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不重,不生娑婆」,自古以來,有情眾生在「愛海」浮沉出沒,一心想被愛,也希望能如願的擁有所愛的人、事、物,還要永恆的愛!
在愛與被愛當中,伴隨著五顏六色的環境與心態,難免心有千千結,故事萬萬種,將難以圓夢的愛恨情仇,順理成章帶到下一世、再下一世、永遠永遠的下一世。所以會發生才初次見面,就有觸電、似曾相似、或不來電等等,各種差異的善、惡緣。有心胸較寬大的人,他會調整愛的「對待形式」,走出一般人「愛恨一體」的情感模式;他會將愛擴大或轉換以利益週遭的人,做到所謂的「愛屋及烏」,譬如以下引用自http://dict.idioms.moe.edu.tw/chengyu/pho/fyc/fyc00174.htm教育部成語典中的故事:
「商朝末年,武王討伐暴虐的紂王,與紂王的軍隊大戰於牧野(地約當今河南省淇縣南),贏得勝利。紂王後來自殺,結束了商朝,而開啟了周朝的天下。武王不知該如何對待殷商的遺民,就召集眾大臣們商議。姜太公說:「我聽說愛一個人,連他屋頂上的烏鴉都愛;而討厭一個人,就連他家的圍欄都討厭。您覺得這樣如何?」武王認為不好。召公說:「我覺得可以殺掉有罪的人,讓無罪的人活下來,這樣如何?」武王還是覺得不好。周公又說:「讓他們繼續過原本的生活,仍然住在原本的房子裡,從事原本的工作,不要有太大的變化,並且多舉用賢德之人,您覺得這樣如何?」武王聽了讚嘆不已,認為只有這樣廣闊的胸襟才能平定天下,於是決定採用周公的意見。後來「愛屋及烏」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原文「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演變而出,比喻愛一個人也連帶地關愛與他有關的一切。」
以上引述世人普遍顯現「愛的方式」,多半是存在著相對等的心態,如果能夠愛一個人,也愛屋及烏關愛所愛者相關的一切,誠然是世間待人處事的佼佼者了,令人讚歎;然而今天無意間讀到一篇經文中的一段,深受感動,特別引述與大家分享: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9〈13 初發心菩薩功德品〉:
「大慈大悲心,充滿十方界,分別諸佛剎,佛法及三世,
欲具佛功德,菩薩法藏海,饒益眾生故,初發菩提心。
欲悉分別知,虛空等法界,一切群生類,諸佛及佛法,
欲得一切佛,諸道至處力,成就不退轉,饒益諸群生。
一切眾生中,常起大慈悲,遠離瞋恚念,修習饒益心。
慈光照十方,為眾作歸依,諸佛悉護念,功德難思議。
欲悉分別知,一切諸佛剎,如來妙法身,甚深難思議。
無量功德藏,智慧甚深廣,因是初發心,專求佛菩提。
欲悉分別知,一切眾生類,十方世界中,智慧無障礙。」
(CBETA, T09, no. 278, p. 453, a18-b6)
一位初發心專求佛菩提而希望饒益眾生的發心菩薩,他的願力是效法三世諸佛大慈大悲護念眾生的心意,時時刻刻懷著「一切眾生中,常起大慈悲,遠離瞋恚念,修習饒益心」的心境來眷顧護念眾生;初發心菩薩既然願意學習諸佛饒益眾生的胸襟與情懷,於日常生活中與家人、同事、親朋相處互動時,便能謹記發心。
若遇到我們所愛或被愛,或者因緣不足而被拒愛,被傷害,不論對方接受與否,我們總是懷著 佛陀教導「遠離瞋恚念,修習饒益心」的心態與眾生相處,想著:這次緣分尚未成熟,或許未來還有因緣;日久天長,言談舉止自然流露出發心菩薩的處世氣度與佛弟子的風範,佛菩薩那能不暗中護持呢?於是因「愛」引起的煩惱也就越來越少,最後也没有因為「愛太多」或「愛不到」而生貪、生恨、生怨、生惱所引發的煩惱存在了,因為狹隘私愛的煩惱設限早已被修習浩瀚饒益心所融化了。
從另一角度來說,佛法中所用的詞彙稱為「慈悲」:慈能拔苦、悲能與樂。然而如此經由念念修習,調伏了身、口、意三業的種種「貪、瞋、痴」心念身行,尚且不是大乘佛法經典定義之「大慈悲」;為甚麼這樣說呢?由於所為所行仍然不超出我們的色身與意識覺知心的範疇,是有侷限的。
若依佛菩提道的軸心「般若」智慧而言,真正「大悲」意指超乎身、口、意的意識心範圍,不落入六塵境界之中,超出於三界輪迴;而這種人人與生具有之「大悲心」,也是未來眾生所依而能成就佛道之成佛之心,又稱作非心心、真心、金剛心…等,比較專門的佛法術語稱作「如來藏」。所以有一句許多人都聽過的順口溜「如來藏中藏如來」,就是指人人身中都各自藏有能夠成為如來的成佛本質,未來皆可依之成就佛道!
對真正修行者而言,能夠了知「大悲心」的內涵,才能算是走對方向,確實邁向般若智慧的修學,也才是佛子們修行的樞紐;君不見佛門膾炙人口的《心經》,其中文句「度一切苦厄」、「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正是在談同一主題 -- 「非心心」。又人人耳孰能詳的《金剛經》,也是針對此一永恆相隨,生死不渝,陪伴眾生到達究竟佛地的「金剛心」而論述,以「金剛」為名,強調其永恆不壞滅之體性;所以芸芸眾生終其一生之「分別萬事萬物的意識心」的最高境界,理當是要先向自己的「金剛真心」、即「非心心」探求。這也是我們累生累世不斷流轉於生死海中,遲早所必須面對的學習課題。
若能值遇真善知識,隨學探索微妙精深的「大悲心」,方能洞悉世間一般人的像似哲理:
「在對的時空愛一個人,是幸福的;在錯的時空,愛一個人,是痛苦的」;
「征服與投降的相對待感情」;
「上窮碧落下黃泉,此恨綿綿無絕期」
等等,對生命的真義來說,純然無關痛癢,只屬於美麗的言詞戲論。
可能有人會問,為甚麼人人會強烈追求永恆的愛,堅持不變的情?
這是由於人人與生具備永恆的本質,也就是說,有情自身確實已擁有亙古不滅的真實本體,只是,長久以來我們都在外門尋找,將永恆寄託在另一個對象身上。
在短暫「無常」的生命中,仍渴望與某個心上人擁有一份「天長地久」的「永恒真愛」;對於世間萬象皆因緣生、因緣滅的道理不明白,將幻化世間情愛執以為真實不變,故而當情愛緣盡緣滅之時,仍舊無法離情放捨。卻無視、無知於自己原本都有「超越時空」、「絕對待」的本我大悲真愛,反而世世皆外於各自原有的「超越時空」的「金剛真心」而「心外求法」,欲將永恆築構於夢幻泡影的情愛之上,猶如懷著珍寶,卻日日行乞一般。
如何才是有情應該自始至終「追求的真愛」?
在無量劫的情愛生死中,以種種方式觸動輪迴,渴望的是終有一生一日一時一瞬間,有因緣得遇真善知識聽聞正法、隨學般若,驟然啟發生命裡永恆之鑰的真面目──證悟「不待修練」就「本已清淨無染的本來真面目」,踏入佛法正途;依此從來未曾須臾相離的、不同於有情眾生心想的「非心心」──「大悲心」,再謹守初發心菩薩之心願「饒益諸眾生」,經由世間法上之種種淬鍊而不退轉,走向圓滿成佛之道,以符「超越時空」的「金剛真心」的展現,若此,即是非關情愛,又非非關情愛,此乃超越世俗情愛不墮三界世間人所想的「有」、「無」之愛,如此方是「般若中道」之理,是名真愛恒存,生死不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