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一門深入,將發覺門門相通,最後都無差別。我們可以這樣說:「一切修行法門匯歸禪定,一切修行結果匯歸淨土」。佛法雖然廣有八萬四千法門,但每一法門到最後都匯歸於定,因定而依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四念處,第一義諦等發禪,親見佛性或斷除煩惱。
《平實導師著作 無相念佛 頁15》
若能一門深入,將發覺門門相通,最後都無差別。我們可以這樣說:「一切修行法門匯歸禪定,一切修行結果匯歸淨土」。佛法雖然廣有八萬四千法門,但每一法門到最後都匯歸於定,因定而依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四念處,第一義諦等發禪,親見佛性或斷除煩惱。
《平實導師著作 無相念佛 頁15》
「因果」這兩個字,好像變成佛教的另類代名詞,一般人談到「因果」,就想到佛教所說的法;想及佛法,就離不開談論「因」與「果」的關係,簡稱「因果」;尤其修行人,認知生命本質的苦,想求得離苦的智慧,最終的目的也是想成佛,而想成佛,得跟諸佛一樣,累劫不休息、無所求的只為了利益眾生而行「菩薩道」;這般作法,已確認「菩薩道」是成佛的因,成佛是菩薩道的「果」;所以「前因後果」就成了佛法的一個概念了;因而我們常聽到「如是因,如是果」說法。
為了提醒人們「因果」的嚴峻性,幫人們建立「因果」法則,所以說「如是的因」必然遭致「如是的果」,這樣的初發心是沒錯的;但是我們試著想想看,如果「如是因」,就是「如是果」的話,如果「因」與「果」之間,不再有其他因素了,那不就是隨順「宿命論」的觀點了嗎?所以如此說來,「如是因,如是果」對於我們生命的影響,是不是有值得我們商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