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1-2菩薩應云何慰喻有疾菩薩?.jpg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9/4366-a19_057

由 正光老師開示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正覺教團所推出的電視弘法節目,這個主題名為「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門——空性中道真實義」,是依據 平實導師所著的《維摩詰經講記》來加以說明。今天繼續上一集的子題:〈空性與空相〉。

在上一集,文殊師利菩薩與 維摩詰居士說明空性、空相,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以後,兩人又繼續再演一齣好戲,其經文如下:

【文殊師利言:「居士所疾,為何等相?」維摩詰言:「我病無形,不可見。」又問:「此病身合耶?心合耶?」答曰:「非身合,身相離故;亦非心合,心如幻故。」又問:「地大、水大、火大、風大,於此四大,何大之病?」答曰:「是病非地大,亦不離地大;水火風大,亦復如是。而眾生病從四大起,以其有病是故我病。」】(《維摩詰經講記》卷2)

說明如下:文殊師利菩薩問:「居士的疾病到底是什麼法相呢?」維摩詰居士回答:「我這個病不是物質法,本身也沒有形色,所以不可以見。」文殊師利菩薩問:「這個病是你的身體與它相應呢?還是你的心與它相應呢?」維摩詰居士回答:「這個病不是身體與之相應,因為身的法相是遠離的,所以不會與疾病在一起;這個病也不是心與之相應,因為我們的覺知心如幻化一樣,本身不是物質法,又如何與疾病在一起呢?」文殊師利菩薩問:「既然不是身體與疾病和合,那是不是地大、水大、火大、風大,四大當中的哪一大,與疾病和合在一起相應呢?」維摩詰居士回答:「我這個病不與地大和合在一起,但也不離地大;地大既如是,水大、火大、風大也是一樣,我這個病不與水大、火大、風大和合在一起,但也不離水大、火大、風大。但是眾生的疾病還是從四大而起,因為四大有病,所以我維摩詰也跟著病了。」

從 文殊師利菩薩與 維摩詰居士的對答當中,離開不了前兩集所說的重點:空性與空相,而且這裡偏在空相上來說。也就是說,眾生會有這個色身,乃是往昔無明、業種的緣故,有情的中陰身來投胎,然後藉著父精、母血、母親的四大和合而成的。出胎了以後,藉著種種的四大來長養這個色身,所以有情的色身,乃是地水火風四大和合所成之身,本身是空相,是生滅法,不是真實法。也因為有情色身出現了,有情的空性,就能藉著種種緣出生了空相而在世間裡運作,讓眾生有了種種見聞覺知的境界出現。當眾生生病了,就會影響到覺知心的運作,導致精神不振,乃至身體需要吃藥來治療等事發生。

這告訴大眾:有情的色身是地水火風四大和合所成,是一和合相,哪有真實的身相可言;所以說是身相遠離,可見眾生生病了,並不是身體病了。如果說是覺知心病了,覺知心猶如幻化出來的東西一樣,本身又無形無相,又如何說是覺知心病了呢?所以眾生生病了,既不是身病,也不是心病;那究竟是什麼在生病呢?這是要有粗重的色身才會生病。如果單單說色身裡的地大生病了,人死了以後成為木乃伊,也應該會生病、會難過才是,可是現見並不如是,木乃伊根本不會生病,也不會難過,不是嗎?同樣的道理,如果單單只有水大、或者火大、或者風大各一種,是不會生病的,而是四大和合的色身才會生病啊!也因為眾生的疾病還是從四大而起,所以我維摩詰也跟著生病了。

文殊師利菩薩與 維摩詰居士又繼續為眾生開示:身為菩薩應該去探望生病的菩薩,以及該如何安慰、勸進生病的菩薩。其經文如下: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應云何慰喻有疾菩薩?」維摩詰言:「說身無常,不說厭離於身;說身有苦,不說樂於涅槃;說身無我,而說教導眾生;說身空寂,不說畢竟寂滅;說悔先罪,而不說入於過去;以己之疾愍於彼疾,當識宿世無數劫苦,當念饒益一切眾生;憶所修福,念於淨命;勿生憂惱常起精進,當作醫王療治眾病。菩薩應如是慰喻有疾菩薩令其歡喜。」】(《維摩詰經講記》卷2)

說明如下:文殊師利菩薩問 維摩詰居士言:「菩薩去探望生病的菩薩,應該要怎麼樣去安慰及勸進呢?」維摩詰居士回答:「應該要向生病的菩薩說:『色身無常。』不應該說『要厭離這個色身。』應該說『這個色身有種種的苦。』不應該說『要趕快入涅槃。』應該說『這個色身沒有真實體性,所以無我。』以此正知見來教導眾生。應該說『身體是空寂的。』不應該說『無餘涅槃的境界是寂滅的。』因而鼓勵眾生趕快入無餘涅槃。應該說:『生病了,應該要懺悔過去所造的罪業。』不應該說:『要修宿命通而想了知過去世所造的業到底是什麼。』菩薩瞭解自己無量劫以來,經歷了種種的生老病死苦,以此來愍念生病的菩薩,應該教導他們修證人無我、法無我而親證解脫、證一切種智,讓眾生都可以成佛。勸慰生病的菩薩應該憶念往昔修集了很多福德,今後更應該淨命而活,不應該欺騙眾生。既然生病了,不應該生起憂惱;應該生起精進心,願為大醫王的佛陀,來治療眾生種種的心病。身為菩薩應該如是勸喻生病的菩薩,令他生起歡喜心。」

從 文殊師利菩薩與 維摩詰居士的對答當中可知:這裡不僅偏在事相上來說,而且告訴大眾:身為有疾病的菩薩,對於生病這件事,應該用什麼心態來看待。首先看待的是,這個色身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而有,未來一定會壞滅,所以它是無常。如果菩薩因為生病了,而想厭離這個色身,想入無餘涅槃,表示他是聲聞種性人,畏懼三大無量數劫修行中,因為不小心造了惡業,因而下墮三惡道受種種苦,所以想要趕快去斷除我見、我執、我所執而成為阿羅漢,並於捨壽時入無餘涅槃,永遠在三界消失不見了,永遠不再人間出現了。

可是身為菩薩們,本來就不應該像聲聞種性人一樣,厭離這個色身而入無餘涅槃,應該繼續保有人的色身來廣度眾生,不僅可以成就佛道,而且也可以教導其他的眾生成就佛道。此外,菩薩在平常時,不僅要愛惜這個色身,要讓這個色身保持健康的狀態而不生病,而且也要靠這個無常的道器來修行。如果菩薩平常的色身都是病歪歪的,又如何修行呢?又如何來廣度眾生而成就自己的佛道呢?所以菩薩平常就要愛惜這個色身,藉著這個無常的色身、無常的道器來修行、來成就佛道。

又這個色身有種種苦,譬如三苦、八苦。三苦就是苦苦、壞苦、行苦。八苦就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前七個苦,最後都匯歸於五陰熾盛苦。也就是說,眾生有種種苦,不論是三苦,或者是八苦,都是因為有了五陰身的存在,才有這些苦的出現;而這些苦,每一位眾生都有之,只是或大或小而已啊!菩薩也知道在人間裡生活,免不了有種種的病苦存在,於是藉著生病的機會來教導大眾:世間有種種苦,不應該以此為苦,以此來警惕自己,並趁著短暫無常的有生之年,趕快求明心見性。菩薩實證了空性以後,依所親證的空性的實際理地迥無一法存在的立場,來觀待世間的種種苦,根本沒有任何苦可言。如是觀待了以後,菩薩不妨在世間示現有種種的苦來行菩薩道,卻沒有任何苦厄可言,因而證成了《心經》所開示的度一切苦厄了,能夠這樣觀待才是真實義菩薩。

又這個色身沒有真實的體性,它是無我的,應該以此正知見來教導眾生。然而一般的眾生,不知道這個色身是因緣假合而有,認為這個色身是真實的、是不壞的,因而非常寶愛這個色身。在佛法中,越是寶愛這個色身,執著越深,反而無法得解脫,導致自己不斷地在三界當中輪迴生死而無法出離。菩薩深知這個道理,反而藉著生病的機會來教導大眾:眾生所寶愛的色身,那是無常之法,所以是無我的。

又如果將這個色法攝歸於寂靜的空性,色身當然也是寂靜的,這證成了《心經》所開示的正理: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就是空相與空性兩者之間的關係,是不即不離、非一非異等。菩薩現觀過去、現在、未來之色身是寂靜的,不妨在每一世短暫的有生之年,藉著這個無常的色身、寂靜的色身來廣度眾生、來成就自己的佛道;又何必如聲聞人一樣,急著入無餘涅槃,獨處於極寂靜的境界而灰飛煙滅了呢?所以,菩薩會藉著生病的機會,為眾生開示色身是寂靜的,應該用短暫無常的色身來廣度眾生、來成就自己的佛道,而不是急著想要入無餘涅槃,從此在三界消失了。

又菩薩生病了,大部分與自己過去世所造的業有關,只是有了隔陰之迷,忘了過去世所造的業,這就牽涉到 佛所開示三世因果的關係。因此菩薩遇到生病的時候,就會懺悔往昔所造的罪業,讓罪業得以懺除。然而凡夫眾生遇到生病的時候,根本不知道要去懺悔往昔所造的罪業,卻在那裡哀聲嘆氣;乃至有人想要修宿命通,想要知道自己過去世所造的業到底是什麼,導致今世會生病,這就會在他修學佛法當中產生了許多障礙,而且也會延遲他的成佛時程。

為什麼?因為 佛在經中曾開示:凡是戒慧直往的菩薩,要到三地快滿心的時候,才修學五神通;如果在凡夫位,乃至還沒有滿足三地快滿心之前,應有的福德、智慧等資糧而修學宿命通,不僅要花費很多的時間來修學,到頭來還不一定有所成就,而且也很容易與鬼道的眾生相應,下一世就很容易墮入鬼道中;再回到人間,那已經是很久很久以後的事,因而延遲了自己的成佛時程。因為這樣的關係,菩薩很清楚知道,於生病時應該要懺悔往昔所造的罪業,也會遵照 世尊所開示的佛菩提道次第,於三地快滿心時,才開始修學四禪八定、四無量心、五神通,以及完成猶如谷響的現觀,因而轉入四地入地心,繼續修學無生法忍的道種智。

又菩薩知道自己經歷了無量劫以來的生老病死苦,應該憐憫、憶念眾生與自己一樣,都經歷了無量劫的生老病死苦。如今菩薩有幸修學佛菩提道,也應該將心比心而憐憫、憶念眾生,正好藉著生病這個機會來教導眾生,讓他們也能夠依照 佛所開示的修學次第來親證人無我、法無我,未來都能夠證解脫,乃至最後證得一切種智的究竟佛,不是只顧著自己的道業,而不管眾生的道業。在《大智度論》裡有一個真實例子,可以來為大家說明:過去無量劫以前,釋迦菩薩在等覺位百劫修相好,只因為往昔度眾生時,不顧自己的道業,處處為眾生的道業著想,所以論中曾開示 釋迦菩薩饒益眾生心多故,自為身少故,縮短九劫修相好的時程,只用了九十一劫的時間,成為一切種智的究竟佛。這告訴大眾:菩薩在佛菩提道中,只管為眾生付出,不要計較自己的道業是否能夠很快速完成,能夠這樣子成佛就會比較快。

又今世能夠成為菩薩,表示自己往昔已經修集了很多福德,今後更應該淨命而活,不應該欺騙眾生。為什麼說菩薩往昔已經修集了很多福德呢?這是因為菩薩在廣修六度萬行,就已經累積了許多福德來莊嚴其身。譬如在《眾經撰雜譬喻》經就已經開示:菩薩剛發菩提心時,其功德已經遠遠超過度滿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人都成為阿羅漢的所有功德。又譬如 佛在《金剛經》曾開示:如果有持戒修福的人,於此經所開示的章句能生信心,並以此為實,佛說:【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既然菩薩於《金剛經》所開示的章句能夠生起信心且以此為實,尚且有這麼多的功德與福德,更何況是菩薩廣修六度萬行,當然更是累積了許多的功德與福德來莊嚴其身。以此緣故,菩薩更應該依照 世尊所開示的修行次第以及內涵,如實地清淨自己的命根而在人間裡生活,不應該去作傷天害理的事,也不應該去欺騙眾生而活。因為去作傷天害理及欺騙眾生的事,不僅自己造下惡業,未來要下墮三惡道而受非常不可愛的異熟果報;而且也無法成就佛的三十二大人相當中的廣長舌相,能夠覆蓋整個三千大千世界。所以說,身為菩薩在人間裡應該淨命而活,不應該去欺騙眾生等等。

又菩薩生病了,不應該生起憂惱及煩惱,因而把自己的道業給荒廢了。在病情好了以後,更應該精進,並且發大願:願生生世世作為大醫王,來治療眾生種種的心病。為什麼眾生會有種種的心病?追根究柢,其實都是來自煩惱;如果不是煩惱,就不會有病。正因為人間的眾生有種種的煩惱,所以在人間就有八萬四千種病;如果眾生的煩惱能夠斷盡了,病源就跟著消失在人間,眾生就不會有病了。所以要治療眾生的種種病,應該要從斷煩惱來下手。

又菩薩自己能夠斷除煩惱,而且也能夠教導眾生斷除煩惱,這樣子就不會有種種的疾病發生。當人類的煩惱消除多了,壽命自然就會變長,最多可以活到八萬四千歲,一生都無災無病、快樂自在。所以說,菩薩生病了,不應該生起憂惱,反而更應該瞭解生病的根源,其實都是自己煩惱所造成;這時應該生起精進心,不僅斷除自他的煩惱,而且也要發大願:願生生世世作為眾生的大醫王,願生生世世作為眾生的佛陀,以此來治療眾生種種的疾病,讓眾生未來也都能夠成就佛道。

說到這裡,時間已經到了,今天就講到這裡,敬請各位菩薩下次繼續收看。

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itent 的頭像
    penitent

    華嚴聖境故人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