如來藏之體性,發起般若總相智,而後親隨真善知識修証別相智乃至道種智,使佛之正法能廣為弘揚如佛世時,代代相續如無盡燈、綿延不斷,直到月光菩薩出世弘揚正法,則眾生有望,正法有望矣!故為之造序。

                            菩薩戒子  游世光  恭序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乘佛法之阿含、般若、唯識諸經,既已隱說顯說如是「無我與我」之真實正理,則一切出家之人必須面對如是正理,不應迴避。對於以往錯悟大師所說「無因論之緣起性空」邪見,應當加以簡擇,以免誤己誤人。未有善知識出世破邪顯正、宣示此理之前,雖有誤說,其罪尚小,非是故意誤導眾生故;如今既有善知識出世宣說如是正理,而不肯加以探究簡擇,迴避自身率領眾生邁向正道之責任,其罪則重,知而故犯故,明知所說法是自誤誤人故。由是余今呼籲一切出家法師摒棄鴕鳥心態,誠懇面對此無我性之「真我」正理,引導一切學人迴向佛陀本懷,具足修証「我與無我」正理,並予廣傳久傳;苟能如是,則爾後佛教正法之住世便可無憂,則是此界佛門學人之福,則令佛法久住,人天額手稱慶;如是作為,乃是出家人責無旁貸之義務,出家人乃佛門之表率故,出家人乃佛法弘傳之正流者故。是故一切出家法師從今以後,不應再隨密宗應成派中觀見之一切邪師,而否定第八識;不應再隨順月稱、宗喀巴、達賴、印順……等人所說「無因論之緣起性空」、應速回歸佛於三乘諸經所說--依於真如而有之緣起性空正理;莫墮於鴕鳥心態之中,莫迴避証道弘法之重責大任,証道及弘傳真實正法乃是一切佛教出家法師固有之責任故。

因於如是緣故,余於今年新春團拜時,對我正覺同修會大眾,宣說如是「我與無我」正理;今者亦因如是緣故,予以整理出版;乃述如上呼籲,籲請佛教一切出家法師,普皆揚棄鴕鳥心態,誠懇面對究竟了義之「我與無我」正理,即以為序。

                                    佛子 蕭平實 敬序於喧囂居

                                   時惟公元二○○一年仲夏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轉法輪之唯識經典,則宣說第一義諦般若之種智--能變三界六道一切法之實相心--阿賴耶識,敘說其體性;告示一切佛子:「無餘涅槃依第八識如來藏之淨除煩惱障而立名,般若謂証得如來藏、能親領受其體性,因而生起世間及出世間之第一義諦智慧。」故三轉法輪諸唯識經典乃宣說四種涅槃及佛地四智皆依第八識而有。復又宣說一切種智--有情本有之第八識中所含藏之一切種,所謂世間一切有漏法種、出世間一切無漏法種、一切種子流注……等種智正理;由是宣說此根本識之種子流注,所示現之有根身及七轉識、七轉識相應之心所有法及善法煩惱法、法處所攝色法、心不相應行法、六種無為法等。為說明如是法性,乃說第二能變識-末那,及說第三能變識-意識乃至眼識,遂有四緣五果……等法之宣說,構成百法明門之增上慧學-一切種智。如是般若之增上慧學,不共二乘無學及諸凡夫外道,未悟之人所不能知,唯有親証第八識如來藏者方能漸漸深入証驗了知,名為大乘別教之賢聖。如是一切種智正理固說蘊處界無我,實則正說法界之實相 ── 一切法界根源之第八識如來藏。

此第八識如來藏離見聞覺知、寂靜涅槃、從不思量作主,故名無我;如是體性,乃一切佛門証悟之人皆所親自領受熟知者,由是故生般若智。然此如來藏雖具如是無我性,由其無始劫來常住而不間斷,復又盡未來際而不間斷,是故方便說之為「我」;復次,此第八識由如是恒而不斷之常住體性,及其具有一切世間出世間有漏無漏法種故,能令佛門學人之証悟者,由其所悟之佛菩提智而漸漸清淨八識田中一切煩惱障現行及習氣種,亦能以佛菩提智而漸漸斷盡無始以來法爾而有之無始無明--所知障--故能令此第八識之內涵究竟清淨,斷盡阿賴性及異熟性,改名真如,成究竟佛。第八識阿賴耶由有如是體性及功能,雖然常具無我性,佛於三乘經典中,卻常方便說之為「我」,以其常住法界而永不斷壞故。如是雙具我與無我之真實正理,方是究竟了義佛法,一切出家法師必須先知此理,而後自度度人時,可避免自誤誤人,師徒俱可同入正道,則見道及悟後之修道,皆可期也。

《 平實導師著作  我與無我 -- 從我與無我談理事圓融 》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乘般若諸經中,則說之為「非心心、無心相心、無念心、無住心、菩薩不念心」,並說如是之心是實相心,說如是心從無始劫來不曾暫起一念,說如是心從無始劫來不曾念一切法,說如是心從無始劫來不住一切法,說如是心從無始劫來不曾示現見聞覺知心相,說如是心乃是非心之心。亦廣說如是心之中道性--所謂八不中道。復說此心於三界六道一切法中,皆是無所著心,說此心即是涅槃實相;若此心不受生於三界六道,則無一切法,故說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識乃至無意識界,十八界俱滅已,則無一切法可言,唯有此識獨存。世間法如是,出世間法亦復如是,皆依此實相心而有,故說此識住涅槃位時,亦無無明,乃至無無明亦盡;甚至說:「設若有法過於涅槃,亦復如夢如幻。」一切法皆是此涅槃識之所生顯故。

 

凡此皆在說明第八識實相心之體性,故說大乘般若諸經所說般若,非如月稱、宗喀巴、印順、達賴等人所說之「一切法空」,是「性空唯名」,乃是藉三界六道一切法,敘述此真實心之中道性及涅槃性,令一切佛子了知:一切世出世間法皆由如是真實心而生而顯。如是建立正知正見已,則能知所進道,悟入大乘菩提庶幾有望;是故大乘佛法固說無我,然無我卻非一切法空之斷滅見,謂無餘涅槃之實際即是實相心也。如是實相心,名為非我之我,名為非心之心,名為諸法實相;証知此心者,即能了知實相,隨即出生大乘般若智慧,名為大乘別教之賢聖。由此實相心之體性恆常而永無滅時,非如蘊處界之生住異滅、無常必壞,是故假名為我,非如蘊處界之無常故無我;而此實相心能生眾生我性之蘊處界,本身卻是無我性,二乘無學若未迴心大乘而証此心者,亦不能知之。由斯正理,般若所說無我法甚深極甚深,非諸未悟之人所能知之,是故一般錯悟及未悟之大師皆不能知之,往往錯解,不能真知我與無我之義。

《平實導師著作 我與無我 -- 從我與無我談理事圓融》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出家人應袪除鴕鳥心態

 

一切佛子既出家已,當思出家者所為何事?若出家之目的是為求解脫生死,則應探求解脫道之真義;若出家之目的是為求佛菩提道,則應探求佛菩提道之真義;莫受名師情執繫縛,莫受師徒情誼繫縛,應當不壞原有情誼,將情誼與學佛二者分開處理,當離情誼而探究解脫道與佛菩提道之真義,庶免耽誤道業,亦免失於出家之本意;由是之故,一切出家之人皆應袪除鴕鳥心態,直接面對所修法門,探討自身所修法門是否與解脫道及佛菩提道契合?若有他人針對自己所修法門,提出質疑,並已提出具體事證而作法義辨正者,則應以客觀之心態而探究之,莫因名師情執或師徒情誼而耽誤自身之道業,如此方是有智之人也。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