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上說: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生死相續,皆由於不知這個常住真心。
眾生因為不知這個真心,只好著將妄心──也就是清楚明白的意識心、會分別、會了別六塵的心,經由修練而讓衪住在一念不生的境界中,讓衪看起來像是真心的樣子。殊不知覺知心的本質是依他起性,會變異、會生滅,不是本來常住的不變異、不生滅的心;能見聞能知能覺這個妄心,本質就是會分別六塵的心,不是真實的不分別心。因此修學佛法,若依此妄心而修,定不能成就佛道,就如煮沙不能成飯,是一樣的道理。
《平實導師著作 心經密意引言頁5、6》
《楞嚴經》上說: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生死相續,皆由於不知這個常住真心。
眾生因為不知這個真心,只好著將妄心──也就是清楚明白的意識心、會分別、會了別六塵的心,經由修練而讓衪住在一念不生的境界中,讓衪看起來像是真心的樣子。殊不知覺知心的本質是依他起性,會變異、會生滅,不是本來常住的不變異、不生滅的心;能見聞能知能覺這個妄心,本質就是會分別六塵的心,不是真實的不分別心。因此修學佛法,若依此妄心而修,定不能成就佛道,就如煮沙不能成飯,是一樣的道理。
《平實導師著作 心經密意引言頁5、6》
「情不重,不生娑婆」,自古以來,有情眾生在「愛海」浮沉出沒,一心想被愛,也希望能如願的擁有所愛的人、事、物,還要永恆的愛!
在愛與被愛當中,伴隨著五顏六色的環境與心態,難免心有千千結,故事萬萬種,將難以圓夢的愛恨情仇,順理成章帶到下一世、再下一世、永遠永遠的下一世。所以會發生才初次見面,就有觸電、似曾相似、或不來電等等,各種差異的善、惡緣。有心胸較寬大的人,他會調整愛的「對待形式」,走出一般人「愛恨一體」的情感模式;他會將愛擴大或轉換以利益週遭的人,做到所謂的「愛屋及烏」,譬如以下引用自http://dict.idioms.moe.edu.tw/chengyu/pho/fyc/fyc00174.htm教育部成語典中的故事:
「商朝末年,武王討伐暴虐的紂王,與紂王的軍隊大戰於牧野(地約當今河南省淇縣南),贏得勝利。紂王後來自殺,結束了商朝,而開啟了周朝的天下。武王不知該如何對待殷商的遺民,就召集眾大臣們商議。姜太公說:「我聽說愛一個人,連他屋頂上的烏鴉都愛;而討厭一個人,就連他家的圍欄都討厭。您覺得這樣如何?」武王認為不好。召公說:「我覺得可以殺掉有罪的人,讓無罪的人活下來,這樣如何?」武王還是覺得不好。周公又說:「讓他們繼續過原本的生活,仍然住在原本的房子裡,從事原本的工作,不要有太大的變化,並且多舉用賢德之人,您覺得這樣如何?」武王聽了讚嘆不已,認為只有這樣廣闊的胸襟才能平定天下,於是決定採用周公的意見。後來「愛屋及烏」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原文「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演變而出,比喻愛一個人也連帶地關愛與他有關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