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0225習性慣性就是業.jpg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識陰正是修行的關鍵,離開識陰——特別是意識覺知心——根本就不可能有所修行;我見與我執的斷或不斷,關鍵也是意識。……您若是有世間智慧而能分辨是非,不想和諸方邪見者一樣,千萬不要貪愛意識心自己,千萬要詳盡的了知識陰的內容;一定得詳盡的了知意識心的種種變相,才能真的斷除我見,然後再於歷緣對境中來除斷我執。如此,阿含解脫道的親證,才會有希望。

 

《正覺結緣書摘 觀行斷三縛結(六) 總結》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怕喧求靜」的學佛?  

喜歡修行的人,還真不少。

談到修行,常出現山邊林下靜坐的鏡頭,甚至有人長時間的打坐,練到身體挺直坐的不動,人家就會認為這個人修的很好--受這種知見的渲染影響,多數人想到修行,就是要到一個人煙稀少之處去靜修,從此拋家棄子、不問世事、遠避塵喧,去打坐或看經,甚而認為能閉關是有福報的,因為有人準備三餐送入關房給您享用,把你侍奉得週到,不必為日常瑣事起煩惱,只要在關房裡專事修行就好了。受這種修行方法的傳播與渲染,演變到後來,多數人談修行就有「怕喧求靜」的心態。一般人以為在世外桃園、青山綠水之間禪坐,使心沉靜,就會增長智慧,如果真是這樣,佛陀就不必示現在人間,修六年的苦行與禪定,然後教導眾生說:「苦行與禪定,不是修道的究竟法門。」

又如果偏於將心靜止,就是修行的全部,就能增長智慧,那就不會有 佛陀所說「外道五現涅槃」的修行歧路了:

常見外道或以未到地定之離念靈知心作為無餘涅槃境界,或以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之離念定境中之靈知心作為真實心故,謂可令如是離念靈知心常住不滅而獨存於無餘涅槃境界中,《楞嚴經》中 世尊斥之為外道五現涅槃。(節錄自平實導師著,《宗門正眼》公案拈提第一輯,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1年3月二版三刷)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貼自網友 

 

小兒子跟鳥菩薩的一段往事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0223報恩.png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